《机床企业加大对机床再制造行业的投入》

  • 来源专题:数控机床与工业机器人
  • 编译者: 杨芳
  • 发布时间:2015-09-09
  • 目前国内已经有许多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绿色制造领域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重庆机床集团与重庆大学联手,研究形成了一套机床再制造与综合提升成套技术完成500多台废旧机床再制造。再制造机床的功能和主要技术指标达到或超过原机床,资源循环利用率达80%左右,噪声降低10%以上,环境污染排放减少90%以上。 目前国内已经有许多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绿色制造领域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重庆机床集团与重庆大学联手,研究形成了一套机床再制造与综合提升成套技术完成500多台废旧机床再制造。再制造机床的功能和主要技术指标达到或超过原机床,资源循环利用率达80%左右,噪声降低10%以上,环境污染排放减少90%以上。   在CIMT2011展会上绿色制造产品成为展会的一大亮点。如秦川机床自行研制的静电吸雾装置,对油雾的处理效果较传统过滤式装置有很大提高,有效率达到96%以上,排出的空气基本达到洁净程度并且回收后的油雾粒子得到重复循环使用。  重庆机床研发的YS3126CNC-CD数控高速干切滚齿机、 在保证高效、高质量、高刀具耐用度以及高工作可靠性的同时、 又因不需要...

相关报告
  • 《机床企业如何实现绿色制造?》

    • 来源专题:数控机床与工业机器人
    • 编译者:杨芳
    • 发布时间:2018-12-04
    • 随着“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的环保呼声越来越高,制造业向绿色制造转型必不可少,机床行业也不例外。去年至今,几家机床企业不小心越界环保底线的事件也提醒我们:环保不仅要放在心上,更要有所行动。那么,机床企业怎么才能实现绿色制造呢?机床企业要实现绿色制造,需从生产和产品两方面下手,即生产的绿色制造和产品的绿色制造。生产的绿色制造(下文称:绿色生产)是指整个生产过程节能减排、环保高效,符合国家环保标准的相关要求以及企业提质增效的目标。产品的绿色制造(下文称:绿色产品)是指生产出来的产品在符合环保加工标准,能帮助下游企业实现绿色制造。机床企业要实现生产的绿色生产,以下几个方面很重要。第一、制定标准,有规可循。从几次环保事件中不难看出,不少企业对环保相关规定知之甚少,这其中自然有企业自身原因,但也不能忽视环保政策不明确,相关规定不健全等因素的存在。所以企业要实现绿色生产,首先必须要有明确的环保标准做参考。只有有规可依,企业才能更有针对性的进行生产调整。在这一过程中,相关部门既要考虑到不同行业的特殊性,制定合理的环保规定,还要积极进行宣传普及,帮助企业尽快了解、适应新规则。第二、引进新设备、新技术。传统的设备和技术很难适应新标准的要求。企业如果经过改造还是难以“达标”,引进新设备、新技术不失为一个好方法。新设备、新技术不仅能达到节能减排的目标,还能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当然,完全更换设备开销不菲,企业可以考虑部分更换或者使用具有减排效果的设备。机床行业常见的磁性分离器、纸带过滤机等附件产品都能达到一定环保效果。第三、对车间进行升级改造。对于有实力的企业,建立更科学合理的加工车间当然是最好的选择。如现在较火的数控车间、智能车间,都能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这类车间不仅效率高,还能再最大程度优化工厂环境。目前,这也是制造生产企业比较倡导的发展方式。说完了企业的绿色制造,接下来再谈谈企业的企业要怎么生产“绿色的产品”。一般来说,环保的机床产品具有以下几个特征。第一、符合环保标准。前面提到,机床企业在生产中要符合环保标准,生产的产品自然也要符合环保标准。要做到这一点,不仅需要企业在相关技术上进行投入,更需要行业共同努力,完善相关制度体系。无规不成方圆,好的规则对于机床产品升级至关重要。而且有了统一明确的规则,也利于行业产品向标准化发展。第二、节能高效。绿色制造又被称为环境意识制造,即在机械制造过程中,将环境因素考虑进去,其目的是利用技术手段,优化制造程序,降低环境污染,达到节约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所以“绿色的产品”也势必要做到节能高效。这就要求企业在产品设计初期就将环保考虑在内,同时在选材和加工中尽量降低污染。另外,处理污染的能力也需在产品中有所体现,如能否在切削中做到水油分离,能否降低粉尘和废屑污染等。环保是个大课题,它不仅要求企业在生产中考虑对环境的影响,还要求企业充分利用资源,降低不必要的损耗,实现可持续发展。逐渐严格的环保要求告诉我们,绿色制造的趋势是不可逆,机床作为工业母机,更该从自身做起,积极响应环保号召的同时,帮助下游制造企业实现绿色发展。
  • 《沈阳机床:打造智能制造创新企业》

    • 来源专题:数控机床与工业机器人
    • 编译者:杨芳
    • 发布时间:2016-09-18
    •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由i5核心技术、智能机床产品、智能工厂、云平台制造及结合金融推出的金融租赁新商业模式,这些要素的有机集成,形成了沈阳机床提出的“i5战略”。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当前的中国机床市场,一方面需应对行业下行的巨大压力,另一方面则孕育着转型升级的无限希望。   传统的机床制造商正在被“喜新厌旧”的用户所抛弃,而生存下来的是那些真正拥有核心技术的创新企业。   沈阳机床集团,便是其中之一。 沈阳机床集团   技术国际领先i5智能数控备受追捧     马少妍,沈阳机床优尼斯工业服务有限公司销售副总经理,今年上半年已经飞了全国多个城市,谈了一批又一批客户。目前,全国各地对沈阳机床旗下i5智能机床的需求火爆,甚至一机难求。“截止到6月,i5智能机床的订单已经达到15000台,后续按照每月约1000台计算,到今年年底,i5智能机床的订单量有望突破20000台。”马少妍说起i5智能机床的销量时,信心满满。与去年同期相比,订单量增长12倍,i5智能机床创造了机床历史上新品类迅速占领市场的新奇迹。   行业形势整体低迷,是什么让i5智能机床备受追捧?   i5是工业化、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集成化(第一个英文字母均为i)的有效集成。i5智能机床采用的i5智能数控系统是沈阳机床集团投入11亿元巨资,由其上海研发团队经过2007年至2014年八年自主研发,成功开发的智能数控系统。该系统突破了机床运动控制系的技术瓶颈,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让数控机床真正具有了“中国大脑、中国智能”。使用搭载国产数控系统的智能机床就能为达到进口机床的加工精度,i5智能机床一经问世便备受市场好评。   更值一提的是,安装i5智能系统的机床不仅可以生产零部件,还可以“生产”工业数据,即通过智能监控就能实时掌握机床工作量、耗电量等数据,这为沈阳机床集团引领行业变革、实现新的商业模式提供了可能。 i5智能工厂   创新商业模式向工业服务商转型升级   据马少妍介绍,如今,沈阳机床i5智能机床的销售订单中有七成采用的是租赁方式进行销售,即按小时或者按加工量进行收费,有的行业一台机床开机一小时只收10元钱。“通俗来说,客户可零成本使用我们的产品,自由选择付款方式,甚至可以做到‘有开工量才付费’。现在沈阳机床已经逐渐转身为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工业制造的服务商。”沈阳机床集团董事长关锡友说。   在传统的一买一卖的销售模式下,租赁何以成为可能?   关锡友的手机里有一个软件,点开此软件,对应i5智能机床的状态便可看得清清楚楚,机床是不是在工作,加工什么,工作量如何,耗电量多少,这些数据一目了然。关锡友介绍:“这样,按使用时间或创造的价值收费就成为现实。同时,一台台联网的智能机床,也为智能化的社会生产和个人订制提供了可能。”   租机床和租汽车一样简单。机床按照开机量收费,大大降低了企业的一次性投资,同时也给企业最大程度扩大产能留足资金空间。眼下,这种新颖的租赁商业模式正逐渐被中国南方的中小企业认可。浙江的亚特电气、河北邯郸的鸿力轴承等厂家纷纷向沈阳机床抛来橄榄枝,建立智能制造合作关系。   从传统的机床买卖,到机床租赁,再到为客户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通过多年来的努力,沈阳机床已初步实现从传统的产品制造商向工业服务商的转型,实践了机床融资租赁、智能工厂、经营性租赁等全新商业模式,受到市场广泛认可。   实施i5战略智能工厂布局全国   今年,沈阳机床计划在全国建设30个智能工厂项目,目前已在山东、河北等地为客户开建智能工厂10家,提供从机床设备到生产线设计等全流程服务。   近日,由沈阳机床和湖北十堰高明精密机械公司合资建立的行业内首个智能工厂项目——湖北圣伟屹智能制造有限公司正式投产,该项目首期投资3000万元,重点服务当地汽车零部件加工领域。   沈阳机床优尼斯工业服务有限公司负责智能工厂搭建的副总经理李晓雷说,沈阳机床提出的智能工厂整体解决方案,高度契合了制造业转型升级新需求,由其打造的新商业模式帮助中小企业摆脱重资产模式,较大提升了中小企业的竞争力,引起了市场强烈反响。   在“中国制造2025”等利好政策的影响下,沈阳机床的智能工厂模式引起了国内汽车零部件、轴承、阀门、电子等行业企业的兴趣。截至今年6月,除了湖北企业,已经和沈阳机床签订智能工厂搭建协议的企业达15家,在洽谈中的还有三四十家。   由i5核心技术、智能机床产品、智能工厂、云平台制造及结合金融推出的金融租赁新商业模式,这些要素的有机集成,形成了沈阳机床提出的“i5战略”。   目前,沈阳市政府已确定将实施“i5战略”计划,以i5智能制造为龙头,在沈阳市展开布局更为合理的智能化生产,推动老工业基地的转型升级和全面振兴。根据计划,未来5年,沈阳机床将在以沈阳为轴心的全国制造业高地中,建设一批智能化工厂,实现从生产智能产品向提供智能服务的转型,全面促进“中国制造”升级为“中国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