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五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分析》

  • 来源专题:科技大数据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dingxq
  • 发布时间:2018-10-17
  • 近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17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公报列出了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情况。本文选取我国2013~2017年的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数据作简单统计分析。

    2017年,全国共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17606.1亿元,比上年增加1929.4 亿元,增长12.3%,增速较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为2.13%,比上年提高0.02个百分点。按研究与试验发展(R&D)人员(全时工作量)计算的人均经费为43.6万元,比上年增加3.2万元。

    总体来看,近五年全国共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和按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全时工作量)计算的人均经费逐年上升,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总体呈上涨趋势,但2014年略有回落。

    通过分析各省科技经费投入情况发现,连续五年广东省、江苏省、山东省、北京市、浙江省以及上海市R&D投入处于全国前6名,且6省市R&D总投入占全国科技经费总投入的59.1%。其中,广东、江苏、山东、北京4省市的R&D投入自2013年以来已超过1000亿元。不仅如此,排名靠前的省市投入增速也更快,2013~2017年间,广东省和江苏省R&D投入达到了翻番的增速。在科技经费投入强度方面,北京和上海连续五年来排名前2,说明这两个直辖市非常重视科研投入,虽科技经费投入总量不及排名第一的广东省,但其投入强度达到了广东省的两倍。

    科技经费投入靠后的新疆、宁夏、海南、青海、西藏一直以来均未超过60亿元,且增速较慢,其投入强度也未超过1%。

    东部沿海地区与西部内陆地区的科技经费投入存在巨大差距,且这一差距仍在逐年扩大。科技经费投入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各省市应加大对科技经费的投入强度,并逐步缩小东西部地区差异,平衡各地区经济发展。

相关报告
  • 《科技统计报告汇编 | 全国技术市场统计分析》

    • 来源专题:科技大数据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user12345
    • 发布时间:2019-04-24
    • 2017年,按照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总体部署,我国技术市场流动性增强,技术交易规模和质量持续稳定提升。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1.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7.7%。技术服务合同成交额仍居四类合同之首,技术开发合同成交额增幅明显。电子信息、先进制造和城市建设与社会发展技术领域的技术合同成交项数及金额超过全国技术交易总项数和总金额的50%。1000万元以上的重大技术合同成交额继续快速增长,占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额比重高达76.6%。企业技术转移双向主体地位稳固,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地位继续加强。 一、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1.3万亿元,交易规模稳步增长 2017年,我国技术市场交易额稳步增长,全年共签订各类技术合同36.8万项,成交金额13424.2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4.7%和17.7%。合同成交金额占全国GDP的比重继续增加,达到1.62%。平均每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365.2万元,同比增长2.6%。 二、技术服务和技术开发合同成交额大幅增长 2017年,技术开发和技术服务合同成交额呈现增长态势,技术转让和咨询合同成交额较去年有所下降。四类合同中,技术服务和技术开发合同成交额分别位居第一、二位,成为技术交易的主要类型。其中,技术服务合同成交额实现五连冠,继续占据四类技术合同首位,达到6826.2亿元,比上年增长16.7%,占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额的50.8%;技术开发合同成交额达4748.5亿元,比上年增长36.5%,占全国总数的35.4%。技术服务与技术开发合同的签订项数和成交金额继续保持在占全国总数的80%以上。在各类技术服务合同中,一般性技术服务为其主要形式,成交额达6674.3亿元,占技术服务合同成交额总数的97.8%,比去年略有下降。技术咨询合同共成交26735项,同比增长9.4%,成交金额为449.3亿元,比去年减少了4.1%,占全国技术合同成交总额的3.3%。 三、技术要素继续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民生领域集聚 2017年,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深入进行,产业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电子信息技术、现代交通、先进制造等领域保持高速发展势头,同时,涉及民生领域与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建设与社会发展、新能源与高效节能以及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等领域也表现良好 2017年,电子信息、城市建设与社会发展、现代交通领域技术交易额居前三位,其合同成交项数和金额均超过全国技术交易总项数和总金额的50%。总体来看,除新材料及其应用和核应用技术领域合同成交金额有所下降外,其他领域的技术交易额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电子信息技术交易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全年共成交143633项,成交额3860.7亿元,增长16.5%,占全国技术合同成交总额的28.8%。环境保护与资源综合利用技术领域技术交易合同数比上年增长了8398项,合同交易额增幅最大的是航空航天技术,合同交易额比上年增加了59.0%;其次是城市建设与社会发展领域,合同成交额比去年增长34.7%,增速位居第三的是农业技术,为28.2%。 ...
  • 《2018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

    • 来源专题:科技大数据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zhoujie
    • 发布时间:2019-09-03
    • 2018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1] 国家统计局 科学技术部 财政部 2019年8月30日   2018年,我国科技经费投入力度加大,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保持较快增长,国家财政科技支出增速加快,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持续提高。   一、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情况   2018年,全国共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19677.9亿元,比上年增加2071.8亿元,增长11.8%;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与国内生产总值[2]之比)为2.19%,比上年提高0.04个百分点[3]。按研究与试验发展(R&D)人员全时工作量计算的人均经费为44.9万元,比上年增加1.3万元。   分活动类型看,全国基础研究经费1090.4亿元,比上年增长11.8%;应用研究经费2190.9亿元,增长18.5%;试验发展经费16396.7亿元,增长10.9%。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经费所占比重分别为5.5%、11.1%和83.3%。   分活动主体看,各类企业经费支出15233.7亿元,比上年增长11.5%;政府属研究机构经费支出2691.7亿元,增长10.5%;高等学校经费支出1457.9亿元,增长15.2%。企业、政府属研究机构、高等学校经费支出所占比重分别为77.4 %、13.7%和7.4%。   分地区看,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超过千亿元的省(市)有6个,分别为广东(占13.7%)、江苏(占12.7%)、北京(占9.5%)、山东(占8.4%)、浙江(占7.3%)和上海(占6.9%)。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与地区生产总值[4]之比)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省(市)有6个,分别为北京、上海、广东、江苏、天津和浙江。(详见附表)   二、财政科学技术支出情况   2018年,国家财政科学技术支出9518.2亿元,比上年增加1134.6亿元,增长13.5%;财政科学技术支出与当年国家财政支出之比为4.31%,比上年提高0.18个百分点。其中,中央财政科学技术支出3738.5亿元,增长9.3%,占财政科学技术支出的比重为39.3%;地方财政科学技术支出5779.7亿元,增长16.5%,占比为60.7%。 注: [1]本公报各项统计数据均未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2018年国内生产总值为初步核算数据。 [3]根据国家统计局2017年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核实数据,2017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已修订为2.15%。 [4]地区生产总值为年度初步核算数据。 附注: 1.主要指标解释   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 指统计年度内全社会实际用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的经费支出。包括实际用于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的人员劳务费、原材料费、固定资产购建费、管理费及其他费用支出。   基础研究 指为了获得关于现象和可观察事实的基本原理的新知识(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运动规律,获得新发展、新学说)而进行的实验性或理论性研究,它不以任何专门或特定的应用或使用为目的。   应用研究 指为了确定基础研究成果可能的用途,或是为达到预定的目标探索应采取的新方法(原理性)或新途径而进行的创造性研究。应用研究主要针对某一特定的目的或目标。   试验发展 指利用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实际经验所获得的现有知识,为产生新的产品、材料和装置,建立新的工艺、系统和服务,以及对已产生和建立的上述各项作实质性的改进而进行的系统性工作。   2.统计范围   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的统计范围为全社会有R&D活动的企事业单位,具体包括政府属研究机构、高等学校以及R&D活动相对密集行业(包括农、林、牧、渔业,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的企事业单位。   3.调查方法   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的调查方法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特、一级建筑业企业,大中型服务业(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企业,政府属研究机构,高等学校采用全面调查取得。其他行业的企事业单位采用重点调查以及使用第二次全国R&D资源清查资料推算等方法取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