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电驱动深海矿产资源开采关键装备技术实现重大突破》

  • 来源专题:关键矿产
  • 编译者: 欧冬智
  • 发布时间:2024-07-02
  • 近日,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车首席科学家丁荣军院士牵头的湖南省科技重大专项“深海矿产资源开采关键装备技术研究与示范应用”通过综合验收,验收结果为优秀。专家组认为,项目攻克了多项行业技术难题,推动深海作业形成了系列装备技术成果,为未来智能化、电动化和高效化深海开采打下了坚实基础,对推动建设我国深海矿产资源开发未来产业具有重要意义。该专项于2021年启动,研究团队聚焦3000至6000米深海矿产资源开发,重点攻克了深海矿产资源勘探装备、采集/输送装备等2项关键装备技术,以及支撑这些关键装备的“数字仿真”“全电驱动”“智能控制”等3项关键共性技术,研制了6000米级智能电驱动深海重载采矿车辆平台、多点位移动式钻探取样装备、光纤地震拖缆系统、海洋地震电磁联合勘探装备、深海沉积物原位测试装备、深海采矿智能作业与运维系统装备等重要装备。

  • 原文来源: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3OTE5NDYwOA==&mid=2649926189&idx=8&sn=16f17183dc9e61a0813a456fc8e5bfe5&scene=0
相关报告
  • 《石油开采冲砂洗井装备技术实现重大突破》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11-17
    • 由中国石化四机赛瓦公司研制的WPFS-90型自动液氮泡沫发生橇,近日在长庆油田顺利完成连续管氮气冲砂试验,结果表明:装备性能稳定,自动化程度高,作业效果好。此举标志着国内首次将自动液氮泡沫发生装置应用于冲砂洗井领域,实现了冲砂洗井装备技术重大突破。 石油开采水平井冲砂解堵作业受井筒各种因素制约,存在冲砂难,整体施工效率低,卡钻故障发生率较高的问题。在老井、低产井冲砂恢复产能时,采用传统水基液体作为携带介质时,表现出携砂性能差、漏失严重的缺陷,造成油气井产量急剧下降,直接影响老井后期挖潜增产。 四机赛瓦公司研制的WPFS-90型自动液氮泡沫发生橇搭载新型泡沫混合技术,是一款集成机械注氮高压发泡混配、Serva AFS控制及智能监控技术的新一代冲砂装备,能够自动混配低密度泡沫流体,具有泡沫细小,均匀,密度易控制等优点;可根据地层压力情况,实时调整冲砂液密度,最大限度恢复产能,实现致密油气储层的低伤害冲砂作业;同时泵注氮气泡沫流体表观黏度大、携砂能力强,可以大幅提高环空返速,较常规水基液提升作业效率50%。 该装备的出现改变了传统设备结构复杂、承压低、混合效果差等特点,设备整体结构布局更紧凑,管汇系统承压更高,同时集液氮蒸发、高压发泡与配液密度实时监控于一体,智能化程度更高,能有效助力油田低产井恢复产能,极大地拓展了油井增产手段。
  • 《出坞下水!我国这一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4-09-25
    • 9月24日,全球首座移动式注热平台“热采一号”在山东威海出坞下水,标志着我国海上稠油热采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为规模化、高效化撬动海上稠油资源开拓新路径、激活“新引擎”,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助力端稳能源饭碗具有重要意义。 据介绍,稠油即相对黏稠、流动性差的原油,宛如“黑琥珀”一般,开采难度很大。作为世界四大稠油生产国之一,我国稠油资源量约有198.7亿吨,仅在渤海海域,稠油储量就占原油总探明储量的近一半。唤醒这部分沉睡的“海底宝藏”,变规模储量为产量,成为中国海油加快油气资源供给保障中心建设、渤海油田实现油气上产4000万吨目标的重要攻关方向。 与常规原油“冷采”的开发模式不同,稠油通常采用“热采”模式。“热采一号”的核心能力是将高温高压的蒸汽注入油层后,使稠油黏度降低,成为流动性好、易开采的“稀油”。 在平台新增的二层甲板上,3套巨大的蒸汽锅炉系统就是“热采一号”的“制胜武器”。该套注热系统可同时为6口油井快速注入温度超过300摄氏度的高压蒸汽,改变了以往采油平台“各自为阵”,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安装注热装备、只能对两口井实施固定注热的局面,大大提高稠油热采作业效率和 “低边稠”油田开发经济性。 此外,“热采一号”四根高度超过70米的桩腿是平台实现海域移动作业的关键装置。“‘热采一号’为海上采油平台完成稠油注热服务后,可依靠其四桩腿自升式结构‘拔腿就跑’,并在拖轮牵引下移动至其他作业区域再次扎根作业,让渤海海域共享注热服务,稠油热采规模化变为现实。”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术分公司“热采一号”项目经理吴南介绍,“热采一号”可以穿梭不同平台进行注热,有效降低稠油油田开发成本。 据悉,“热采一号”是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国内首个海上移动式试采平台“海洋石油162”升级改造而成。项目于今年1月启动,改造重点包括新增海水处理系统、蒸汽锅炉系统、氮气系统等。项目团队攻克了高温高压注气管线、电缆传输等多项技术难题,对原平台100余台套设备进行拆除利用,并完成新平台500余吨钢结构的焊接和管线电缆安装工作。 近年来,中国海油相继攻克高温注采一体化等世界级难题,在稠油热采领域迈出坚实步伐。“热采一号” 出坞下水后,工作人员将加快推进各设备的调试工作,为项目完工投产夯实基础。(中国海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