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科学快报2020年第3期》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 liguiju
  • 发布时间:2020-01-16
  • 本期目录:

    1. 北极海冰上的裂缝使低云断断续续

    2. 南极水域:酸度更高,氧气更少的暖水

    3. 全球变暖下厄尔尼诺-南方涛动热机东移

    4. 科学家利用古海洋化石解开长期以来的气候难题

    5. 科摩罗附近形成一个巨大的水下火山

    6. 全球海洋深海多金属结核发生的环境预测因子

    7. 鱼类在不同程度上受益于海洋保护-普通和被过渡开发的鱼类获利最多

    8. 微塑料对沿海地区生物的影响

    9. 新评估表明许多鱼类资源急需可持续管理

    10. 凝胶状浮游动物对海洋碳输运做出了重要贡献

    11. 蒙特利尔大学的生物学家帮助揭穿了先前的研究,即由于气候变化,海洋酸性增加,热带鱼类行为怪异

    12. 在全年上涌系统中,pH值和食物资源之间的拮抗作用影响桡足类性状和表现

    13. 佛罗里达理工学院发现:珊瑚在浑浊的水中受到温度压力的影响较小

    14. 珊瑚如何充分利用共生藻类

    15. 大型“海洋食草动物”有助于保持珊瑚礁的健康

    http://ir.qdio.ac.cn/,欢迎下载阅读,谢谢!

相关报告
  • 《海洋科学快报2020年第39期》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liguiju
    • 发布时间:2020-10-29
    • 本期目录:  1. 深海正在慢慢变暖 2. 数学工具可以预测波能装置是否能在海洋中漂浮 3. 气候科学家在将极端天气与气候变化联系起来时是否过于谨慎? 4. “深度学习”智能检测火山活动 5. 超压火山更容易崩塌和爆发 6. 利用震级比较区分美国西部的小地震与化学爆炸 7. 科学家揭示了病毒在珊瑚漂白中的作用 8. 诱箱捕捞对环境的影响 9. 新研究首次利用可视化方法统计海洋塑料碎片中的生物量 10. 长期数据显示,海洋的化学和物理变化目前在加速 11. 一种可控制的膜可将二氧化碳从废气中抽出 12. 科学有塑料的问题吗?微生物学家采取措施减少塑料垃圾 13. 香港曾经是珊瑚礁的天堂吗? 14. 由细菌构成的多样化群落威胁着珊瑚礁 15. 保护在南大洋具有重要生态意义的磷虾以防过度捕捞 http://ir.qdio.ac.cn/,欢迎下载阅读,谢谢!
  • 《海洋科学快报2020年第17期》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liguiju
    • 发布时间:2020-05-07
    • 本期目录: 1. 美国宇航局太空激光任务绘制16年冰盖损失图 2. 一些最新的气候模型提供了对未来变暖高得离谱的预测 3. 冰川分离:全球变暖的新危险? 4. “摆动”可能会在大地震之前发生 5. 压裂和地震风险 6. 灾难性洪水是如何侵蚀形成格陵兰岛 “大峡谷”的 7. 科学家在海底检测到了有史以来最高水平的微塑料 8. 现在可提前数年预测海洋酸化 9. 沿海发展对珊瑚礁的长期影响与石油泄漏造成的后果一样严重 10. 干旱地区的微生物从聚居的岩石中提取所需的水分 11. 通往另一个世界的窗口:生命随着石油从深海涌向海底 12. 分解坚韧的分子 13. 从热液喷口发现的鳞脚蜗牛的基因组秘密 14. 鱼类的快速进化:一代内的基因组变化 15. 模拟的深海采矿影响海底生态系统功能 http://ir.qdio.ac.cn/,欢迎下载阅读,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