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黄龙滩水光储多能互补光伏电站项目破土动工》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3-03-30
  • 3月27日,湖北十堰黄龙滩水光储多能互补项目光伏电站子项目步入施工建设阶段,预计今年9月底建成投运。建成后,年均发电量可达2450万千瓦时,相当于1万余户城市居民一年的用电量,年均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35万吨。

    黄龙滩水光储多能互补项目光伏电站子项目占地面积约490亩,选址位于十堰市张湾区柏林镇凤凰山茶场,靠近十堰城区用电负荷中心,总装机容量为2万千瓦,采用“农光互补”的方式建设,即板上发电、板下种植。

    黄龙滩水光储多能互补项目整体包含三个部分,除本次开工建设的2万千瓦“农光互补”光伏电站之外,后续还将建设50万千瓦混合抽水蓄能电站和0.99万千瓦生态放流机组,是国网湖北综合能源公司、黄龙滩电厂携手十堰市政府共建的重点项目,项目整体建成后,每年可向电网提供7.18亿千瓦时的清洁电能,为十堰电网削峰填谷和安全稳定运行提供重要保障。同时,助力十堰市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支撑和服务“双碳”目标实现。

    该项目探索的水光联调技术,可为“十四五”期间湖北省大力发展新能源建设积累宝贵经验。

  • 原文来源:https://solar.in-en.com/html/solar-2420993.shtml
相关报告
  • 《莆田涵江加快建设渔光互补光伏电站项目》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4-02-01
    • 连日来,在莆田市涵江兴化湾南岸湾顶滩涂海域上,渔光互补光伏电站项目工程建设正酣,工人利用机械设备有序进行打桩作业、搭建光伏支架(右图),现场一派热火朝天,奋力实现“开门红”。 作为莆田市重点项目,创能涵江兴化湾100兆瓦渔光互补光伏电站项目计划总投资约5亿元,采用“一地两用,渔光互补”模式,打造集光伏发电、现代高效渔业养殖、生态旅游等于一体的“渔光互补”示范项目。电站建成后,每年可提供1.5亿千瓦时的清洁“绿电”,并为当地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项目现场负责人李军介绍,为推动项目建设“加速跑”,公司将项目合理划分为6个区域,实行专项专人的网格化作业管理,预计今年3月底完成并网发电。 本报通讯员 曾雅燕 陈琳 林亦霞 摄影报道
  • 《3.5GW!四川最大水光互补光伏项目获批》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4-07-17
    • 2024年7月16日,金沙江上游川藏段国家水风光一体化示范基地(以下简称金上一体化基地)350万千瓦水光互补光伏项目完成备案,成为四川省一次性配置规模最大的新能源项目。其中白玉县达伊柯160万千瓦光伏项目是全省最大光伏项目,仅次于中国华电昂多光伏项目(180万千瓦)的全球第二大水光互补光伏项目。 金上一体化基地是国家“十四五”重点建设的清洁能源基地——金上清洁能源基地的主要建设内容,已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现代能源体系规划和电力发展规划。 中国华电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能源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高度重视水电等优势传统能源与风电、光伏等新能源的多能互补、深度融合,高质量推进金上清洁能源开发。自金上流域水电规划获批以来,始终坚持电源电网规划建设进程基本协调、调节电源与新能源建设进程基本协调的“两个协调”原则,统筹推进基地项目开发与消纳送出。本次备案的350万千瓦光伏项目是金上一体化基地的配套新能源,主要包含四川省白玉县达伊柯160万千瓦、德格县拉绒70万千瓦、巴塘县中咱120万千瓦光伏项目,项目场址海拔高达4000至4600米,以牧(草)光互补模式开发,年发电量约65亿千瓦时,计划2024年开工建设。该批光伏项目建成后,将依托金上川藏段梯级水电为调节支撑电源,实现水光互补、打捆外送。 金上一体化基地目前投产、在建水电701.6万千瓦,在水电项目设计、建设中充分考虑光伏接入需求,与院士团队共同开展大型水电集群水光互补建设与运行调度重大问题研究,将在国内大型流域中实现真正意义的水光互补深度融合发展。项目的全面建设,对大规模高比例综合开发沿江新能源、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和助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