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互联网企业百强榜单揭晓》

  • 来源专题: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zhangmin
  • 发布时间:2018-07-31
  • 2018年7月27日,中国互联网协会、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在2018年中国互联网企业100强发布会暨百强企业高峰论坛上联合发布了2018年中国互联网企业100强榜单和《2018年中国互联网企业100强发展报告》,阿里巴巴集团、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百度公司、京东集团、网易集团、新浪公司、搜狐公司、美团点评集团、三六零科技有限公司、小米集团位列榜单前十名。

    今年互联网百强企业聚焦创新引领、转型融合、产业服务等方面,主要呈现出六大特点:

    一是整体规模显著提升,“大象快跑”动力不减。2017年,互联网百强企业的互联网业务总收入达到了1.72万亿,互联网业务收入同比增长50.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一步提升。营业利润总额为2707.11亿元,较去年同比增长82.6%。83家企业实现盈利,利润率超过40%的企业达到11家。前两名的阿里巴巴和腾讯互联网业务收入占百强企业互联网业务总收入的25%以上,营业利润占总体比重近60%,“大象快跑”再现骄人业绩。

    二是应用场景不断丰富,消费互联网促进生活品质提升。互联网百强企业作为我国互联网行业的领军企业,紧密结合网络强国战略,依托互联网强大的信息能力,借助消费互联网的数字化、网络化,创造出新业态、新模式,引领行业发展新浪潮,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2017年,互联网百强企业业态丰富多元,覆盖领域持续变广,全面覆盖人民生活的衣、食、住、行、娱、育等各个方面。互联网百强企业游戏娱乐类和视频直播类企业总量达到28家,成为互联网企业泛娱乐生态方阵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积极探索无人零售新模式,涌现出阿里巴巴、京东、苏宁等无人零售企业,推动传统零售业和互联网实现加速融合,为人民群众生活品质提升增添亮色。从互联网业务收入结构上看,电商类和综合类企业收入最高,占百强企业互联网业务收入的比例超过了3/4。

    三是研发投入突破千亿,核心技术挺进国际第一方阵。2017年,互联网百强企业的研发投入突破千亿,达到1060.1亿元,同比增长41.4%,平均研发强度达到9.6%,比我国研发经费投入强度高出7.48个百分点;研发人员达到了19.7万人,研发人员占比19.4%,成为高新技术创新人才的集聚高地。互联网百强企业不断突破核心技术,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中应用大数据技术的企业近60家,人工智能44家,云计算51家,区块链11家。企业拥有专利数超过2.2万项,其中发明专利数量超过1.3万项,一批技术已进入国际市场的第一方阵。

    四是精耕细作产业互联网,累计服务企业近3000万家。互联网百强企业积极推进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规模化商用,促进制造业向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转型发展,有力支撑了智能化生产、协同化制造、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的新模式、新业态的推广应用,助力实体经济提质增效。互联网百强企业中以服务实体经济客户为主的产业互联网领域企业数量达到20家,累计服务企业近3000万家,互联网业务收入规模达到1843.3亿元,占全部百强比重超过10%。以服务企业客户的B2B电商为例,企业数量为6家,电子商务交易额达6063.3亿元,同比增长近25%。

    五是“独角兽”企业高速增长,“出海”竞争力持续提升。2017年,互联网百强企业及下属企业涌现出蚂蚁金服、爱奇艺、京东金融、网易云音乐、猫眼电影、小米科技等18家独角兽企业,同比增长38.5%。同时,凭借庞大的国内市场,中国互联网企业迅速崛起,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加快全球化布局,有60家企业涉及海外业务,有55家企业上市或挂牌,其中境内上市或挂牌的企业有35家,境外20家,互联网百强企业“出海”竞争力显著提升,为全球更广泛的互联网用户提供更优质的互联网服务。

    六是中西部互联网业务收入超300亿,助力区域经济大发展。2017年,互联网百强企业覆盖17个省份,北京、上海和广东的百强企业数量名列前三。在区域分布上,东部地区互联网百强企业数量达到87家,中西部地区互联网百强企业共13家,与去年数量相等。其中,中西部地区紧抓互联网新时代的战略机遇期,互联网企业高速发展。安徽、广西、贵州、河南、黑龙江、湖北、湖南、重庆、四川等9个中西部地区省份共13家企业上榜,互联网业务收入达到307亿元,同比增长73.45%,占百强企业互联网业务收入总额的1.78%,相较于上年度显著提升。此外,互联网百强企业积极投身扶贫事业,探索产业化、市场化的精准扶贫路径,大力推进农村电商、信息服务、网络公益等,减少数字鸿沟,成为精准扶贫的生力军,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从2013年起,中国互联网协会与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联合发布“中国互联网企业100强”已经6年。今年报告也重点回顾了近五年中国互联网企业100强发展图谱,并展望了未来发展趋势。近五年来,互联网百强企业互联网业务收入规模从2014年的不足4000亿元增长至2018年的1.72万亿元,扩张4.5倍,信息消费增长贡献近15%;有27家企业连续入围互联网百强榜,互联网百强企业迭代率最高达到45%,平均每年新晋百强企业占榜单企业的35%,竞争格局尚不稳定,部分“明星企业”昙花一现;研发投入由2014年的238.6亿元增加至2018年的1060.1亿元,平均研发支出比例超过10%,支撑持续创新保持领先优势,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北上广百强企业数量占比保持在60%以上,中西部呈赶超态势,呈现“百花齐放”的格局,互联网百强在中西部地区的分布从2014年的2个省份增长到2018年的9个省份。

    中国互联网企业100强未来发展趋势有五个方面值得关注:一是增长势头迅猛,新生代创新型企业超速成长将重塑行业竞争生态。二是行业领域、覆盖地域更加多元广泛,互联网百强企业将强力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三是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不断涌现,技术创新将加速推进数字中国和智慧社会建设。四是产业互联网将推动我国制造业“品质革命”,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五是以党建引领激发企业发展新活力,精准扶贫将成为践行社会责任工作“主轴”。

    “中国互联网企业100强”是具有公正性和权威性的互联网企业评价榜单,评价指标综合考虑企业规模、盈利、创新、成长性、影响力和社会责任等6大维度的8类核心指标,科学改善数据处理算法,将企业经营的合规性和社会效益纳入评价范围,始终坚持公平公正、客观中立,不断提高评价结果与市场的贴合度,对我国互联网行业领军企业的发展状况进行综合严谨的研究。

  • 原文来源:http://www.miit.gov.cn/n1146290/n1146402/n1146455/c6279591/content.html
相关报告
  • 《中国互联网企业100强榜单来了!》

    • 来源专题:科技大数据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zhoujie
    • 发布时间:2019-08-16
    • 8月14日,中国互联网协会和工信部网络安全产业发展中心联合发布了2019年中国互联网企业100强榜单,阿里巴巴、腾讯、百度、京东、蚂蚁金服、网易、美团、字节跳动、360、新浪分别位列榜单前十名。 互联网百强企业有多强?往下看↓↓ 一、整体规模强,成为数字经济新引擎 2019年互联网百强企业互联网业务收入高达2.75万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万亿,占我国数字经济的比重达8.8%,对数字经济的贡献率达14%,带动数字经济增长近2个百分点,成为带动我国互联网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从互联网业务收入增长率看,有86家企业互联网业务收入实现增长。 二、研发投入强,打造中国核心技术 2019年互联网百强企业的研发投入达到1538.7亿元,同比增长45.1%,平均研发强度突破10%,比我国整体研发经费投入强度高出近8个百分点。 从研发强度分布看,有40家企业研发强度在10%以上,4家企业研发强度在30%-35%之间。2019年互联网百强企业已经拥有专利近8万项,其中发明专利数近6万项。 有哪些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呢?主要是5G、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部分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2019年互联网百强企业中应用大数据企业29家,云计算28家,人工智能相关企业24家,运用物联网技术相关的企业3家。 三、应用场景强,打造生活消费新模式 互联网百强企业已对衣、食、住、行等进行了全场景覆盖,业务涵盖互联网公共服务、网络媒体、音乐与视频、社交网络、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等17个领域,全方位提升了我国人民生活、工作、文化、娱乐、教育等方面的生活质量。 2019年互联网百强企业中从事电子商务的共18家;涉及互联网公共服务的共41家,主要提供信息查询、教育医疗、政务办理、公共出行等便民服务,让普通人民享受到“互联网+”带来的便利生活;21家企业涉及音乐与视频业务。 同时,互联网百强企业还积极发展智能产业,不断拓展“智能+”,创造了智慧门店、虚拟现实/增强现实试衣试妆、无感支付等丰富的新消费业态和场景,打造未来智能生活消费新模式。 四、工业互联网强,赋能传统产业高质量发展 2019年互联网百强企业产业互联网数量再创新高,以服务实体经济客户为主的产业互联网领域企业数量达到60家,累计服务近4000万家企业。其中,涉及互联网数据服务41家,生产制造服务13家,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24家,B2B电商的有11家,互联网基础服务10家。 互联网百强企业通过不断向各行各业“渗透”和“赋能”,推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通信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入融合,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支撑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五、“独角兽” 企业强,国际行业地位再创新高 2019年互联网百强企业及下属企业涌现出蚂蚁金服、字节跳动、京东数科、满帮集团、优刻得、找钢网等25家独角兽企业,同比增长38.9%,业务涉及金融科技、智慧物流、电子商务、新文娱等领域。 从全球公司市值排名情况看,2018年,全球互联网公司市值前三十强中互联网百强企业占10家。其中,腾讯和阿里巴巴稳居全球互联网公司市值前十强。 六、网络扶贫强,覆盖省份多 互联网百强企业充分发挥互联网在助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探索“直播+电商”等扶贫新模式,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据统计,超过一半以上的互联网百强企业都参与了网络扶贫。 2019年拥有互联网百强企业的省份达到18个,在2018年基础上新增江西和山东两个省份,地域覆盖不断增加。在区域分布上,东部地区互联网百强企业数量共86家,中西部地区互联网百强企业共12家,东北地区互联网百强企业数量保持2家。其中,安徽、贵州、河南、湖北、湖南、江西、重庆、四川8个中西部地区互联网百强企业数量不断增加,较去年增长1家。
  • 《2018中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综合竞争力百强企业揭晓》

    • 来源专题: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zhangmin
    • 发布时间:2018-07-03
    •   6月2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主办的2018中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综合竞争力百强企业(以下简称百强企业)发布会在北京软博会期间举行。工业和信息化部总经济师王新哲,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会长王旭东,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曲维枝,工信部信软司副司长李冠宇、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执行秘书长高素梅等领导到会和讲话。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周子学发布新一届百强企业。   王新哲指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是当前研发投入最集中、创新最活跃、应用最广泛、辐射带动作用最大的领域,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产业规模实现快速增长,从2000年的586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5.5万亿元,实现了近百倍的提升。随着规模不断扩大,产业创新能力也得到大幅提升。2011年至2016年间我国软件著作权登记数量年均增速接近32%,2017年完成软件著作权登记74万件,同比增长近83%。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与制造业等其他领域的产业融合、技术融合、市场融合进一步加速和深化,已成为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成为建设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的重要引擎,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王新哲表示,工业和信息化部作为行业主管部门,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不断优化产业发展环境,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创新发展能力为主线,牢牢把握新时代软件定义、数据驱动、平台支撑、服务增值、智能主导的融合发展新特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促进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为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做好支撑工作。软件百强发布会以促进我国软件企业做大做强为宗旨,将对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据介绍,本届百强企业是由企业自主申报和相关协会、单位推荐相结合,经专家评估、审核,并最终确定。新一届百强企业深入落实新时代的高质量发展理念,在规模效益、自主创新、融合渗透和国际布局等方面不断取得新的成就,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支撑贡献不断增强,其主要发展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规模效益继续提升。本届百强企业2017年软件业务收入合计10587亿元,同比增长21.4%,高于全行业平均增速7.5个百分点;其中软件业务收入规模超过100亿元的企业有17家,比上届增加3家;超过50亿元的有34家,比上届增加10家;百强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830亿元,同比增长30.8%,高于全行业平均增速15个百分点。百强企业以不到0.3%的数量比重,创造了全行业19%的收入比重和40%的利润比重,效益水平明显处于领先地位。   研发创新成果突出。百强企业坚持创新引领战略,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高度重视知识产权积累。本届百强2017年研发投入合计2320亿元,比上年增长19%,平均研发投入强度超过10%。软件百强企业研发人员合计65万人,占全部从业人员比重达到57%。2017年,百强企业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数量累计83951件,比上届增长94%,高于全行业平均增速9个百分点,占全行业登记总量比重达到11.5%。   产业生态不断完善。百强企业聚焦产业链薄弱环节和高附加值环节,不断完善产业技术生态;依托自身突出优势,不断提升品牌影响力。从技术层面看,在数据库领域,百强企业在传统数据库产品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围绕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型信息系统环节不断拓展数据分析和云端应用类业务。在中间件领域,一系列新的热点如移动无线中间件、云计算中间件和物联网中间件等不断涌现。在协同办公软件领域,以腾讯、阿里巴巴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结合技术优势和互联网思维,推出的企业版微信、钉钉等软件应用,在协同办公软件行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从品牌生态构建来看,在云计算方面,阿里云收入规模位居全球第三,国内云计算市场份额前三名均为我国企业。人工智能领域,我国在语音识别、计算机视觉等关键核心技术处于世界先进水平,涌现出百度、科大讯飞等一批有世界影响力的企业。   国际经营层次提升。经过多年的积累,我国软件业参与国际经营的内涵、外延不断丰富,层次不断提升。从规模看,2017年,百强企业中有近半数企业拥有海外市场收入,软件出口规模达到280亿美元,占全国软件出口比重超过50%。从业务范围看,开始从开发、测试和后台业务流程为主的传统外包业务向整个产业链的上游延伸,并不断向价值链高端攀升,低端业务不断被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业态所替代。从国际布局看,百度、中软国际、中国通服、南京南瑞等百强企业,顺应全球化趋势,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积极面向全球布局销售和服务网络,通过建设海外研发中心、并购等方式加快全球化步伐。从国际影响力看,阿里巴巴跨境电商平台已覆盖230个国家和地区,微信、支付宝等移动支付业务覆盖国外大量机场和百货商店,2017年全球225个国家和地区用户参加了我国“双十一”购物日,成为中国制造、中国品牌走向世界的新渠道。   融合渗透持续深入。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的渗透性和融合性进一步增强,倍增器和加速器作用不断凸显,对各行各业的支撑作用明显提高。首先是助力制造业向智能化、高端化、服务化、绿色化迈进。宝信、航天信息、启明信息等百强企业推出按行业领域定制的解决方案,拓展云计算平台化业务模式,致力于全面提升制造企业的设计、制造、协调和运营效率。二是推动新型智慧城市加快发展,华为、浪潮、中国通服、海康威视等百强企业,依托技术创新,推出智能水网、智能电网、智能交通和智能安防等一系列城市智能应用解决方案,推动城市服务的效率不断提升,质量不断改善。三是在消费领域不断培育出新的增长动力。腾讯、百度、网易、阿里等百强企业以软件技术为核心,以互联网为载体,助力我国电子商务、移动支付和共享经济发展引领全球,2017年我国网络零售额超过7万亿元,移动支付交易规模超过200万亿元,均位居全球首位。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发展和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等作出重大战略部署,将持续推动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快速发展。综合竞争力百强企业是行业发展中的引领力量,在新的时代,新的形势下,需要不断强化责任感和紧迫感,继续加快与实体经济融合,不断加快新技术的应用和新业务的拓展,进一步提升自身竞争实力,助力经济社会转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