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2020年实现超级杂交水稻亩产1000公斤》

  • 来源专题:食物与营养
  • 编译者: 潘淑春
  • 发布时间:2013-03-05
  • 2013-3-5: 谈到超级杂交产量推进计划时,袁隆平说,我的主要精力用在杂交水稻攻关上面,我们杂交水稻实现了超级杂交第一个目标700公斤,2004年实现了800公斤,第三级亩产900公斤的目标2011年也实现了,我们现在向亩产1000公斤攻关,这就是我现在的主要任务。我们计划在2020年实现1000公斤,争取提前到2015年,还有3年的时间要实现亩产1000公斤这个目标,这就是我的主要任务。
  • 原文来源:http://news.xinhuanet.com/food/2013-03/04/c_124410469.htm
相关报告
  • 《袁隆平的新梦想:实现海水稻大面积推广种植》

    • 来源专题:转基因动植物新品种培育
    • 编译者:dingqian
    • 发布时间:2016-10-31
    • 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担任主任和首席科学家的“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近日成立。袁隆平与李沧区政府和袁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签订了战略合作备忘录,计划在3年内实现海水稻种植亩产突破200公斤的目标。 “海水稻研发中心落户青岛后,团队将用两到三年时间进行技术改造和育种,整合包括海水稻发现者陈日胜等国内专家的技术和资源,对海水稻遗传性状迅速进行改良,用基因测序技术把抗盐、抗碱基因选出来,通过分子育种学的技术,跟常规的水稻杂交,改造成适合全国各地推广的品种。”袁隆平表示,他有信心在三年内培育出抗盐度1%的海水稻,一步一步试验,最终实现海水稻大面积推广种植的梦想。 海水稻若增产,可多养活上亿人 “海水稻研发成功后,在我国内陆和咸水湖周边进行产业化推广潜力巨大,如果可以推广两亿亩,按亩产200至300公斤计算,可增产粮食500亿公斤,多养活约两亿人。”袁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国栋表示,青岛研发中心建成以后,将选育出在我国2000万亩沿海盐碱地推广的海水稻品种,每年按1000万亩推广,可增产200万吨粮食。而且,从国家粮食战略安全考虑,不仅要在亩产上提高产量,而且还要开发新的可利用土地,利用海水稻可以将那些不能生产粮食的盐碱地利用起来。 另外,青岛研发中心还将积极响应国家提出的“一带一路——世界粮仓”的倡议,依托青岛良好的生态环境、适宜的土地资源、便利的交通条件,打造世界知名的水稻生物育种产业化中心,将研发成果进行国际化和产业化推广,特别是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东南亚国家推广。仅东南亚就有3亿亩的盐碱地,粮食增产潜力巨大。 明年秋季有望试吃海水稻 “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主要有三个研发方向。”袁隆平介绍,“一是耐盐碱高产水稻。在现有自然存活的高耐盐碱性野生稻的基础上,利用遗传工程技术,选育出可供产业化推广的、盐度不低于1%的海水灌溉条件下、能正常生长且产量能达到200~300公斤/亩的水稻品种;二是超高产超级杂交稻。研发目标是选育出可供产业化推广的亩产在1000公斤/亩以上的超级杂交稻新组合;三是高光效应用研究,利用C4植物高效光合作用基因,提高C3作物的光能利用率。这是世界级农作物产业革命,攻克它就是摘取了世界农业科技领域的皇冠,对我国粮食安全战略具有重大意义,同时,通过高光效利用的研究对解决我国能源短缺问题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我们计划在胶州湾北部海域进行海水稻研发,先进行土壤改良,然后将30亩地根据不同盐碱度分成若干小格子,反复测试耐盐耐碱性能,将耐盐耐碱基因选出来进行配组,再试验分别选出抗病性优、营养含量高等不同种子……”张国栋说,预计明年4月进行研发性试种,明年秋季青岛市民有望试吃,3年内海水稻将正式端上餐桌。
  • 《袁隆平第三期超级杂交水稻试种成功》

    • 来源专题:食物与营养
    • 编译者:潘淑春
    • 发布时间:2007-12-06
    • 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莅临深圳市龙岗区,向龙岗区委书记余伟良等领导介绍超级杂交稻的最新研发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