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开采石墨一样开采深部天然氢》

  • 来源专题:深海资源开发
  • 编译者: 徐冰烨
  • 发布时间:2025-06-05
  • 天然氢,即地质过程中自然形成的氢气,与当前主流的工业制氢方式不同,其生成过程不涉及化石燃料燃烧,真正实现了零碳排放。当天然氢的开采成本显著降低,它将毫无疑问地成为下一代清洁能源,因此具有独特的战略意义。

    越来越多的地球和行星物理观测支持,地球乃至其他行星的内部蕴藏着巨大的天然氢潜在储量。作为宇宙中丰度最高的元素,原始氢可能在行星形成和演化过程中不断积累并存在于深部。例如,早期地球在高温高压环境下可能就富含氢气。随着地球的冷却和演化,一部分氢可能以游离态或含水矿物的形式储存在深部。高温高压实验通过模拟地球和行星深部环境,也证实了在极端条件下,氢可以固体等不同形式存在于地表以下数千公里的深处;甚至有观点认为,地核可能是地球内部最大的氢储库。然而,在超过三百万大气压以上的地核压力下,氢会呈现何种结构?它是否能够被开采?这些问题引发了科学界的广泛关注。

    近期,由北京高压科学研究中心(高科)的毛河光院士、吉诚研究员(项目子课题骨干)团队与国内外多家科研院校的科学家合作,通过开发基于同步辐射纳米X射线束的超高压晶体学技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他们发现两百万大气压以上的极端高压下氢具有复杂的混合层状结构(第IV相),其中一层氢呈现出类石墨烯结构,层间穿插孤立成键的氢原子(如图所示)。前人研究表明,这一结构是金属氢的前驱相,在内地核和类地巨行星内部的几百万大气压超高压下保持稳定,它揭示了氢从简单的六方密堆结构向具有聚合形态的高压结构转变过程。研究表明,在氢进入第IV相后,其晶胞扩大了6倍,同时结构对称性降低。这一发现提供了氢在进入星球深部过程中发生聚合作用的实验证据,为利用深部氢能迈出了关键的第一步。相关成果以“Ultrahigh-pressure crystallographic passage towards metallic hydrogen”为题,发表于国际顶级学术期刊《Nature》[Ji et al., Nature, 641, 905-909 (2025)]。

    在明确了天然氢的高压结构后,下一步的关键是如何利用其结构特点应用于深部天然氢的开采。该研究提出,可以借鉴石墨的开采过程。由于氢的层间结合力弱,在001晶面上易形成解理面,与其超高压稳定环境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固态天然氢的质地相对较软,相比于其他在深部硬度较高的矿石,直接开采天然氢的难度可能较低。层状的天然氢成矿后,会形成类似石墨的鳞片结构。为了保护天然氢鳞片的完整性,避免在开采过程中过度破碎,同时考虑到氢活跃的化学特性,开采时不宜使用爆破法。相反,应该利用其层状结构带来的良好可浮性。当天然氢鳞片从伴生矿物中分离出来后,再进行选矿。天然氢在深部的特殊结构决定了其开采策略。本工作从超高压实验的角度揭示了氢在地球和行星深部的层状结构,并认为地球深部可能是天然氢的最大储库。这项研究提出开采天然氢需要借鉴开采石墨的相关思路,为利用深部能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 原文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AJgj0MyR4dyedSxXivQYVA
相关报告
  • 《兼具高强度、超弹性 像“砌墙”一样规模组装石墨烯气凝胶!》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9-05-05
    • 众所周知,将砖块垒砌可以成墙,进而建造成各式各样的建筑。如今,石墨烯气凝胶也可以像“砌墙”一样进行宏观组装了。石墨烯气凝胶是由二维石墨烯构成的一种超轻泡沫材料,具有超高的孔隙率和优异的压缩回弹性,可导电、吸音、耐高低温、阻燃隔热,在能源、环境、催化、传感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 最近,曲良体课题组发明了一种气泡-冰晶双模板辅助溶胶-凝胶法,成功制备了一种具有优异塑性变形能力的石墨烯水凝胶,并且该水凝胶可以常压干燥得到气凝胶。研究者发现,将多个这种水凝胶“砖”在湿态下压缩组装,彼此间紧密排列,自然晾干后即可得到一体化的石墨烯气凝胶“墙”甚至“房子”,不会变形收缩。并且,通过增大压缩程度,可以显著提高该材料的极限压缩强度,最高可达47Mpa,而压缩回弹性几乎不会损失,可恢复应变高达97%,解决了高强度和超弹性不能兼备的问题。该方法具有很高的灵活性,通过控制压缩程度即可调控气凝胶材料的多种性质,解决了该材料难以大面积制备的关键问题,有望实现石墨烯气凝胶在建筑、交通工具、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广泛应用。该工作以题为“Superplastic Air-Dryable Graphene Hydrogels for Wet-Press Assembly of Ultrastrong Superelastic Aerogels with Infnite Macroscale”发表在国际重要期刊《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上,第一作者为北京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杨洪生。 该组装气凝胶具有突出的阻燃隔热能力,优异的压缩回弹性,可控的压缩强度、密度、导电性。该工作最大的意义是,使多功能的石墨烯气凝胶具有了不限的宏观尺寸、多样的宏观结构、丰富的性能选择,并且方法简单、高效,有望实现石墨烯气凝胶材料的大规模应用。
  • 《特朗普关于北极石油开采的计划被否》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19-04-12
    • 据美媒报道,美国阿拉斯加一名联邦法官日前推翻了总统特朗普想要在北极和大西洋海域开辟石油和天然气租赁的计划。 地方法院法官格里森日前做出的决定完整保留了前总统奥巴马的政策,该政策禁止在北极的楚科奇海和部分波弗特海以及大西洋一大片海域进行海上钻井。 格里森裁定,特朗普试图撤销奥巴马的保护措施是“非法的”,违反了联邦《外大陆架土地法案》。她说,根据该法律,总统有权像奥巴马一样,从国家石油和天然气租赁计划中撤出一些地区,但只有国会有权增加租赁计划的范围。 格里森在裁决中表示,奥巴马实施的租赁禁令“将继续完全有效,直到被国会撤销”。 特朗普在2017年的行政令中宣布,将北极近海和大西洋地区重新用于石油开发,称这是他“能源统治”议程的一部分。该命令是放弃奥巴马政府环境和气候变化倡议的一系列行动之一。 据悉,特朗普政府提出了一项大规模扩建海上石油租赁的计划,将于今年启动。这项为期五年的计划将在北极水域提供两年的租赁销售,并在大西洋地区每年提供至少两次租赁销售。特朗普还要求在阿拉斯加州以外的偏远海域进行几次租赁销售,如白令海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