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发布:2020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

  • 来源专题:科技大数据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zhoujie
  • 发布时间:2020-10-15
  • (2020年10月15日)高等教育评价专业机构软科今日正式发布“2020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 。

    排名榜单包括96个一级学科,各个学科排名的对象是在该一级学科设有学术型研究生学位授权点的所有高校,发布的是在该学科排名前50%的高校。共有485所高校的4946个学科点上榜。

    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的指标体系包括人才培养、科研项目、成果获奖、学术论文、高端人才五个指标类别,下设16个指标维度,共计50余项反映学科竞争力的客观量化指标。排名数据全部来自权威第三方,如教育部、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际和国内文献数据库等。

    中国顶尖学科数量比拼

    北大、清华并驾齐驱

    不同学科的学科点基数不同,因此竞争的激烈程度也各不相同。为此,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从首次发布起就引入了百分位段的概念,在绝对数排名以外还给出了每个学科点在本学科所处的相对位置。

    如果以全国前2名或者前2%作为“中国顶尖学科”的标准,根据统计,共有90所大学的236个学科点入选顶尖学科。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以24个中国顶尖学科并列各校之首。中国人民大学以10个中国顶尖学科位列全国第三,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各有7个顶尖学科,浙江大学拥有6个顶尖学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各有5个。

    全国8所高校上榜学科数超50

    浙江大学居首位

    按照上榜次数统计,浙江大学有59个学科上榜,领先国内其它高校,清华大学和武汉大学紧随其后,各拥有58个上榜学科,四川大学、中山大学、吉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山东大学的上榜学科数也都超过50个。

    苏州大学是上榜学科数最多的“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共有43个学科上榜;深圳大学是上榜学科数最多的非“双一流”高校,共有37个学科上榜。

    北上顶尖学科占优

    江苏上榜总数第二

    从各省级行政区的上榜学科数量分布看,北京占据绝对优势,在各层次的学科数都高居全国第一。上海的前2名或前2%学科数和前5%学科数均位列全国第二,顶尖学科数量优势明显。江苏的前10%学科数和前50%学科数均位列全国第二,彰显了雄厚的整体实力。湖北、陕西、浙江、广东等省的顶尖学科数量和上榜学科总数也都处于国内前列。山东、四川、湖南的上榜学科总数均入围全国十强。

  • 原文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wMDExNDgxNQ==&mid=2649853331&idx=1&sn=1927a122d28963ef4b35aaa29fe27fb0&chksm=82e8c483b59f4d95affcac9c7138675300219b7e553a83b1cd9a870e72efcea37535ad7dc8c4&mpshare=1&scene=23&srcid=10153u71pUP1FzqPjUTjxv0J&sharer_sharetime=1602741965733&sharer_shareid=9e8fc1f0c4813654867c146bb6c9bb7e#rd
相关报告
  • 《权威发布:2020软科中国大学排名》

    • 来源专题:科技大数据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zhoujie
    • 发布时间:2020-05-15
    • (2020年5月15日)全球领先的高等教育评价机构软科今日正式发布“2020软科中国大学排名”。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占据主榜(即综合性大学排名)前三位。北京协和医学院位列医药类大学排名第一,上海财经大学位居财经类大学排名榜首,北京外国语大学名列语言类大学排名第一,中国政法大学位列政法类大学排名榜首,中央民族大学占据民族类大学排名首位,上海体育学院领跑体育类大学排名,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在中国合作办学大学排名中夺冠。 “2020软科中国大学排名”的对象是中国1200多所本科层次的高校,为恰当反映高校在学校性质和学校类型上的差异、确保排名的公平性,软科首次将1200多所高校划分为综合性大学、7类单科性大学、3类非公办大学,采用差异化的指标体系分别排名。 “软科中国大学排名”的评价体系源自软科自主研发的大学可视化评价分析专利技术,依托“大学360度数据监测平台”的数据支持,设置了十大评价模块,细分30个评价维度,内嵌上百项评价指标,涉及数百个评价变量,是对中国大学办学水平的立体化监测评价。软科创始人程莹介绍:“软科中国大学排名的导向是反映当前中国高校的核心使命,回应外部群体对大学的价值期待,高度重视人才培养、突出强调服务国家是软科排名指标体系的两个最重要特点。” 传统名校地位稳固,85所双一流高校位列百强 2020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主榜)的上榜高校共有567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占据前三,上海交通大学位列第四,南京大学凭借在人才培养模块的卓越表现,综合实力跻身全国前五。其他位列全国前十名的大学依次为复旦大学(第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七)、华中科技大学(第八)、武汉大学(第九)、中山大学(第十)。 “双一流”高校在排名中占绝对优势地位,百强高校中有85所为“双一流”高校。领先的三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分别是北京科技大学(33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35名)、南京理工大学(36名)。排名最高的地方高校是苏州大学(38名)和上海大学(45名)。15所非“双一流”高校凭借强劲的综合实力跻身百强,表现最好的三所为南方科技大学(46名)、上海科技大学(62名)、深圳大学(65名)。
  • 《权威发布:2020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

    • 来源专题:科技大数据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zhoujie
    • 发布时间:2020-06-29
    • (2020年6月29日)软科今日正式发布2020“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ShanghaiRanking's Global Ranking of Academic Subjects)。2020年排名覆盖54个学科,涉及理学、工学、生命科学、医学和社会科学五大领域。 此次排名的对象为全球4000余所大学,共有来自90个国家和地区的1800余所高校最终出现在各个学科的榜单上。 分国家排名结果统计 美国大学在各学科排名上仍然占据绝对优势,在31个学科中夺冠,上榜总次数达到4826次。中国内地共有253所高校上榜,上榜总次数2220次,仅次于美国,位列全球第二。与去年相比,中国内地此次上榜高校数量和上榜总次数分别增加了9%和11%,均有一定提升。 54个学科全球TOP10高校 2020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中,拥有世界前十的学科数最多的5所高校分别是哈佛大学(28个)、斯坦福大学(24个)、麻省理工学院(22个)、加州大学-伯克利(15个)、清华大学(13个)。 中国内地高校排名表现强劲 2020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中,中国内地高校表现强劲,在10个学科夺得世界第一,分别是清华大学(通信工程)、哈尔滨工业大学(仪器科学)、同济大学(土木工程)、上海交通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武汉大学(遥感技术)、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工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航天工程)、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工程)、江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和中南大学(矿业工程)。 从中国内地高校的上榜学科数量来看,北京大学最多,共计47个学科上榜。中山大学、浙江大学、清华大学和武汉大学分别以45次、44次、43次和42次上榜数分列前五。此外,北京大学有32个学科位列世界百强,也是中国内地高校中百强学科数量最多的高校。值得一提的是,清华大学有13个学科跻身世界前十,是中国内地高校中前十名学科最多的高校,上海交通大学和浙江大学也分别有7个和6个学科位列世界前十。 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中,苏州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上海大学上榜学科数排名前三,分别有20个、20个、19个学科上榜。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有3个学科跻身世界前十,是拥有世界前十学科数最多的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北京科技大学有8个学科位列世界百强,是世界百强学科数最多的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双非”高校中,深圳大学有22个学科上榜,其中7个学科位列世界百强,上榜学科数领跑地方高校,浙江工业大学、江苏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分别以17次、15次、13次、12次上榜数位列“双非”高校第2-5名。 2020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中国内地高校表现 中国内地高校在工学领域表现强势,在18个工学学科的世界五十强中,中国内地高校的数量超过10所,分别是仪器科学(25所)、化学工程(21所)、交通运输工程(21所)、矿业工程(21所)、纳米科学与技术(20所)、通信工程(19所)、能源科学与工程(17所)、材料科学与工程(16所),船舶与海洋工程(16所)、生物医学工程(14所)、遥感技术(14所)、机械工程(13所)、冶金工程(13所)、计算机科学与工程(12所)、控制科学与工程(11所)、食品科学与工程(11所)、土木工程(10所)和航空航天工程(10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