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NCI:大规模国际研究阐明维生素D或能有效降低机体患结直肠癌的风险》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hujm
  • 发布时间:2018-06-22
  •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the 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等20多个机构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机体中循环的维生素D浓度较高或与结直肠癌发病风险降低直接相关,这项研究再次证实了此前研究人员发现的维生素D对于有效抑制结肠癌的保护性作用。为了能有效预防结直肠癌,所使用的最佳浓度的维生素D或许改与目前美国国家医学科学院的建议(其仅是基于促进骨骼健康而言)。

    我们都知道维生素D在机体骨骼健康上扮演着关键角色,而研究人员推测,维生素D能通过多种与细胞生长和调节的途径来降低个体结直肠癌的发病风险;此前研究报道了并不一致的研究结论,即是否机体中较高浓度的循环25-羟维生素D(公认的衡量维生素D状况的标准)与结直肠癌发病风险降低直接相关,到目前为止,研究人员所进行的维生素D补充剂和结直肠癌发病风险之间的少量临床试验并未发现任何效应,但研究规模、补充时间以及依从性或许都会导致研究人员的无效结果。

    研究者Stephanie Smith-Warner博士指出,为了解决此前研究中关于维生素D的不一致性问题,同时调查在人口亚群中维生素D和结直肠癌发病风险之间的关联,这项研究中我们对来自美国、欧洲和亚洲的5700多名结直肠癌患者和7100名对照个体进行研究;在过去,测定方法之间的差异使得从不同研究中整合出关于维生素D的相关数据非常困难,而本文中研究人员利用标准方法系统性地分析了国际上广泛范围内维生素D水平所带来的风险。

    相比考虑到和机体骨质健康相关的循环维生素D浓度的人群而言,机体维生素D浓度不足的个体或许在平均为期5年的研究中患结直肠癌的风险会增加31%,类似地,如果机体维生素D浓度高于维持机体骨质健康的浓度也会让个体的患癌风险降低22%。然而在最高浓度下个体的患癌风险似乎并不能持续下降,当高于维持机体骨质健康的浓度时,相比男性而言,这些关联性效应似乎在女性机体中更为明显一些。

    女性一生中患结直肠癌的风险为4.2%,而男性为4.5%;结直肠癌是世界上第三大常见的癌症,也是诱发美国人群因癌症死亡的第三大主要原因,研究者预测2018年会有140250名新发病例,同时会有50630名患者死亡。研究者Marji L. McCullough博士表示,目前很多卫生健康机构并不推荐维生素D作为预防结直肠癌的有效手段,而本文研究中我们则证实了维生素D和结直肠癌患病风险降低之间的关联,维生素D可以通过饮食获得,尤其是来自强化食品、补充剂或晒太阳等,研究人员推荐尽可能多地通过饮食来获取维生素D,而晒太阳会成为诱发皮肤癌的潜在因素。

  • 原文来源:https://academic.oup.com/jnci/advance-article/doi/10.1093/jnci/djy087/5035027
相关报告
  • 《Science | 维生素D抗癌的肠菌机制》

    • 来源专题:战略生物资源
    • 编译者:李康音
    • 发布时间:2024-04-29
    • 2024年4月25日,Francis Crick研究所Caetano Reis e Sousa通讯在Science》发表题为Vitamin D regulates microbiome-dependent cancer immunity的文章, 揭示了维生素D、肠道微生物组和抗肿瘤免疫之间以前未被重视的联系。 首先,研究人员观察到,缺乏维生素D结合蛋白(Gc)的小鼠对移植肿瘤表现出更强的免疫依赖性的肿瘤抵抗,并改善了对检查点阻断免疫疗法的反应。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抗肿瘤表型可传播给共同饲养的野生型小鼠,这表明可能是肠道微生物组在介导这种效应中发挥了作用。随后,作者证明,通过Gc的基因缺失或饮食补充,维生素D可用性的增加改变了肠道微生物组的组成,有利于脆弱拟杆菌(Bacteroides fragilis)的扩增。脆弱拟杆菌是一种已知具有免疫调节特性的共生菌。脆弱拟杆菌的灌胃提供了充足的膳食维生素D,增强了野生型小鼠的肿瘤抵抗力。 有趣的是,维生素D塑造肠道微生物组和增强抗癌免疫力的能力取决于其在肠上皮细胞(IEC)中的活性。在IEC中缺乏维生素D受体(VDR)的小鼠在补充维生素D后未能表现出肿瘤抵抗增加,这表明IEC中的VDR信号传导对调节微生物组和随后的免疫反应至关重要。为了将他们的发现转化为临床,研究人员分析了各种癌症类型的基因表达数据,发现维生素D-VDR基因特征的低表达与较差的生存率和更晚期的疾病进展阶段相关。此外,这一特征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的耐药性增加和疾病进展更快有关。 然后,作者利用了来自丹麦近150万人的大规模队列的数据,证明在接下来的十年中,低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癌症发展风险的增加具有前瞻性。这一发现进一步巩固了维生素D状况与人类癌症发病率之间的联系。詹帕佐利亚斯等人的这项研究揭示了维生素D、肠道微生物组和抗癌免疫之间一个以前未被认识的轴。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保持足够的维生素D水平可能有助于形成有利的肠道微生物组,增强对癌症的免疫反应。这对癌症的预防和提高免疫疗法疗效的新策略的开发都有意义。 最后,仍有几个问题有待解决。例如,作者指出,脆弱双歧杆菌增强抗癌免疫的确切机制尚待阐明。此外,应仔细评估故意改变肠道微生物组的潜在不利影响,特别是关于某些细菌物种的致病潜力。 总之,此研究揭示了维生素D、肠道微生物组和癌症免疫之间以前未被认识到的联系。他们强调了IEC在感知和响应维生素D水平方面的关键作用,以及宿主、微生物组和环境因素在形成针对恶性肿瘤的免疫反应方面的复杂相互作用,表明通过饮食干预或靶向操作调节肠道微生物组可能是增强癌症免疫疗法的一种很有前途的方法。
  • 《JAMA Network Open:机体缺乏维生素D或会增加个体患COVID-19的风险》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20-09-10
    •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JAMA Network Open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芝加哥大学医学中心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对COVID-19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后揭示了机体维生素D缺乏和个体感染SARS-CoV-2风险之间的关联。 医学博士David Meltzer表示,维生素D对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发挥至关重要,此前研究表明,维生素D补充剂或能有效降低呼吸道病毒感染的风险;而本文的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维生素D的补充或许有望治疗SARS-CoV-2的感染。文章中,研究人员对489名患者进行研究,在这些患者被诊断为COVID-19之前一年内其分别进行过机体维生素D水平的检测,结果发现,相比机体维生素D水平充足的个体而言,未经治疗的维生素D缺乏(< 20ng/mL)患者患COVID-19的可能性几乎是前者的两倍。 研究者指出,一半的美国人群都缺乏维生素D,而且在非洲裔美国人、西班牙裔美国人以及居住在诸如芝加哥这种冬季难以获得充足阳光照射地区的人群中这一比例更高,理解治疗维生素D缺乏症是否能改变个体患COVID-19的风险,不管对于各地、国家乃至全球人群的健康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维生素D并不贵,而且能够广泛使用且服用较为安全。 最后研究者Meltzer表示,后期我们还需要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来确定是否额外补充维生素D能够降低个体患COVID-19或者潜在重症疾病的风险,研究者强调了研究如何使用多种策略来让维生素D的补充给特定人群带来益处,目前研究人员已经在芝加哥大学医学中心开展了几项临床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