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程碑式突破!金风科技在巴西首个整机供货项目落地》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1-11-29
  • 11月25日,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金风科技”)在巴西Lagoa do Barro Expansion 82MW项目顺利竣工。该项目是金风科技携手中广核巴西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在南美洲的首次合作,也是金风科技步入巴西市场的首个整机供货项目。中国驻巴西大使杨万明,皮奥依州州长惠灵顿·迪亚斯,中国广核集团副总经理李亦伦,中广核能源国际董事长时伟奇,中广核巴西能源董事长张松林,金风科技董事长武钢参与见证。

    \

    LDB项目位于巴西东北部皮奥伊州的Lagoa do Barro市,项目总装机82MW,选用金风科技18台GW155-4.6MW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组。项目于2020年9月份在巴西签约,2021年3月发货,目前已并网发电。GW155-4.6MW智能风电机组凭借其优越的并网适应性,在极短时间内完成了巴西电网严格的准入流程并顺利并网,预计年发电量将达到3.66亿千瓦时,将为14万户家庭供电,助力巴西的绿色能源转型和减碳目标实现。

    \

    杨万明大使表示,中巴同为发展中大国,都面临兼顾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共同目标,在推动发展低碳转型方面合作前景广阔。本次顺利投产的项目以及新开工项目,彰显了中国企业努力做好巴西绿色发展的参与者、贡献者的信心与决心,希望通过在当地的健康持续发展,助力两国绿色低碳经济建设。

    中广核集团副总经理李亦伦表示,巴西可再生资源丰富,市场前景广阔,中广核将积极贯彻落实 “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的要求,继续加强在巴西清洁能源领域的投资,建设更多高标准的可再生能源项目,创造更多有吸引力的就业岗位,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

    金风科技董事长武钢表示,应对气候变化刻不容缓,金风科技是全球碳中和目标坚定的行动者,业务遍及全球6大洲、32个国家。此次LDB项目的顺利落地是我们与全球供应链精诚合作的共同成果,我们愿和伙伴们同心同力,为巴西的社会生产、生活提供人人可负担、可靠、可持续的绿色能源。

    LDB项目的顺利交付是金风科技旗舰产品在巴西的首次亮相,标志着巴西整机业务的里程碑式突破。项目施工期正值巴西大风季节,吊装和调试面临着重重困难。通过对项目的安全、质量、投资、进度、环境等实施有效管控,参建各方通力合作,努力克服疫情影响。在执行过程中,得益于各方的竭诚合作,整机交付,尤其是发电机、叶片、塔筒等主要部件顺利完成生产、交货、清关及海运工作。最终,在保证疫情防控及施工安全的前提下,首台风机从浇筑基础混凝土到并网发电历时192天,创造了南美洲同类型风机最优工期,展现出了中国速度与中国质量。

    \

    2017年,金风科技通过旧机技术改造和运维帮助巴西客户的老旧机组重焕生机。

    金风科技将以LDB项目为起点,继续深耕巴西市场,为当地客户提供更优质、更高标准的服务,持续助力中巴合作迈向新高度,在全球范围内打造“可持续,更美好”的零碳未来。

相关报告
  • 《武大实现碳纳米材料分离薄膜里程碑式突破 成果登上《科学》》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9-06-18
    • 6月14日, Science (《科学》)在线发表了武汉大学在纳米孔过滤薄膜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论文题为“Large-area graphene-nanomesh/carbon-nanotube hybrid membranes for ionic and molecular nanofiltration”(《大面积石墨烯纳米筛/碳纳米管薄膜在离子和分子纳滤中的应用研究》),第一署名单位为武汉大学,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2014级博士生杨雁冰和2015级硕士生杨向东为共同第一作者,袁荃教授、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段镶锋教授为通讯作者。 单原子层厚的纳米多孔二维材料是构建超薄、高效分离膜的理想材料。然而,将原子层厚的二维材料应用于实际分离研究面临着两方面的难题:一是如何制备具有优异机械强度和柔性的大面积无裂缝纳米孔二维薄膜;二是如何在薄膜内部引入高密度均一孔径分布的亚纳米孔,实现水分子的高效选择性通过和溶质分子的有效截留。 这项研究首次报道了一种具有优异机械性能的大面积石墨烯纳米筛/碳纳米管薄膜,具有高的水渗透率、离子和分子截留率以及优异的抗污染性能。此项研究克服了二维材料在实际分离领域的局限性,是将二维材料推向实际分离应用的关键一步,代表了二维材料和碳纳米材料分离薄膜发展过程中的里程碑式突破。 该研究受到了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纳米科技”重点专项青年项目(2017YFA02080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1675120)、中组部“相关人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等项目的支持。
  • 《全国首台套中压分缸供热机组迎来里程碑式进展》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5-10-16
    • 10月13日16时18分,全国首台套中压分缸供热机组迎来里程碑式进展,国能福州二期2×660兆瓦超超临界热电联产工程3号机组顺利通过168小时试运行,正式投入商业运行。国能福州二期项目作为福建省推动能源结构优化、助力“双碳”目标落地的关键工程,聚焦“高效、灵活、低碳”核心需求,建设两台660兆瓦超超临界热电联产机组,不仅填补国内“高参数、大容量、可调整”多能级工业抽汽高效机组空白,并成功入选国家能源局第五批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 哈电集团作为主要参建单位,提供了锅炉、汽轮机和发电机等核心设备,应用多项自主研发的前沿技术,在多个关键技术领域实现重大突破。 660兆瓦等级超超临界煤粉锅炉 锅炉设备采用哈电集团锅炉公司研制的660兆瓦等级超超临界煤粉锅炉,一次中间再热、切圆燃烧、塔式布置的锅炉受热面设计使设备具有热效率高、快速启停等优势。同时,通过设置分级省煤器和省煤器水旁路,确保锅炉从启动并网到满负荷范围都能满足脱硝系统对烟温的需求,从而有效降低氮氧化物排放。 660兆瓦等级超超临界间接抽汽凝汽式汽轮机组 汽轮机设备采用哈电集团汽轮机公司研制的660兆瓦等级超超临界间接抽汽凝汽式汽轮机组。机组攻克多项行业技术瓶颈,首创“双中压缸”结构,在额定抽汽最大电负荷工况下无需蝶阀调节,从根本上消除节流损失,大幅提升运行安全性;首次采用补汽阀供热技术,有效拓展机组功能边界,提升供热灵活性;首次创新机炉深度耦合优化技术,通过精细化控制高压缸排汽温度,在保障再热器抽汽锅炉安全的同时,兼顾纯凝工况经济性。 660兆瓦等级水氢氢冷却、自并励静止励磁汽轮发电机 汽轮发电机设备采用哈电集团电机公司研制的660兆瓦等级水氢氢冷却、自并励静止励磁汽轮发电机,通过气隙取气轴向通风、定子线棒楔下波纹板弹性防松、弹簧板轴向滑移、双层匝间绝缘搭接等技术,使其具备优异的快速启停能力和灵活变负荷性能,能更好适应当前电力系统深度调峰的需求,并显著提高机组运行灵活性和电网调节能力。 先进的技术装备+优质的服务保障 在项目全执行过程中,哈电集团始终秉持“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组建由资深技术专家与经验丰富服务人员构成的专项服务团队,长期驻扎项目一线。团队以“问题不过夜、服务不打烊”的高效工作作风,全程深度参与机组安装指导、调试配合、技术答疑等关键环节,以专业的技术能力与高效的服务响应,确保了锅炉水压试验、汽轮机扣缸、机组并网等多个重大节点均按计划高质量完成,赢得国能福州公司的高度认可与好评。 据悉,国能福州二期项目建成投运后,将在区域节能减排工作中发挥关键作用,为实现国家“双碳”目标提供强有力的装备支撑与实践保障。同时,机组投运后将进一步提升区域电力与热力供应保障能力,有效满足当地工业生产用能与民生供暖需求,为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