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个!羚羊“能源双碳”大模型通过工信部专业能力测评》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5-02-24
  • 近日,羚羊“能源双碳”大模型(以下简称“大模型”)参加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与考试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组织的专业能力测评考试。经评阅,大模型测评成绩在同期48名学员(47名社会学员)中总分排名第五,总分排名进入前10%,顺利通过了测评考试,达到了相关专项培训标准的技术水平,获得首张“能源双碳”大模型碳排放管理技术(高级)专项技术合格证书。

    “能源双碳”大模型基于羚羊公司发布的羚羊能源大模型训练而成,通过整合碳排放数据和能源追踪数据,能够实现精准的碳排放核算与监测,并为企业提供优化能源使用策略的建议。羚羊能源大模型目前更新至2.0版本,能源内容生成、能源知识问答、能源理解计算、能源任务规划、能源多模态能力等五大核心能力全面提升,同时对能源视觉及时序大模型核心能力进行了升级,能源数据及知识持续增强,工具链及落地实践持续完善,并构建了大小模型统一纳管的AI平台,深度赋能电力及石油石化场景发展。

    基于羚羊能源大模型,羚羊推出了能源数字工匠、AI设备管家、HSE智能体、功率发电预测等产品,为能源企业提供软硬件解决方案。目前羚羊已经和国家能源集团联合打造AI平台、与中国石油集团共建昆仑大模型,与中国华能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同时与能源类五大六小企业探索合作落地。

    我国高度重视AI大模型的发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完善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战略性产业发展政策和治理体系。2024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人工智能尤其大模型在各个能源行业场景中的融入,已成为能源领域数字化、智能化的核心引擎。

    作为国内能源“双碳”垂直领域首个大模型,项目研发团队紧密围绕低碳技术、政策、经济等跨学科、多维度复杂问题,开展了系统性研究与关键技术攻关,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全面检验大模型的应用效果,为进一步开展行业应用积累经验,2024年,北京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魏一鸣一行赴中心就行业人才评价进行了深入细致的交流与研讨,达成在能源“双碳”领域大模型应用方面开展技术成果合作的共识。

    中心主任郝志强高度重视,迅速成立专项工作组,制定周密工作计划。项目组从培训资源和内容的广度、深度、精度及学习方式的泛在性角度出发确定了碳排放管理技术(高级)学习课程体系,邀请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等多名专家参与测评试卷结构与试题的论证与优化,确保了试卷内容具有广泛性和科学性,符合“双碳”领域技术要求。

    未来,羚羊将以此次认证为契机,持续深耕能源“双碳”领域,依托羚羊能源大模型等AI技术,为更多企业提供专业、高效的碳排放咨询服务,助力能源行业实现绿色、低碳转型。



  • 原文来源:https://www.china5e.com/news/news-1185209-1.html
相关报告
  • 《羚羊能源大模型2.0发布》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4-11-04
    • 11月1日,记者从羚羊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羚羊公司”)获悉,该公司日前发布全新升级的羚羊能源大模型2.0及应用场景。今年6月,羚羊公司发布了羚羊能源大模型1.0,该模型以讯飞星火大模型的通用能力为关键技术底座,深度融合能源行业实际需求,涵盖风、光、水、火、核、储六大行业场景。 羚羊能源大模型2.0以升级版的讯飞星火大模型V4.0通用能力为关键技术底座,对能源视觉及时序大模型核心能力进行升级。大模型能源数据及知识持续增强,工具链及落地实践持续完善,有利于推动能源产业进一步发展。 羚羊公司总裁徐甲甲说,羚羊公司在“大模型+能源”上的探索,可以有效优化管理,加速新能源技术研发。 中国能源研究会理事长史玉波说,大模型技术将成为当前能源行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的重要引擎,其技术升级与应用场景的拓展,可更精准地预测电力和石油行业对能源的需求,进而优化能源配置、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助力能源行业实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 《国内首个光子芯片领域专用大模型发布》

    • 来源专题:光电信息技术
    • 编译者:王靖娴
    • 发布时间:2025-05-12
    • 【内容概述】据光行天下5月19日报道,近日,光子产业生态大会暨光子专用大模型OptoChat AI发布会8日在江苏省南京市举行。现场,国内首个专注于光子芯片领域的专用大模型——OptoChat AI正式发布。   别于传统集成电路,光子芯片需要传输光信号。一枚小小的光子芯片,集成了激光器、调制器、探测器等光学元件与电子芯片,工艺复杂度呈几何级数增长。光子专用大模型OptoChat AI由南智光电联合生态伙伴共同开发,聚焦于“懂光子、懂工艺、懂应用”的实用价值,系面向光子领域全产业链的专用人工智能大模型,致力于解决科研与工程之间“知识转化效率低、参数理解难、研发路径碎片化”等问题。这款大模型深度融合南智光电及其合作伙伴的专业数据库,主要面向国内外光子芯片领域的科研及产业机构,帮助工作人员解决研发、生产过程中的难题,突破传统试错式、经验驱动的研发路径。   相较于通用大模型,光子专用大模型OptoChat AI具备更强的专业性与可靠性,通过对超30万个权威专业文献、可信工艺数据的结构化提炼与智能训练,构建覆盖材料选型、结构设计、性能分析、制备路径优化等多环节的专业知识体系。如今,南智光电不仅拥有国内首个“薄膜铌酸锂+X”光子芯片全链条研发及生产能力,还成功实现了8英寸铌酸锂晶圆流片,现已服务各类客户300余家。目前,OptoChat AI已面向部分产业客户和研究团队开放试用,并将在后续开放接口与联合训练平台,产业界可免费使用、共建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