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因素导致2016年大堡礁大面积白化》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 liguiju
  • 发布时间:2020-06-01
  • 2016年厄尔尼诺给珊瑚礁海域带来了温暖的海水,威胁到澳大利亚大堡礁的珊瑚。根据科罗拉多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CIRES)的一项最新评估,长期的全球变暖意味着该地区将更加炎热。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研究人员Karnauskas称,在这次珊瑚礁白化事件中,大堡礁部分地区超过一半的珊瑚死亡。有研究人员猜测是全球变暖,也有人认为是厄尔尼诺现象导致的,目前科研人员尚未理清这两种因素的实际作用。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在《地球物理研究快报》(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杂志上。

    Karnauskas分析了澳大利亚北部,特别是在大堡礁北部海水温度高到足以白化和杀死珊瑚的原因。利用卫星观测和数学技术,Karnauskas确定了导致海水变暖的因素以及变暖的时间。结果发现,正是两个关键因素的相互作用,导致了珊瑚死亡:一个是海洋热浪,另一个是陆地热浪,两者都因全球变暖而加剧。

    首先是海上热浪。最初正是厄尔尼诺现象导致了海表面温度的飙升,而且全球变暖趋势增加了其强度和持续时间。然后,在海洋热浪的第一阶段即将结束时一股陆上热浪横扫澳大利亚东部。Karnauskas表示,事实证明,厄尔尼诺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由于长期趋势,最终的温暖程度肯定会更高,但之所以持续这么长时间,实际上是由于这股潜伏在澳大利亚东部的陆地热浪。海洋上空的暖空气改变了海洋和大气之间热量的交换方式,使海洋保持温暖,并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导致珊瑚白化。

    澳大利亚东北部沿海水温升高引发了珊瑚大规模死亡。温暖的海水持续了几个月,严重破坏了生态系统,使该地区的物种组成发生了巨大变化。Karnauskas提到,这一新发现揭示了气候变化可能以令人惊讶的、复杂的方式影响海洋,包括陆地和海洋的热浪。从热浪到飓风,继续了解气候变化如何影响未来极端事件的复杂性。

    (张灿影 编译)

  • 原文来源:https://cires.colorado.edu/news/how-climate-killed-corals
相关报告
  • 《大堡礁严重白化现象连续两年重演》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mall
    • 发布时间:2017-04-22
    • 澳大利亚海洋科学家连续两年对大堡礁(GBR)进行测量,以确定海水温度升高对珊瑚礁普遍白化的影响。结果不容乐观:根据4月9日公布的航空测量数据显示,在延伸2300多公里的珊瑚礁系统中,中部三分之一的珊瑚礁个体出现严重的白化现象。2016年,北部三分之一的珊瑚礁遭遇白化。而在大堡礁的中央,大量珊瑚礁已经连续两年发生白化。澳大利亚詹姆斯库克大学(James Cook University in Townsville)的海洋生物学家James Kerry表示,由于珊瑚礁最快需要十年的生长时间才能恢复,因此,若连续发生白化,未来预计可能会出现“零恢复”。 当珊瑚暴露于高水温时,就会发生白化。海水温度升高导致珊瑚会驱藻,即排出微小的光合藻类(黄藻),这些五颜六色的藻类附着在珊瑚上,通过光合作用为自身和珊瑚提供应用物质,而藻类的损失导致珊瑚开始变白。如果水域温度下降得足够快,珊瑚可以从白化状态中恢复。目前,只有通过白化发生后的水下调查才能了解珊瑚的受损情况,所以,“我们在调查前会损失很多珊瑚。”Kerry说。去年,大碉堡北部700公里处有67%的珊瑚死于白化。过去两年中,只有南部的珊瑚礁系统幸免于白化。科学家们建议扭转目前全球变暖致使海水温度升高的局面,这是保护珊瑚礁的唯一希望。 附图:澳大利亚珊瑚礁的年际间白化程度对比 (傅圆圆 编译)
  • 《科学家表示大堡礁严重白化现象连续两年重演》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mall
    • 发布时间:2017-12-01
    • 澳大利亚海洋科学家连续两年对大堡礁(GBR)进行测量,以确定海水温度升高对珊瑚礁普遍白化的影响。结果不容乐观:根据4月9日公布的航空测量数据显示,在延伸2300多公里的珊瑚礁系统中,中部三分之一的珊瑚礁个体出现严重的白化现象。2016年,北部三分之一的珊瑚礁遭遇白化。而在大堡礁的中央,大量珊瑚礁已经连续两年发生白化。澳大利亚詹姆斯库克大学(James Cook University in Townsville)的海洋生物学家James Kerry表示,由于珊瑚礁最快需要十年的生长时间才能恢复,因此,若连续发生白化,未来预计可能会出现“零恢复”。 当珊瑚暴露于高水温时,就会发生白化。海水温度升高导致珊瑚会驱藻,即排出微小的光合藻类(黄藻),这些五颜六色的藻类附着在珊瑚上,通过光合作用为自身和珊瑚提供应用物质,而藻类的损失导致珊瑚开始变白。如果水域温度下降得足够快,珊瑚可以从白化状态中恢复。目前,只有通过白化发生后的水下调查才能了解珊瑚的受损情况,所以,“我们在调查前会损失很多珊瑚。”Kerry说。去年,大碉堡北部700公里处有67%的珊瑚死于白化。过去两年中,只有南部的珊瑚礁系统幸免于白化。科学家们建议扭转目前全球变暖致使海水温度升高的局面,这是保护珊瑚礁的唯一希望。 (傅圆圆 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