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健康和疾病中的没食子酸和没食子酸酯:线粒体是成功的关键吗?》

  • 来源专题:食物与营养
  • 编译者: lixiaoman
  • 发布时间:2017-12-17
  • 没食子酸和没食子酸酯被广泛用作具有临床意义的膳食补充剂或添加剂。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大量的文献报道了没食子酸和没食子酸酯的抗氧化、抗凋亡、心脏保护、神经保护和抗癌特性,并且大多数证明了它们具有抗氧化或促进ROS信号传导的性质。然而,对临床试验的关注很少,这限制了它们作为预防性补充剂的使用。因为线粒体是ROS产生的主要细胞器。本文综述了没食子酸和没食子酸酯对线粒体功能的影响,并设计了预防各种疾病发生的有效措施。还讨论了主要的信号通路和没食子酸及其衍生物靶向的分子,重点讨论了线粒体作为靶位点。

相关报告
  • 《Cell | 人类谱系中线粒体DNA突变的速率和性质》

    • 编译者:李康音
    • 发布时间:2024-06-15
    • 2024年6月7日,安进(Amgen)旗下公司deCODE Genetics的科学家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 Cell 上发表了题为The rate and nature of mitochondrial DNA mutations in human pedigrees 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布了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有关人类种系线粒体DNA(mtDNA)突变情况及其在116663对母子中如何传递的研究,揭示了mtDNA突变的突变率、性质及母系遗传的特殊动态。 该研究记录了mtDNA中的某些位置具有惊人的超突变性,包括众所周知会导致MELAS综合征的3243位有害A>G突变。该突变在2548个母系系谱中发生了15次,但由于其会对携带者的健康产生严重影响,因此该突变通常会在几代后消失。 针对系谱中诸多此类短期有害线粒体DNA突变的选择,该研究发现了强有力的综合证据。deCODE团队还报告了影响线粒体的广泛早期负选择的证据,这称为种系选择,即在卵母细胞发育过程中抛弃功能不良的线粒体DNA分子。最后,他们通过大量的系谱mtDNA突变传递得出了可靠的评估结果——个体平均仅从母亲身上遗传大约3个单位的mtDNA,这个数字小于先前研究得出的数字。 论文共同通讯作者 Agnar Helgason 表示,值得注意的是,卵母细胞携带的数十万个mtDNA仅来自母亲最初携带的大约3种mtDNA分子。这种极端瓶颈决定了mtDNA种系中的新突变会在短短几代内快速消失或固定。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在卵母细胞发育的选择过程中,具有有害突变的mtDNA分子从种系中被去除导致的。 deCODE首席执行官、论文共同通讯作者 Kári Stefánsson 表示,这项研究让我们进一步了解了mtDNA基因组中核苷酸突变率异常变异的基础,甚至是同一位置不同等位基因之间的变异。不幸的是,正是一些致病突变的高度突变性使其如此普遍,因此它们也更容易被发现。不过,这些研究结果表明,许多导致人类疾病的罕见致病性线粒体DNA突变仍有待发现。
  • 《 NSTL食品安全与健康信息简报 2024年第3期》

    • 编译者:王晓梅
    • 发布时间:2025-01-03
    • NSTL食品安全与健康 信息简报 2024年第3期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 国家农业图书馆 (1)乌龙茶多酚对昼夜节律紊乱小鼠模型肠道菌群及下丘脑基因表达的调节作用 (2)植物乳杆菌 CCFM1180 通过激活腹部脂肪组织中的雌激素受体 α 和调节肠道微生物衍生的代谢物来减轻雌激素缺乏引起的肥胖 (3)莲子百合饮料的物理稳定性:均质化对颗粒尺寸分布、微观结构、流变行为和感官特性的影响 (4)一种基于 AgNPs/MOF 基底的新型 SERS 传感器,用于高灵敏现场检测小麦麸 质 (5)菊苣酸通过靶向肠道菌群缓解结肠炎,同时维持肠道屏障完整性并抑制炎症反应 (6)微生物转移代谢物及人体肠道微生物对绿茶儿茶素生物活性的改善 (7)二氢杨梅素诱导 Amadori 化合物衍生的糠醛还原的机理:二氢杨梅素与糠醛或其前体之间加合物的形成 (8)综合组学方法:揭示蛋白核小球藻蛋白提取物替代胎牛血清用于鱼肌肉细胞培养的机制 (9)棕榈油酸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群和血清代谢物改善代谢紊乱和炎症 (10)酪蛋白六肽YPVEPF对应激性焦虑失眠小鼠的潜在机制及其分子效应和关键活性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