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或将推动“终极绿色能源”应用进程》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20-01-03
  • 日前,由英国利物浦大学和西交利物浦大学合作的一项新能源研究项目取得突破,将有助于推动可控核聚变作为清洁无碳能源的应用前景,该项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科学》(Science)。

    计算机模型为探究多孔有机笼分离氢同位素的机理做出重要贡献

    西交利物浦大学化学系丁理峰博士及其博士生杨思源与来自英国利物浦大学的研究人员合作,致力于解决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如何有效获取高纯度的氘,从而为可控核聚变反应堆提供燃料来源。

    西交利物浦大学化学系丁理峰博士

    “可控核聚变技术有潜力超越人类目前使用的任何清洁能源技术,因此也被称为‘终极绿色能源’。”丁理峰博士介绍道,“但如何为可控核聚变找到稳定的燃料来源,这仍是个有挑战性的课题。”

    氢的同位素——氘,是一种潜在的可控核聚变燃料,但在自然界中的浓度很低,因此价格昂贵。

    “一般情况下,高纯度、高浓度的氘是通过分离氢—氘混合气体来获得的,但目前实现这种分离的技术能耗大、效率低。”丁博士说。

    为应对这一挑战,由利物浦大学的英国皇家学会会士Andrew Copper教授带领的联合团队设计出一种新材料,通过一种被称为“动态量子筛分(KQS)”的过程,实现氘气体从混合气体中的有效分离。

    “这是一种混合多孔有机笼状材料,为分离氘分子提供了一种经济有效的技术方案,它能从混合气体中选择氘分子并大量吸附它。”丁博士解释道,“由于这种材料的产量很高,它在实际的工业应用中具有极佳的量产潜力。”

    西浦团队的丁理峰博士及其博士生杨思源为分离过程的理论建模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运用计算机模型来研究分子层面的氢氘分离过程,由此研究出该材料具备优越性能的原因所在。

    “利用分子模型,我们研究和了解了吸附和分离是如何在材料内部发生的。”丁博士说,“对于科学实验的准确理解和发现可以指导后续的实验方向,从而开发出更好的氘分离材料。”

    除了用作可控核聚变的燃料外,氘还被广泛运用于其他的科学研究中,包括非放射性同位素追踪、中子散射技术以及制药行业的研究等。

  • 原文来源:http://www.xincailiao.com/news/news_detail.aspx?id=559142
相关报告
  •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质子导电材料可以使新的绿色能源技术成为可能》

    • 来源专题:新能源汽车
    • 编译者:王晓丽
    • 发布时间:2024-07-24
    • 顾名思义,今天的大多数电子设备都是通过电子的运动来工作的。但是,能够有效传导质子(氢原子的原子核)的材料可能是对抗全球气候变化的许多重要技术的关键。 目前,大多数质子传导无机材料都需要过高的温度才能达到足够高的传导性。 然而,低温替代品可以实现多种技术,如利用氢气生产清洁电力的更高效、更耐用的燃料电池,制造清洁燃料(如运输用氢气)的电解槽,固态质子电池,甚至基于离子电子效应的新型计算设备。 为了推动质子导体的发展,麻省理工学院的工程师们确定了材料中能产生快速质子传导的某些特性。 通过对这些特性的定量分析,研究小组确定了六种有望成为快速质子导体的新候选材料。 模拟结果表明,这些候选材料的性能将远远优于现有材料,尽管它们仍需经过实验验证。 除了发现潜在的新材料外,这项研究还从原子水平上更深入地了解了这些材料的工作原理。 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比尔格-伊尔迪兹(Bilge Yildiz)和李菊(Ju Li)、博士后皮约特斯-兹贡斯(Pjotrs Zguns)和康斯坦丁-克柳金(Konstantin Klyukin)以及他们的合作者索西娜-海尔(Sossina Haile)和她在西北大学的学生在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杂志上发表的一篇论文中介绍了这些新发现。 Yildiz 是核科学与工程系和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的 Breene M. Kerr 教授。 Yildiz 解释说:"在燃料电池等清洁能源转换应用中需要质子导体,在这些应用中,我们使用氢气生产不含二氧化碳的电力。 "我们希望高效地完成这一过程,因此我们需要能够通过此类装置快速传输质子的材料。"目前的制氢方法,例如蒸汽甲烷重整,会排放大量二氧化碳。 "Yildiz说:"消除这种现象的一种方法是利用水蒸气电化学制氢,而这需要非常好的质子导体。 其他重要工业化学品和潜在燃料(如氨)的生产也可以通过高效的电化学系统进行,这些系统需要良好的质子导体。 但大多数能传导质子的无机材料只能在 200 至 600 摄氏度(约 450 至 1,100 华氏度)或更高的温度下工作。 这样的温度需要能量来维持,并可能导致材料降解。"温度越高越不可取,因为这会使整个系统更具挑战性,材料的耐用性也会成为问题,"Yildiz 说。 "目前,唯一已知的室温质子导体是一种聚合物材料,但这种材料在计算设备中的应用并不实用,因为它不容易缩小到纳米级。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研究小组首先需要通过一类无机质子导体(称为固体酸),对质子传导的具体原理有一个基本的定量了解。 "她说:"我们必须首先了解这些无机化合物中质子传导的主导因素。 在研究材料的原子构型时,研究人员发现了与材料的质子携带潜能直接相关的一对特征。 正如 Yildiz 解释的那样,质子传导首先涉及质子 "从供体氧原子跳到受体氧原子。 然后,环境必须重组,把接受的质子带走,这样它就能跳到另一个相邻的受体上,从而实现质子的长程扩散。 她说,弄清最后一部分是如何起作用的--原子晶格是如何重组以把接受的质子从原来的供体原子上带走的--是这项研究的关键部分。 研究人员利用计算机模拟研究了一类被称为固体酸的材料,它们在摄氏 200 度以上会成为良好的质子导体。 这一类材料有一种叫做多阴离子基团亚晶格的子结构,这些基团必须旋转并把质子从原来的位置带走,这样质子就可以转移到其他位置。 研究人员能够识别导致这种亚晶格灵活性的声子,而这种灵活性对于质子传导至关重要。 然后,他们利用这些信息梳理了大量理论上和实验上可能存在的化合物数据库,以寻找更好的质子传导材料。 结果,他们发现了有希望成为质子导体的固体酸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已被开发和生产用于各种不同的应用,但以前从未作为质子导体进行过研究;这些化合物具有恰到好处的晶格柔性特征。 然后,研究小组对他们在初步筛选中确定的特定材料在相关温度下的性能进行了计算机模拟,以确认它们是否适合作为燃料电池或其他用途的质子导体。 果然,他们发现了六种有前景的材料,其质子传导速度比现有最好的固体酸质子导体还要快。 原文链接: Pjotrs ?guns et al, Uncovering fast solid-acid proton conductors based on dynamics of polyanion groups and proton bonding strength, 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 (2024). DOI: 10.1039/D4EE01219D
  • 《中国天楹成立绿色能源化工新材料公司》

    • 来源专题:现代化工
    • 编译者:武春亮
    • 发布时间:2024-06-05
    • 近日,松原天楹绿色能源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杨静,注册资本10亿元,经营范围包含:储能技术服务;生物质能技术服务;碳减排、碳转化、碳捕捉、碳封存技术研发;节能管理服务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中国天楹全资持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