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属土壤污染与潜在对人类的毒性或生态毒性有关。学者越来越多地将地理信息科学(GIS)与地统计学和多元统计分析技术相结合,以检验区域尺度的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对这些研究的回顾表明,大多数土壤抽样方案都是基于网格模式和复合抽样方法。许多计划旨在划分各种土壤类型和土地利用类型。最常采用的采样深度间隔为低于表面0-0.10 m或0-0.20 m,使用的采样密度范围为每平方公里0.0004至6.1个样本,中位数为每平方公里0.4个样本。最广泛使用的空间内插器是反距离加权插值和普通克里金;最常用的多变量统计分析技术是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综述还确定了土壤重金属分布的几个确定和相关因素,包括土壤类型、土壤pH、土壤有机质、土地利用类型、Fe、Al和重金属浓度。发现重金属主要自然来源和人为来源都源于岩性起源、道路和运输、大气沉积、工矿企业的废水和径流、化肥施用、家畜粪便和污水污泥。本综述认为,综合地理信息系统和多变量统计分析在区域尺度上评估土壤重金属分布的全部潜力尚未完全实现,并建议开展未来的研究,以将地图中的多变量结果映射到特定的人为来源中,分析除空间格局之外的时态趋势,优化建模参数,并超出主成分分析(PCA)和聚类分析(CA),扩展不同多元分析工具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