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年产油气产量当量预计达2.13亿吨》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2-01-02
  • 记者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以下简称中国石油)获悉:2021年,中国石油国内油气产量当量预计达2.13亿吨,创历史新高。

    据悉,中国石油在实现稳油增气的同时,新增探明油气储量当量也创历史新高。2021年取得5项重大战略突破、15项重要发现,落实11个亿吨级和12个千亿立方米规模储量区,进一步夯实了中国石油稳油增气的资源“家底”,提升了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能力。

    与此同时,中国石油将发展新能源和替代能源作为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新动能,努力构建“油气热电氢”五大能源平台,新能源新业务发展规划稳步推进:在泸州形成国内首个“万亿立方米储量、百亿立方米产量”的深层页岩气大气田;在大庆、长庆等油田陆相页岩油勘探开发取得重大进展;在中宁古城油气站建成国内首座BIPV(光伏建筑一体化)光伏发电油气合建站;在环渤海、陕甘宁、华南等7个区域部署建设19个氢提纯项目,形成高纯氢产能2.9万吨/年。

  • 原文来源:http://www.cnenergynews.cn/
相关报告
  • 《5亿吨油当量!》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10-30
    • 深水领域已经成为全球油气勘探发现的主战场,2021年全球深水油气产量为5.0亿吨油当量,占全球油气总产量的6.3%。   日前,国家油气战略研究中心和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在北京发布《全球油气勘探开发形势及油公司动态(2022年)》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指出,2021年全球油气勘探投资和工作量跌至近12年来新低,但未来随着疫情减弱、地缘冲突的深远影响,油气公司将更加注重勘探布局,投资意愿持续增强,全球油气勘探将触底反弹。深水领域已经成为全球油气勘探发现的主战场,风险共担、合作共赢是全球深水油气项目运作的方向。 勘探投资创12年新低 《报告》显示,自2010年以来,全球油气勘探投资额最高的年份为2013年,投资额达1001亿美元,此后逐年下降。2016年,全球油气勘探投资跌至400亿美元区间;2020年,勘探投资额跌至300亿美元左右。2021年,全球油气勘探工作量持续下降,同比降幅达三到四成。 与此同时,2021年,全球油气地震勘探工作量跌至自2010年来的最低。当年共完成二维地震采集5.6万千米,同比下降42%,共完成三维地震采集17.5万平方千米,同比下降31%。同期,油气勘探钻井工作量大幅减缓。全球海上探井数量及占比略降。2021年,全球完成探井和评价井共计1235口,同比减少39口。其中,海上探井和评价井为381口,减少37口。 受到疫情影响,油气公司对海上投资更加审慎。但通过提高地质认识和储层识别能力,去年海上勘探成功率创新高,达46.4%,近三年呈现连续上升的态势。这也是自上一轮高油价以来,首次超过陆上探井成功率。  深水领域获青睐 《报告》指出,全球深水油气资源丰富、探明率低,是勘探开发业务最具潜力的发展方向。近10年,深水油气项目已成为全球油气增储上产的核心领域,新发现的101个大型油气田中,深水油气田数量占比67%、储量占比68%。深水油气产量不断攀升,2021年全球深水油气产量为5.0亿吨油当量,占全球油气总产量的6.3%。 “当下,深水和超深水油气田发现延续上涨势头。去年共发现20个深水大中型油气田,上一年仅为5个;可采储量为10.9亿吨油当量,略高于上一年的10.5亿吨。”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油气资源勘探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刘小兵给出上述数据。   “海域仍然是各大油气公司勘探开发主战场,勘探成功率自上一轮高油价以来首次超过陆上,中-南大西洋两岸、墨西哥湾、黑海、南里海、北极等热点领域引领全球油气储量发现。预计未来各大油气公司将更加注重勘探布局、投资意愿加强。”刘小兵表示。 “虽然深水油气勘探开发项目投资大、风险高、技术复杂、运作难度大,但经过几十年的摸索,勘探开发、工程技术与装备能力都日趋成熟,业界也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与丰富的案例。”《报告》认为,不同层级的参与者,资源国、国际石油公司、独立石油公司乃至油服公司,秉承合作共赢理念,均能在深水领域大展身手,获得回报。 把握勘探机遇 国家油气战略研究中心主任马新华表示,我国是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也是未来一段时期全球能源消费增长最主要的国家。在油气对外依存度居高不下的严峻挑战下,如何持续提升油气自主控制能力,如何合理有效的利用国际市场保障国内油气供给平衡,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刘小兵表示,在能源转型背景下,我国油气企业仍需把握机会,大力获取有利勘探区块,形成资源有效储备,通过“一个转变、三个加强”,即实现深水领域“非作业者”逐步向“作业者”转变,加强勘探、合作与探索,逐步实现“走出去”向“走上去”的跨越。 《报告》指出,未来五年,全球油气勘探开发投资前景看好,将恢复并超越疫情前的水平,年均投资由2015-2021年3997亿美元增长至2022-2026年的5480亿美元。勘探钻井投资也将迈上新台阶,由2014年低油价以来的年均217亿美元增长至2022-2026年的273亿美元。 “国际石油公司的境外勘探以深水为主,目前共有1625个境外深水区块,占境外区块总数的49%。中国石油公司要与各类公司开展合作,取长补短,合作共赢;与服务公司合作,形成战略联盟。” 刘小兵建议,“我们在超前布局、战略跟随、自主勘探等方面大有可为,通过不断深化认识、优化技术、强化合作,必将获得丰厚回报。” 原标题:深水领域成为全球油气勘探发现主战场
  • 《2020年中石油国内油气产量要达2亿吨,天然气占到一半》

    • 来源专题:油气开发与利用
    • 编译者:cncic
    • 发布时间:2020-01-16
    • “全力推动公司国内油气产量当量迈上2亿吨历史新水平。”1月14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石油)在河北廊坊召开2020年工作会议,公司董事长王宜林在会上表示。其中,天然气所占比重力争达到50%。2020年,中石油将形成三大300亿立方米大气区,分别为塔里木油田、西南油气田和长庆油田。2019年,长庆油田天然气产量已达412.3亿立方米,成为中国首个年产突破400亿立方米的大气区。中石油预计,2020年,其页岩气产量超过110亿立方米。在天然气终端开发和销售方面,中石油表示,将进一步加大力度。王宜林称,要主动适应“管网分离”、“俄气东进”的市场新格局,在优化气源组合和流向、优化销售结构与布局等方面狠下功夫。他指出,要抢抓终端市场,创新商务模式,全力推进与地方政府及各类市场主体的合资合作,快速提升终端规模。截至目前,中国城燃市场有超过3000家企业。华润燃气、新奥能源、中国燃气、港华燃气以及中石油昆仑能源等企业的市场占有率超过六成。随着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的成立,中石油等石油公司开始加速扩大天然气终端市场。城市燃气行业的竞争白热化。去年,中国城市燃气协会执行理事长、北京燃气集团董事长李雅兰在多个场合公开表示,中石油等上游企业通过资源换市场、气源换股权等方式进入行业下游,并借助直供从下游城市燃气企业争夺电厂、工业等大用户,给燃气行业造成了恐慌。此前多位接受界面新闻采访的业内人士表示,新形势下,中石油进入城市燃气市场领域具有资金、人才和管理优势,市场将会出现‘大鱼吃小鱼’式的并购。去年7月,深陷债务泥潭的金鸿控股(000669.HK)已宣布,将旗下17家城燃公司出售给中石油昆仑燃气有限公司。针对炼化业务板块,王宜林表示,中石油2020年的目标是,国内加工原油同比增长1%以上,乙烯和化工商品量同比增长5%和4%以上,炼油加工费用实现下降,突出抓好成品油销售业务的扭亏增盈。在此次工作会议上,中石油公布了2019年主要生产指标。2019年,中石油净利润同比增长39%;完成油气保障量4.3亿吨,同比增长3.9%。中石油原油产量扭转了连续四年下滑趋势,实现止跌回升;天然气产量同比增长8.6%,创下五年来最高增幅。海外油气权益产量当量达1.04亿吨,实现了历史性突破。此外,其2019年国内外加工原油2.08亿吨,同比增长0.3%;销售成品油2.18亿吨,同比增长9%;销售天然气1893亿立方米,同比增长4.7%。中石油还表示,2019年,公司新增探明石油、天然气地质储量创重组改制以来新高,新增天然气探明和预测地质储量创历史最好水平。去年,中石油在准噶尔、松辽、四川、鄂尔多斯等盆地部署的一批风险探井取得重要突破,发现并形成长庆10亿吨级庆城大油田、四川页岩气和塔里木博孜-大北两个万亿立方米大气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