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网!我国首座电网侧飞轮储能调频电站》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4-09-06
  • 9月3日

    中国能建中电工程山西院总承包

    山西电建参建的

    我国首座电网侧飞轮储能调频电站

    鼎轮能源科技(山西)有限公司

    30兆瓦飞轮储能项目

    成功并网发电

    该项目主要建设

    30兆瓦飞轮储能调频电站及附属配套工程

    由12套飞轮储能调频单元组成

    每套单元包含

    10台高速磁悬浮飞轮

    相关辅助、驱动与控制系统

    以及升压变流一体机预制舱

    飞轮储能技术具有快速连续充放电、功率精准调节全生命周期费用低、无污染、设备安全可靠等显著优势鼎轮能源30兆瓦飞轮储能项目采用的高速磁悬浮飞轮技术能够在真空、低摩擦环境中高效运行极大提高了储能效率和系统稳定性为我国储能技术的发展树立了新的标杆。

    为解决飞轮储能系统散热难的难题山西院首次在储能电站中采用集中分散式冷却系统不仅大大节约占地面积而且提高了储能系统的控制能力和系统效率使得飞轮系统的效率提高到近90%。

    为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山西院与山西电建创新采用尺寸精度准确、不易变形的定型化钢模板并在砼浇筑过程中解决了模板移位、上浮、变形飞轮井基础底异形等施工问题成型的底座模板与飞轮井模板“完美契合”实现了重复周转使用减少了材料用量保证了混凝土的保温性。

    该项目投运后将成为中国最大的独立飞轮储能电站世界上单体规模最大的飞轮储能电站极大提升山西乃至华北电网供电可靠性对促进华北区域能源结构转型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对储能参与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具有积极的示范作用。

  • 原文来源:https://www.in-en.com/article/html/energy-2334465.shtml
相关报告
  • 《国家电投长丰风电场飞轮储能项目通过调频现场试验》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3-05-10
    • 近日,国家电投集团河南公司5兆瓦/175千瓦时飞轮储能项目顺利通过河南省电力科学研究院一次调频现场试验,各项技术指标均满足DL/T 1870-2018《电力系统网源协调技术规范》要求。 项目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长丰风电场(一期,50兆瓦集中式风电),总装机规模5兆瓦/175千瓦时,由河南公司技术中心实施。项目采用国电投坎德拉(北京)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5台1兆瓦/35千瓦时飞轮集成系统阵列汇流接入220千伏长丰风电场升压站35千伏母线,再经变电站主变升压至220千伏后接入电网。 本次试验参照国家、行业、企业有关标准和规定开展,内容包括频率阶跃扰动试验、模拟实际电网频率扰动试验、防扰动性能校验、一次调频死区测试及一次调频限幅测试。河南省电力科学研究院专家团队通过专业功率分析测试设备,现场采集储能电站并网点电压及电流数据,模拟电网频率变化,并进行数据统计及仿真分析。历时3天现场试验,项目一次调频系统表现稳定可靠,所有测试项均一次性顺利通过。 该项目投运后将成为全球新能源发电侧功率最高、装机容量最大的飞轮储能项目,也是国内首个新能源+全容量飞轮完成一次调频改造工程项目。
  • 《南网首个电网侧兆瓦级商用储能电站并网送电》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18-11-28
    • 11月20日,由深圳供电局组织、南方和顺公司投资建设的110千伏潭头变电站储能装置一次并网成功,成为南方电网首个并网送电的电网侧兆瓦级商用储能电站。 该工程的成功投运,可为深圳西部电网提供毫秒级响应,最大充放电时间可达两小时,提供10兆瓦时的储备电量,短时平衡约1000户居民客户用电,缓解电网建设困难区域的供电受限问题。 这是深圳供电局对综合能源商业模式的一次探索,也是贯彻落实国家《关于促进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指导意见》《完善电力辅助服务补偿(市场)机制工作方案》,加快向能源产业价值链整合商转型发展迈出的关键一步。 为电网建设困难区域供电受限提供解决方案 电化学储能是指通过化学介质,将用电谷期的电能储存至峰期使用的技术,主要用以缓解电网负荷高峰期设备重过载等问题。该类型的储能装置一般采用磷酸铁锂或三元锂电池作为电能储存的单元,与当前流行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同宗同源。 随着电化学储能技术的不断进步,其在电力系统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广泛,是解决新能源消纳、增强电网稳定性、提高配电系统利用效率的合理解决方案。与其他储能方式相比,它在充放电效率、使用寿命、适用性等方面均较常规电源更具优势。 据悉,深圳市建设用地面积仅为986平方公里,作为全国供电负荷密度最大的城市电网之一,深圳电网长期受制于土地面积狭小的限制。传统模式下的电网规划建设十分困难,设备重载、局部电网供电受限情况日益严重,局部区域特别是西部片区全年多次出现负荷受限情况。 110千伏潭头变电站位于深圳宝安区松岗街道,属于用电负荷重载区。深圳供电局利用该变电站内空地建设电网侧储能装置,包括6台储能集装箱、3台箱式升压变压器、1台开关站集装箱,总占地约900平方米,最大功率5兆瓦。其中,由储能电池模块组、电池管理系统(BMS)、双向逆变系统(PCS)、负荷监测终端等部分组成的储能集装箱是该装置的核心部分,可实现“谷期充电、峰期放电”功能。 该项目不仅可以缓解电网建设困难区域的供电受限问题,还具有提高供电可靠性、安全性和变电站内土地综合利用率等多方面优点,是一次综合效益最优的探索,是智能电网发展的一个实践案例。 填补南方电网区域电网侧商用储能装置空白 储能装置的并网运行就相当于给变电站安装了一个大充电宝,具备响应速度快的特点,可为深圳西部电网提供毫秒级响应。与传统机组相比,该类项目可以快速跟随系统负荷与间歇性可再生能源出力的变化,及时提供功率支撑,有助于缓解可再生能源发电大规模接入电网带来的调频压力。同时还能提供旋转备用、电压调节等多种类型的辅助服务,提升电网安全运行水平。 目前,我国电网侧储能装置尚未大范围推广,只在江苏省、河南省建成了部分示范工程。潭头站储能装置的送电,弥补了南方电网区域电网侧商用储能装置的空白,为今后南方五省区推广储能装置建设积累了经验。 深圳供电局将继续深入研究电网侧分布式综合能源的规划布局和关键技术,探索多种形式的综合能源项目,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加快打造安全、可靠、绿色、高效的智能电网。下一步,深圳供电局计划开展国家重点研发计划“50兆瓦时退役动力电池梯级利用项目”,与国内动力电池厂商合作,探索电动汽车退役电池在电网侧的回收利用和相应的商业运作模式。(蔡京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