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已投票通过设立“集成电路”一级学科》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husisi
  • 发布时间:2020-08-05
  • 据证券时报网报道披露,7月30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会议投票通过集成电路专业将作为一级学科,并将从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中独立出来的提案。集成电路专业拟设于新设的交叉学科门类下,待国务院批准后,将与交叉学科门类一起公布。

    据《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人才白皮书(2017-2018)》数据,到2020年集成电路产业总需求量72万人,2017年的人才总数是40万人,但现状是,每年集成电路专业毕业生总供给数量大概只有3万人,目前人才缺口在30万左右。

    报道称,在此背景下,过去多年,国内设立与集成电路有关的一级学科之声频起,但由于一直存在各种争议而无法成形。

    2019年10月8日,工信部一份答复政协《关于加快支持工业半导体芯片技术研发及产业化自主发展的提案》的函再指出,要“推进设立集成电路一级学科,进一步做实做强示范性微电子学院”。

    此前,复旦大学2019年11月发布消息称,该校将率先于2020年开展“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于2020年试点建设,并启动博士研究生招生。

    根据《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设置与管理办法》,学科目录分为学科门类、一级学科(本科教育中称为“专业类”)和二级学科(本科专业目录中为“专业”)三级。学科门类和一级学科是国家进行学位授权审核与学科管理、学位授予单位开展学位授予与人才培养工作的基本依据,二级学科是学位授予单位实施人才培养的参考依据。

    其中,一级学科是具有共同理论基础或研究领域相对一致的学科集合,每10年进行一次调整。

    据证券时报网报道,“以前集成电路是被分散到各个学科中,因此其建设经费实际上是经过了二次甚至三次分配,很多时候是拿不到建设经费的,尤其对于一些集成电路方向实力偏弱的学校而言,因此对应的师资队伍建设也将受到限制。”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黄乐天称。

    黄乐天认为,如果集成电路成为一级学科,等于将集成电路学科单列进入了考核和拨款计划中,其发展空间相比于之前大了很多,有利于形成一支较为全面、稳定的专业教师队伍,有利于国家对于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和研究的资金“专款专用”等。

相关报告
  • 《复旦大学率先试点设立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husisi
    • 发布时间:2019-12-03
    • 近日,复旦大学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加快集成电路人才培养迈出重要一步。“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将于2020年试点建设,并启动博士研究生招生。 破解我国集成电路“卡脖子”问题:吸引人才、培养人才 集成电路是信息技术产业的核心,是支撑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拥有强大的集成电路产业和领先的技术,已成为实现科技强国、产业强国的关键标志。过去十年,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快速发展,整体实力显著提升,设计和制造能力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不断缩小,封装测试技术逐步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产业集聚效应日趋明显。但是,与先进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集成电路技术依然存在较大差距,持续创新能力薄弱,高端芯片产品大量依赖进口,难以对构建国家产业核心竞争力、保障信息安全等形成有力支撑。 解决我国集成电路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关键在于人才,人才是产业创新的第一要素。我国集成电路人才严重短缺,不仅缺少领军人才,也缺少复合型创新人才和骨干技术人才。集成电路技术在过去6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身完整的知识体系,如何让学生掌握完整而系统的集成电路知识体系,培养满足集成电路产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设立“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是一个关键环节,设立一级学科才能够把集成电路知识体系化和系统化,也才有利于集成电路技术的创新发展和创新人才培养。 “集成电路”在复旦:继承传统、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复旦大学是国内最早开展集成电路技术研发的高校之一,近年来积极弘扬传承老一辈科学家的崇高精神,勇攀高峰,在我国集成电路创新发展和人才培养中担负起重要使命,也为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4年获批建立了“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国际培训(上海)基地”,2015年成为国家9所示范性微电子学院之一,2018年牵头组建的“国家集成电路创新中心”揭牌成立,2019年承担了“国家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项目,建设教育部新一代集成电路技术集成攻关大平台。 在此大背景下,复旦大学2018年已着手谋划“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建设,2019年上半年开始组织专家学者,讨论“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建设方案,期间多次与教育部和上海市教委沟通,达成一级学科建设共识。2019年9月,复旦大学收到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关于支持复旦大学开展“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建设的函》,随后组织专家论证会,对编制的方案进行了论证和完善。10月29日,复旦大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第99次全体会议全票通过,同意自主设置“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该学位点建设方案随后得到了学校校长办公会和党委常委会的批准,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核备案。 “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的建设内容将紧扣集成电路产业链各环节的主要任务,致力于解决集成电路设计、集成电路制造和工艺技术,以及集成电路封测各个环节的核心科学与工程技术问题。它是一门以集成电路为研究对象,研究从半导体材料、器件,到芯片设计和制造工艺,再到封装、测试和系统应用的学科。它既是在物理、化学、数学、材料等基础学科上发展起来的应用为主的学科,更是以电子科学与技术、光学工程、机械工程、自动化等应用学科为支撑的战略性新兴学科。 集成电路人才强,集成电路产业才强。集成电路人才质量决定了集成电路产业在全球的地位。复旦大学试点实施“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的建设,将有利于聚集力量,实现产教融合,牵引集成电路技术源头创新,加速学科发展,促进集成电路领域人才的高质量培养,为破解我国集成电路“卡脖子”问题做贡献。
  • 《集成电路和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来了》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husisi
    • 发布时间:2021-01-21
    • 科技日报(记者张盖伦)近日,经专家论证,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决定设置“交*学科”门类(门类代码为“14”)、“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学科代码为“1401”)和“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学科代码为“1402”)。 我国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目录由研究生学科专业目录和本科生学科专业目录组成,其中研究生学科专业目录分为学科门类、一级学科和二级学科三个层级。至此,交*学科成为我国继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和艺术学之后的第十四个学科门类。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学科交*融合是当前科学技术发展的重大特征,是新学科产生的重要源泉,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路径,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需求。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一些重要重要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已经呈现出革命性突破的先兆,新的学科分支和新增长点不断涌现,学科深度交*融合势不可挡,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为健全新时代高等教育学科专业体系,进一步提升对科技创新重大突破和重大理论创新的支撑能力,在充分论证和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决定设置“交*学科门类”,在学科专业目录上进行直接体现,以增强学术界、行业企业、社会公众对交*学科的认同度,为交*学科提供更好的发展通道和平台。 随着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移动通信的普及,集成电路已经从最初单纯实现电路小型化的技术方法,演变为今天所有信息技术产业的核心,成为支撑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成为实现科技强国、产业强国的关键标志。当前,我国集成电路产业持续保持高速增长,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产业发展支撑能力显著提升,但整体技术水平不高、核心产品创新能力不强、产品总体仍处于中低端等问题依然存在。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发展集成电路产业的决策部署,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作出设立“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的决定,就是要构建支撑集成电路产业高速发展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从数量上和质量上培养出满足产业发展急需的创新型人才,为从根本上解决制约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卡脖子”问题提供强有力人才支撑。 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上升,外部安全与内部安全问题相互交织,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挑战相互叠加,国家安全形势复杂严峻。维护国家安全,迫切需要大批具有全球视野、全局观念、战略思维、政治意识、能力担当的国家安全人才。《国家安全法》明确要求将国家安全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公务员教育培训体系,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加强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推动国家安全学学科建设,设立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决定设立“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既是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构筑国家安全人才基础、夯实国家安全能力建设的战略举措,也是立足国情、顺应发展的必然选择,将为全面加强国家安全学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奠定制度基础。 这两个学科,由于其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在理论、方法上涉及较多的现有一级学科,显示出多学科综合与交*的突出特点,经专家充分论证,设置在交*学科门类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