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地方2022年发电量排名出炉! 》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3-02-07
  •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2022年31个省/市/区发电量数据,2022年,发电量排名前五的地区分别是:内蒙古、广东省、江苏省、山东省、新疆。

    相比2021年数据,内蒙古超越广东省成为发电量最高的地区;江苏省超越山东省,发电总量排进前三。

    值得注意的是,发电量排名TOP5的地区,广东、江苏、山东、新疆的发电量相较2021年都有微降,仅内蒙古同比增长。

  • 原文来源:https://www.china5e.com/news/news-1147279-1.html
相关报告
  • 《合计319.66亿!三大国企2022年太阳能发电量出炉》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3-01-06
    • 近日,多家“国字头”发电集团发布了其2022年全年清洁能源发电业务“成绩单”。其中,仅三峡能源、中国核电及国家电投黄河公司等三家国企的太阳能发电量合计就达到319.66亿千瓦时。 三峡能源 1月5日,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2年发电量完成情况公告,公告显示,根据公司初步统计,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2022年第四季度总发电量130.35亿千瓦时,较上年同期增长43.07%。其中,风电完成发电量98.86亿千瓦时,较上年同期增长48.51%(陆上风电完成发电量61.11亿千瓦时,较上年同期增长7.59%;海上风电完成发电量37.75亿千瓦时,较上年同期增长286.39%);太阳能完成发电量29.32亿千瓦时,较上年同期增长28.77%;水电完成发电量2.06亿千瓦时,较上年同期增长16.38%;独立储能完成发电量0.11亿千瓦时。 2022年全年,公司累计总发电量483.50亿千瓦时,较上年同期增长46.21%。其中,风电完成发电量339.48亿千瓦时,较上年同期增长48.97%(陆上风电完成发电量226.13亿千瓦时,较上年同期增 长16.21%;海上风电完成发电量113.35亿千瓦时,较上年同期增长240.29%);太阳能完成发电量134.41亿千瓦时,较上年同期增长41.50%;水电完成发电量9.20亿千瓦时,较上年同期增长17.80%;独立储能完成发电量0.41亿千瓦时。 中国核电 1月6日,中国核电发布公告称,据统计,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控股核电在运机组25台,装机容量2375.00万千瓦;控股在建机组8台,装机容量887.80万千瓦;控股核准待建设机组3台,装机容量367.50万千瓦;核电装机容量合计3630.30万千瓦。公司控股新能源在运装机容量1,253.07万千瓦,包括风电420.74万千瓦、光伏832.33万千瓦,另控股独立储能电站21.1万千瓦;控股新能源在建项目572.60万千瓦,其中风电155.50万千瓦、光伏417.10万千瓦。 2022年全年,公司累计商运发电量1992.87亿千瓦时,比去年同期增加发电量166.5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12%;累计上网电量1870.3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35%。其中,在新能源部分,2022年全年新能源发电量累计为140.48亿千瓦时,较去年同期增长47.66%;上网电量138.23亿千瓦时,较去年同期增长48.43%。其中:光伏发电量75.10亿千瓦时,较去年同期增长51.25%;风力发电量65.38亿千瓦时,较去年同期增长43.72%。光伏发电利用小时数为1365小时,风力发电利用小时数为2289小时。新能源发电量大幅增加主要原因是公司新能源装机容量大幅增长,一批自建及收购的风电、光伏项目陆续投产。 2023年,公司全年发电量目标为2050亿千瓦时,其中核电计划发电量为1835亿千瓦时,新能源计划发电量为215亿千瓦时。 国家电投黄河公司 近日从黄河水电官微获悉,黄河公司2022年发电装机容量2806.5万千瓦,较年初增长106.7万千瓦;全年发电量682.64亿千瓦时。 2022年黄河公司水力发电依然保持着主力军地位,通过优化机组运行方式、控制水库水位、强化设备巡查维护等方式,完成年度发电量384.34亿千瓦时。 除了水电发电量保持领先外,黄河公司全年光伏发电量首次突破百亿千瓦时,达到110.15亿千瓦时,实现稳中有升的目标。 全国数据(1-11月) 根据国家统计局此前公布的2022年11月我国太阳能发电量数据显示,2022年11月份,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太阳能发电量为157.5亿千瓦时。 2022年1-11月,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太阳能发电量累计达到2125.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6%。
  • 《中、美、印度位列前三!2023年世界发电量排名出炉!》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4-06-26
    • 《世界能源统计评论》近期发布的报告为我们揭示了全球能源使用与排放的深刻变化。据报告显示,去年全球排放量显著上升,增长了2.1%,这一数字超过了惊人的400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其中,直接能源消费所产生的排放量占据了绝大部分,超过350亿吨二氧化碳当量。这一增长无疑给全球气候变化的应对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在发电量方面,全球的增长态势同样显著。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发电量达到了创纪录的29,924.8TWh,较上一年增长了2.5%。在这一增长中,中、美、印三国的表现尤为抢眼。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之一,其发电量达到了9456.4TWh,增长了6.9%,全球占比高达31.6%,较上年提高了1.3个百分点,创下了历史新高。这一增长不仅显示了中国能源产业的强劲势头,也体现了中国在推动能源转型和绿色发展方面的坚定决心。 与此同时,美国的发电量虽然达到了4494TWh,但较上一年下降了1.0%。这一变化可能源于美国能源结构的调整,以及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而欧洲的发电量也呈现出下降趋势,为3805.1TWh,下降2.4%。这可能与欧洲近年来对能源效率和可再生能源的重视有关。 然而,在全球发电量增长的大背景下,印度的表现令人瞩目。其发电量达到了1958.2TWh,增长了7.0%。这一增长不仅展示了印度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也体现了印度在推动经济增长和能源转型方面的努力。 具体来看,2023年全球发电量增量为736.7TWh。其中,中国的发电量增量高达607.7TWh,占据了全球增量的82.5%。这一数字不仅体现了中国能源产业的强劲增长,也显示了中国在推动能源转型和绿色发展方面的巨大贡献。与此同时,中国的人均发电量也达到了6700千瓦时,这一数字已经超过了德国、西班牙、意大利、英国等发达国家,但与美国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值得一提的是,《世界能源统计评论》报告是由英国能源研究院与毕马威和科尔尼合作发布的。这一报告汇聚了全球能源领域的专家智慧和数据资源,为全球能源政策的制定和能源转型的推进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此前,该报告由石油巨头BP发布,去年开始在BP支持下,由英国能源研究院与毕马威和科尔尼共同发布,进一步提升了报告的权威性和影响力。 总体来看,全球能源领域正在经历着深刻的变化。随着气候变化和能源转型的推进,各国都在积极探索和尝试新的能源发展模式。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之一,中国在这一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推动能源转型和绿色发展,中国不仅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