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 | 利用飞秒激光脉冲制作纳米通道的新讨论》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husisi
  • 发布时间:2022-11-04
  • 图:样品的表面和侧视图显示了长度为几微米、直径远低于30nm的纳米通道,这意味着长宽比非常高(>200)
    纳米结构制造的最新进展对许多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包括生物医学、化学、材料工程和环境修复。
    特别是,纳米通道(物理尺寸小于100nm的纳米结构),研究人员正在积极研究其在DNA拉伸、纳米流体和人造膜中的潜在用途。
    例如,在基于聚合酶链反应的传统DNA检测方法中,单个突变基因很容易被视为噪声。在直径低于100nm的纳米通道内,DNA分子可以沿着一条线拉伸。因此,有可能沿着单个DNA逐一研究碱基对,通过这些碱基对可以精确地发现单个突变基因。
    大多数应用领域将受益于由硬材料(如二氧化硅、金刚石和蓝宝石)制成的纳米通道,这些材料在恶劣环境中具有高化学稳定性和耐用性。不幸的是,到目前为止,在这种材料上制造深纳米通道具有挑战性,只有通过光刻技术的浅纳米通道得到了广泛和成功的复制。
    中国西安交通大学的一个研究团队正在专注于一种有前途的纳米结构制造技术:飞秒激光直接写入(FLDW)。简单地说,FLDW利用极短(10e-15秒)和高精度高能激光脉冲来创建所需的纳米结构(例如,纳米孔、纳米孔和纳米石)。
    发表在Advanced Photonics Nexus上的最新研究中,该团队成功地使用FLDW创建了直径为30 nm的二氧化硅纳米通道,比以往任何研究中报道的都小,纵横比超过200。这归因于在该过程中发现的一种新的激光-物质相互作用现象。
    在他们的工作中,团队使用了贝塞尔光束——一种在传播时甚至聚焦到一个小点时都能保持形状的激光束。515nm波长的单个贝塞尔光束脉冲(通过倍频从1030nm激光器获得)被聚焦在离二氧化硅样品表面刚好合适的距离处。
    使用不同激光脉冲能量和样品距离的一些实验显示了非常令人印象深刻的结果。在低脉冲能量下,根据样品距离,在二氧化硅表面附近(小于1μm)发现了一个30nm大小的纳米通道或纯陨石坑结构。在高脉冲能量下,在材料内部深处(5μm以下)会形成一个更长的空腔,同时在表面形成一个凹坑。
    经过仔细的理论分析和模拟,该团队意识到,迄今为止尚未发现的激光与材料的相互作用正在发挥作用,该团队称之为“表面辅助材料喷射”,在贝塞尔光束产生的内部“热域”中产生空腔。
    Paulina Segovia Olvera,《Advanced Photonics Nexus》副主编,注意到这项工作极大地促进了激光材料加工领域的知识进步:“这项工作为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基本原理提供了新的见解。它表明,可以制造尺寸远低于衍射极限的纳米通道结构,这通常为传统的基于激光的制造设定了纳米结构特征尺寸的下限。”
    鉴于这一进步,本研究可能为采用FLDW作为一种稳健、灵活和成本效益高的方法,以亚微米精度制造纳米通道铺平道路。反过来,这有助于推动其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基因组科学、催化和传感器。

相关报告
  • 《探索 | 超快激光脉冲可以减少数据存储能量需求》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husisi
    • 发布时间:2024-01-19
    • 磁铁和激光实验的发现可能是节能数据存储的福音。 “我们想研究光磁相互作用的物理学,”Rahul Jangid说,他领导了该项目的数据分析,同时在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副教授Roopali Kukreja的指导下获得了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当你用非常短的激光脉冲击中磁畴时会发生什么?” 域是磁铁内从北极翻转到南极的区域。此属性用于数据存储,例如在计算机硬盘驱动器中。 Jangid和他的同事们发现,当磁铁被脉冲激光击中时,铁磁层中的畴壁以大约66公里/秒的速度移动,这比以前认为的速度限制快了大约100倍。 以这种速度移动的域壁可能会极大地影响数据的存储和处理方式,从而提供更快、更稳定的内存,并降低自旋电子学设备的能耗,例如硬盘驱动器,这些设备使用磁性金属多层内的电子自旋来存储、处理或传输信息。 “没有人认为这些墙可以这么快地移动,因为它们应该达到极限,”Jangid说。“这听起来绝对是香蕉,但这是真的。” 这是“香蕉”,因为沃克击穿现象,它表示域壁只能以给定的速度被推到这么远,然后它们才能有效地分解并停止移动。然而,这项研究提供了证据,证明可以使用激光以以前未知的速度驱动畴壁。 虽然笔记本电脑和手机等大多数个人设备使用更快的闪存驱动器,但数据中心使用更便宜、更慢的硬盘驱动器。然而,每次处理或翻转一点信息时,驱动器都会使用磁场通过线圈传导热量,从而燃烧大量能量。如果驱动器可以在磁层上使用激光脉冲,则设备将在较低的电压下运行,并且位翻转所需的能量将大大减少。 目前的预测表明,到2030年,信息和通信技术将占世界能源需求的21%,从而加剧气候变化。Jangid和合著者在12月19日发布在《物理评论快报》杂志上的一篇题为“超快光学激发下的极端域壁速度”的论文中强调了这一发现,这一发现正值寻找节能技术至关重要的时候。 为了进行这项实验,Jangid和他的合作者,包括来自国家科学技术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科罗拉多大学、科罗拉多斯普林斯大学和斯德哥尔摩大学使用了位于意大利的里雅斯特的自由电子激光辐射多学科研究设施,这是一种自由电子激光源。 “自由电子激光器是疯狂的设施,”Jangid说。“这是一个2英里长的真空管,你取少量电子,将它们加速到光速,最后摆动它们以产生如此明亮的X射线,如果你不小心,你的样品可能会被蒸发。把它想象成把所有落在地球上的阳光都聚焦在一分钱上——这就是我们在自由电子激光器上有多少光子通量。 在费米,该小组利用X射线来测量当具有多层钴,铁和镍的纳米级磁体被飞秒脉冲激发时会发生什么。飞秒定义为负十五秒的 10 到负十五秒,或十亿分之一秒的百万分之一。 “一秒钟的飞秒比宇宙年龄的天还要多,”Jangid说。“这些都是非常小、极快的测量,很难让你头脑清醒。” Jangid正在分析数据,发现正是这些超快激光脉冲激发了铁磁层,导致了畴壁的运动。基于这些畴壁的移动速度,该研究认为,这些超快激光脉冲可以切换存储的信息位,比现在使用的基于磁场或自旋电流的方法快约1000倍。 该技术远未实际应用,因为当前的激光器消耗大量功率。然而,Jangid说,类似于光盘使用激光存储信息和CD播放器使用激光播放信息的过程可能会在未来奏效。 接下来的步骤包括进一步探索使超快的畴壁速度高于先前已知极限的机制的物理特性,以及对畴壁运动进行成像。 这项研究将在Kukreja的领导下在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继续进行。Jangid现在正在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的国家同步加速器光源2进行类似的研究。 “超快现象有很多方面,我们才刚刚开始了解,”Jangid说。“我渴望解决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开启低功耗自旋电子学、数据存储和信息处理领域的变革性进展。”
  • 《探索 | 在纳米光子芯片上制造高性能超快激光器》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husisi
    • 发布时间:2023-11-13
    • 激光是观察、探测和测量自然界中我们用肉眼看不到的东西的重要工具。但是,执行这些任务的能力往往受到使用昂贵的大型仪器的需求的限制。 在《科学》杂志最新发表的一篇封面论文中,研究人员Qiushi Guo展示了一种在纳米光子芯片上制造高性能超快激光器的新方法。他的工作集中在小型化锁模激光器上,这是一种独特的激光器,以飞秒为间隔发射一连串超短相干光脉冲,其时间间隔仅为惊人的千万亿分之一秒。 超快锁模激光器对于揭开自然界最快时间尺度的秘密是必不可少的,例如化学反应过程中分子键的建立或破坏,或湍流介质中的光传播。锁模激光器的高速、脉冲峰值强度和宽光谱覆盖也使许多光子技术成为可能,包括光学原子钟、生物成像和使用光计算和处理数据的计算机。 不幸的是,目前最先进的锁模激光器是昂贵的、功率需求高的台式系统,仅限于实验室使用。 纽约市立大学高级科学研究中心光子学计划教师、纽约市立大学研究生中心物理学Guo教授说:“我们的目标是通过将大型实验室系统转变为可以大规模生产和现场部署的芯片尺寸系统,彻底改变超快光子学领域。我们不仅想让东西变得更小,而且还想确保这些超快芯片尺寸的激光器提供令人满意的性能。例如,我们需要足够的脉冲峰值强度,最好超过1瓦,以创建有意义的芯片级系统。” 然而,在芯片上实现有效的锁模激光器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郭教授的研究利用了一种新兴的材料平台,即薄膜铌酸锂(TFLN)。这种材料通过施加外部射频电信号,可以对激光脉冲进行非常有效的整形和精确控制。 在他们的实验中,Guo的团队将III-V半导体的高激光增益和TFLN纳米级光子波导的高效脉冲整形能力独特地结合在一起,展示了一种可以发出0.5瓦特高输出峰值功率的激光器。 除了紧凑的尺寸,演示的锁模激光器还表现出许多传统激光器无法企及的有趣特性,为未来的应用提供了深远的意义。 例如,通过调整激光器的泵浦电流,郭能够精确地调整输出脉冲的重复频率,范围在200 MHz的非常宽的范围内。通过利用演示激光器的强大可重构性,研究小组希望实现芯片级、频率稳定的梳状光源,这对精确传感至关重要。 Guo的团队需要应对额外的挑战,以实现可扩展、集成、超快的光子系统,这些系统可以转化为便携式和手持设备使用,但他的实验室已经克服了当前演示中的一个主要障碍。 Guo先生说:“这一成就为最终使用手机诊断眼部疾病,分析食物中的大肠杆菌、环境中危险病毒等铺平了道路。它还可以实现未来的芯片级原子钟,在GPS受到威胁或不可用时进行导航。” 基于纳米光子铌酸锂的芯片级超快锁模激光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