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程碑式突破!金风科技在巴西首个整机供货项目落地》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1-11-29
  • 11月25日,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金风科技”)在巴西Lagoa do Barro Expansion 82MW项目顺利竣工。该项目是金风科技携手中广核巴西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在南美洲的首次合作,也是金风科技步入巴西市场的首个整机供货项目。中国驻巴西大使杨万明,皮奥依州州长惠灵顿·迪亚斯,中国广核集团副总经理李亦伦,中广核能源国际董事长时伟奇,中广核巴西能源董事长张松林,金风科技董事长武钢参与见证。

    \

    LDB项目位于巴西东北部皮奥伊州的Lagoa do Barro市,项目总装机82MW,选用金风科技18台GW155-4.6MW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组。项目于2020年9月份在巴西签约,2021年3月发货,目前已并网发电。GW155-4.6MW智能风电机组凭借其优越的并网适应性,在极短时间内完成了巴西电网严格的准入流程并顺利并网,预计年发电量将达到3.66亿千瓦时,将为14万户家庭供电,助力巴西的绿色能源转型和减碳目标实现。

    \

    杨万明大使表示,中巴同为发展中大国,都面临兼顾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共同目标,在推动发展低碳转型方面合作前景广阔。本次顺利投产的项目以及新开工项目,彰显了中国企业努力做好巴西绿色发展的参与者、贡献者的信心与决心,希望通过在当地的健康持续发展,助力两国绿色低碳经济建设。

    中广核集团副总经理李亦伦表示,巴西可再生资源丰富,市场前景广阔,中广核将积极贯彻落实 “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的要求,继续加强在巴西清洁能源领域的投资,建设更多高标准的可再生能源项目,创造更多有吸引力的就业岗位,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

    金风科技董事长武钢表示,应对气候变化刻不容缓,金风科技是全球碳中和目标坚定的行动者,业务遍及全球6大洲、32个国家。此次LDB项目的顺利落地是我们与全球供应链精诚合作的共同成果,我们愿和伙伴们同心同力,为巴西的社会生产、生活提供人人可负担、可靠、可持续的绿色能源。

    LDB项目的顺利交付是金风科技旗舰产品在巴西的首次亮相,标志着巴西整机业务的里程碑式突破。项目施工期正值巴西大风季节,吊装和调试面临着重重困难。通过对项目的安全、质量、投资、进度、环境等实施有效管控,参建各方通力合作,努力克服疫情影响。在执行过程中,得益于各方的竭诚合作,整机交付,尤其是发电机、叶片、塔筒等主要部件顺利完成生产、交货、清关及海运工作。最终,在保证疫情防控及施工安全的前提下,首台风机从浇筑基础混凝土到并网发电历时192天,创造了南美洲同类型风机最优工期,展现出了中国速度与中国质量。

    \

    2017年,金风科技通过旧机技术改造和运维帮助巴西客户的老旧机组重焕生机。

    金风科技将以LDB项目为起点,继续深耕巴西市场,为当地客户提供更优质、更高标准的服务,持续助力中巴合作迈向新高度,在全球范围内打造“可持续,更美好”的零碳未来。

相关报告
  • 《武大实现碳纳米材料分离薄膜里程碑式突破 成果登上《科学》》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9-06-18
    • 6月14日, Science (《科学》)在线发表了武汉大学在纳米孔过滤薄膜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论文题为“Large-area graphene-nanomesh/carbon-nanotube hybrid membranes for ionic and molecular nanofiltration”(《大面积石墨烯纳米筛/碳纳米管薄膜在离子和分子纳滤中的应用研究》),第一署名单位为武汉大学,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2014级博士生杨雁冰和2015级硕士生杨向东为共同第一作者,袁荃教授、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段镶锋教授为通讯作者。 单原子层厚的纳米多孔二维材料是构建超薄、高效分离膜的理想材料。然而,将原子层厚的二维材料应用于实际分离研究面临着两方面的难题:一是如何制备具有优异机械强度和柔性的大面积无裂缝纳米孔二维薄膜;二是如何在薄膜内部引入高密度均一孔径分布的亚纳米孔,实现水分子的高效选择性通过和溶质分子的有效截留。 这项研究首次报道了一种具有优异机械性能的大面积石墨烯纳米筛/碳纳米管薄膜,具有高的水渗透率、离子和分子截留率以及优异的抗污染性能。此项研究克服了二维材料在实际分离领域的局限性,是将二维材料推向实际分离应用的关键一步,代表了二维材料和碳纳米材料分离薄膜发展过程中的里程碑式突破。 该研究受到了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纳米科技”重点专项青年项目(2017YFA02080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1675120)、中组部“相关人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等项目的支持。
  • 《随着欧佩克达成里程碑式协议 油价上涨4%》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0-04-15
    • 因投资者在权衡全球最大产油国减产的历史性协议是否足以稳定需求暴跌的市场,油价在早盘大幅震荡后走高。 伦敦原油期货价格上涨约4%,至每桶33美元,此前欧佩克+同意从5月份开始将原油日产量削减970万桶,从而结束了沙特和俄罗斯之间的价格战。在墨西哥拒绝支持周四达成的最初协议后,该组织经过几天紧张的谈判后,最终达成了一项协议。 随着石油产量下降,美国、巴西和加拿大将再减产370万桶/天,其他20国集团(g20)国家将再减产130万桶/天。20国集团的数字并不代表真正的自愿削减,而是反映了低油价已经对石油产量产生的影响,不过,这可能需要数月甚至一年多的时间才能实现。 自2月中旬以来,油价一直在直线下跌。欧佩克+协议是否足以稳定市场仍有待观察,目前市场的需求损失可能高达3500万桶/天,且库存空间正迅速耗尽。高盛集团称该协议是“历史性的,但规模可能还不够。” 截至新加坡时间下午12点49分,欧洲期货交易所(ICEFuturesEuropeexchange)6月份交割的布伦特原油价格上涨4.4%,至每桶32.85美元。上周下跌了7.7%,而去年同期为66美元/桶。6月至12月交割的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略有上涨。交易员认为,即使减产,现货供应过剩的情况仍会恶化。 纽约商品交易所(NewYorkMercantileExchange)5月份交割的西德克萨斯中质原油期货价格上涨5.1%,至每桶23.91美元,上周下跌了近20%。 高盛在一份报告中指出,假设欧佩克和其他石油生产国5月份完全遵守减产协议,欧佩克+自愿减产只会导致实际日产量从第一季度水平下降430万桶。该银行预计4月和5月的平均日需求量将减少1900万桶。 在拒绝了原协议中每天40万桶的产量份额后,墨西哥将减少10万桶/天。美国将完成墨西哥未履行的配额。 新加坡VandaInsights创始人凡达纳?哈里(VandanaHari)表示,墨西哥的例外可能会导致欧佩克+出现裂痕,而加拿大、挪威和巴西等非欧佩克国家也没有做出正式决定,这同样令人失望。大家对减产目标的实现表示怀疑。 欧佩克+此前通过视频会议进行了会面。在此之后,20国集团成员国的能源部长们在周五举行了一次线上会议,承诺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维持石油生产国和消费国之间的平衡。沙特阿拉伯国家石油公司再次推迟了一项关键的定价决定,预计沙特石油官方售价将在周一进行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