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激光相关项目名单出炉》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husisi
  • 发布时间:2017-08-22
  • 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201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结果。据公布数据显示,2017年度基金委共资助面上项目18136项、重点项目667项、重大项目2项、重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107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7523项、相关人才计划项目399项、创新研究群体项目38项、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项目142项、地区科学基金项目3017项、部分联合基金项目(NSAF联合基金、天文联合基金、民航联合研究基金和钢铁联合研究基金)151项、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自由申请)83项,合计40265项。其余项目正在评审过程中。

    图.激光相关项目名单

  • 原文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zNTA0NDI1Ng==&mid=2247484618&idx=3&sn=0cf74c8ccb700a9e63ae0e86f285c816&chksm=fa8acd05cdfd4413f4cb4e337465570af5eb09504fd4b7b6ab8f5ec9ab5d1525096b56babb7e#rd
相关报告
  • 《超17亿!2019年国家自科基金部分重量级项目立项名单出炉》

    • 来源专题:科技大数据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zhoujie
    • 发布时间:2019-11-05
    • 作为我国科研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促进我国整体基础研究水平提升、基础学科建设与发展、优秀科技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高校获得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数,已成为衡量高校和科研机构科研实力的重要标尺。 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更新了科学基金网络信息系统,公布了2019年集中受理期未公布的部分项目。这些获资助项目主要是金额较大、含金量比较高的重大项目,包括国家基础科学中心项目、重大仪器项目(部门推荐)、重大研究计划项目等,涉及项目总经费超过17亿元。 不过截止到2019年11月4日,国家相关人才计划项目、重大项目等尚未公布。 基础科学中心项目 基础科学中心项目是2016年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开始试点建设的迄今为止资助力度最大的项目。其旨在瞄准国际科学前沿,抢占国际科学发展的制高点,形成若干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原创性成果和学术高地。 2019年以前,每年仅有3-4项,资金高达2亿元左右,总立项项目仅有11个。项目牵头的高校有华南理工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以及西安交通大学,而科研机构大都是中国科学院系统单位。 2019年,基金委基础科学中心项目数量大幅增加,共有13个项目获批立项,项目总经费高达10.2亿元。除厦门大学获批项目为6000万元/项外,其余均为8000万元/项。 本次获批的13个项目同样来自高校和中国科学院系统,其中高校有7项,中科学院系统共有6项。高校北京大学成为最大赢家,共斩获3项,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各斩获1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仪器研制项目(部门推荐) 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面向科学前沿和国家需求,以科学目标为导向,加强顶层设计、明确重点发展方向,鼓励和培育具有原创性思想的探索性科研仪器研制,着力支持原创性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为科学研究提供更新颖的手段和工具,以全面提升我国的原始创新能力。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包括部门推荐和自由申请两个亚类。 今年8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曾公布了重大仪器研制项目(自由申请)项目的立项情况,共有57家单位的82个项目获批,总金额为5.84亿元。 本次公布的为金额更大的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部门推荐)项目,今年仅有3项获批,单个项目经费都在5000万元以上。北京大学共有2项获批,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有1项获批。 国家相关人才计划项目(港澳地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家基金项目”今年起开放25个名额给香港和澳门的年轻学者申请,来自香港和澳门地区的25名学者获选,每人获130万元人民币资助金额,资助期限3年。 25名学者来自共有21人来自香港高校,其中香港大学有7名学者获选,香港中文大学有4人,香港科技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各有3人,香港理工大学和香港浸会大学各有2人。澳门地区共有4名学者获选,全部来自澳门大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项目 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重大科学前沿,加强顶层设计,凝炼科学目标,凝聚优势力量,形成具有相对统一目标或方向的项目集群,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培养创新人才和团队,提升我国基础研究的原始创新能力,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提供科学支撑。国家重大研究计划项目包括培育项目、重点支持项目和集成项目等亚类。 截止到2019年11月4日,今年共有222个重大研究计划项目获批,项目总经费5.17亿元。北京大学同样成为斩获重大研究计划项目最多的单位,共有16个项目获批,总经费高达3905万元。上海交通大学紧随其后,共有14个项目获批,总经费3112万元。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中国海洋大学、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武汉大学等单位各有6个项目获批,是本次获批项目较多的单位。 (国家自科基金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将重点支持哪些材料、化学研究?》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7-12-29
    • 虽然官网还未正式公布,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已在网上流传。材料人编辑为此整理了面上项目、重点项目中材料、化学学科重点支持的研究方向。 面上项目 重点项目 2018 年度化学科学部拟资助重点项目领域如下: 1. 无机固体合成化学(B01) 2. 簇合物制备及结构化学(B01) 3. 金属配合物与配位聚合物(B01) 4. 金属/元素有机化合物的合成与性能(B01) 5. 合成中的新反应与新试剂(B01) 6. 光化学反应/自由基化学反应(B01) 7. 不对称催化反应(B01) 8. 天然产物合成(B01) 9. 自组装与超分子催化(B01) 10. 光电功能分子合成方法学(B01) 11. 仿生高分子可控合成(B01) 12. 高性能聚合物绿色合成方法(B01) 13. 基于多组分反应的生物大分子精确合成与功能化(B01) 14. 构筑特定结构和功能催化材料的新方法与新概念(B02) 15. 高效催化过程及其动态表征(B02) 16. 胶体与界面化学的新理论、新方法及其应用(B02) 17. 电催化体系的可控构筑与功能调控(B02) 18. 复杂界面电化学体系的原位动态方法与过程研究(B02) 19. 光电化学过程的本质和机理研究(B02) 20. 反应机理及计算化学(B03) 21. 功能导向的结构化学实验研究(B03) 22. 化学谱学新方法(B03) 23. 复杂体系的理论与计算化学新方法(B03) 24. 理论与计算化学应用研究(B03) 25. 激发态分子反应动力学(B03) 26. 复杂体系化学热力学理论和方法(B03) 27. 功能材料的光化学与光物理过程(B03) 28. 微纳尺度的物理与化学机制(B03) 29. 非平衡态高分子体系理论计算与模拟(B03) 30. 复杂体系分离分析(B04) 31. 电化学测量与分析新方法(B04) 32. 光谱测量与分析新方法(B04) 33. 质谱波谱学测量与分析新方法(B04) 34. 化学成像新方法(B04) 35. 单分子单颗粒单细胞测量与分析(B04) 36. 原位在线活体分析(B04) 37. 分子功能材料(B05) 38. 多尺度及孔结构材料的化学(B05) 39. 纳米材料化学(B05) 40. 仿生材料化学(B05) 41. 光电功能高分子(B05) 42. 刺激响应高分子水凝胶及其仿生功能(B05) 43. 高分子液晶光电材料的理性设计与精准合成(B05) 44. 生物医用高分子与生物膜相互作用(B05) 45. 放射性物质或典型污染物的微界面过程与转化机制(B06) 46. 抗生素和抗性基因的环境传播机制与健康效应(B06) 47. 新型功能材料在环境治理中的基础化学问题(B06) 48. 土壤污染控制或固体废物处理中的化学原理(B06) 49. 水污染控制过程中的新化学原理和方法(B06) 50. 污染物的环境暴露、毒性机制和复合效应研究方法学(B06) 51. 微量元素与金属的化学生物学(B07) 52. 天然产物的发现及活性研究(B07) 53. 生态农药的分子设计与作用机制(B07) 54. 生物大分子功能的小分子调控(B07) 55. 基于在体活性探针的新靶标发现和功能(B07) 56. 生物活性分子的组装、功能与调控(B07) 57. 重要生物活性分子的在体识别、定位及相互作用(B07) 58. 合成生物学技术与生物转化过程的化学工程基础(B08) 59. 生物炼制过程的化学工程基础(B08) 60. 化石能源高效洁净利用的化学工程基础(B08) 61. 新能源体系的化工基础与关键技术(B08) 62. 化工新材料制备与性能调控的科学基础(B08) 63. 矿产资源高效利用的化学工程基础(B08) 64. 生物质高效利用的化工基础与关键技术(B08) 65. 化学反应及反应器的科学与工程基础(B08) 66. 化工系统工程与化工安全的科学基础(B08) 67. 化工分离的新方法及新技术(B08) 68. 非常规条件下的化工传递新理论(B08) 69. 绿色化工过程和化工环保关键技术(B08) 70. 钠(钾)碱金属离子快速传输的关键电极材料设计及性能研究(B0X) 71. 非铅钙钛矿材料光电动力学(B0X) 72. 离子液体在质膜蛋白质规模化分离与分析中的作用机制(B0X) 73. 理论与计算化学前沿(B0X) 该重点项目群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强关联电子体系的新方法;(2)电子激发态的理论方法;(3)生物大分子动态结构及相互作用的低标度高效算法;(4)基于超级计算机集群的材料模拟人工智能算法及软件研究。 2018年度工程与材料科学部拟在前沿探索、学科基础、国家需求等方面的91个领域资助重点项目100项左右。 1. 钢铁材料设计、制备、加工和应用中的关键问题(E0101、E0109、E0113) 2. 有色金属材料设计、制备、加工和应用中的关键问题(E0101、E0109、E0113) 3. 高温合金、金属间化合物与金属基复合材料(E0101、E0102) 4. 亚稳及纳米金属材料(E0103、E0104、E0105) 5. 金属能源与催化材料(E0105) 6. 金属生物医用、智能与仿生材料(E0105) 7. 金属磁性与信息功能材料(E0105) 8. 金属新相、新功能与具有金属性质的新材料(E0104、E0105、E0106、E0114) 9. 金属材料结构表征、表面与界面(E0107、E0110) 10. 金属材料力学性能与服役行为(E0108、E0111、E0112) 11.“铁性玻璃(包括应变玻璃、团簇自旋玻璃、弛豫铁电体/铁电玻璃)理论及性能”项目群(3~4 项)(E0105) 12. 无机非金属材料新体系探索(E02) 13. 无机材料表征新技术与方法(E02) 14. 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无机非金属材料科学与技术(E02) 15.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制备科学与新技术(E02) 16. 结构与性能导向的高分子材料化学(E03) 17. 高分子材料聚集态结构调控及其与性能的关系(E0314) 18. 高分子材料加工(含微纳加工和增材制造)的新方法和新理论(E0315) 19. 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的关键科学问题(E0310) 20. 高性能有机高分子光电材料与器件的关键科学问题(E0309) 21. 与能源、生态环境和资源等相关的高分子材料基础研究(E0313) 22. 高分子复合材料的结构/功能设计、制备及性能研究(E0307) 23.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高分子材料领域重大难题/挑战的基础研究(E03) 24. 数字矿山及智能化开采基础(E0401、E0402) 25. 废弃矿山资源综合利用基础理论(E0401、E0402) 26. 提高油气井采收率新方法(E0403) 27. 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灾害预防与控制(E0410) 28. 金属矿尾矿绿色处置基础研究(E0411) 29. 大数据冶金及关键冶金热力学数据获取(E0412) 30. 冶金反应器新原理与新流程(E0413) 31. 湿法冶金新理论及节能减排新方法(E0415) 32. 绿色钛合金制备科学基础(E041503、E0416) 33. 粉体物料加工基础研究(E0417) 34. 金属及合金制备新理论及新方法(E0418) 35. 资源再利用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E0419) 36. 重金属污染治理及控制技术(E0420) 37. 面向功能和性能的机构/机器创新原理与设计(E0501) 38. 精密驱动/传动系统的新原理、新方法(E0502) 39. 面向服役安全的机械系统动力学与振动控制(E0503) 40. 机械装备的零件/结构/机构的失效机理及寿命设计(E0504) 41. 机械表面/界面功能设计与性能调控(E0505) 42. 复杂机电系统设计基础理论与方法(E0506) 43. 生物/仿生设计与制造(E0507) 44. 复杂构件精确成形成性一体化制造原理与方法(E0508) 45. 高效精密与超精密加工的理论、技术、方法(E0509) 46. 高能束与特种能场制造(E0508、E0509) 47. 智能制造的新原理、新模式、新系统、新装备(E0510) 48. 机械动态参数测试理论、方法和技术(E0511) 49. 微纳机电系统设计与制造(E0512) 50. 面向节能环保的热力系统分析、控制、优化(E0601) 51. 流体机械内流流动机理及流动控制(E0602) 52. 能量转换与利用中的传热传质基础(E0603) 53. 气体液体燃料燃烧理论与燃烧新技术(E0604) 54. 固体燃料的燃烧、污染和减排机理(E0604) 55. 能源动力中的多相流基础(E0605) 56. 复杂热物理量场的测试新原理和方法(E0606) 57. 可再生能源利用中的工程热物理问题(E0607) 58. 工程热物理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基础问题(E0608) 59. 高效能高品质电机系统及控制基础科学问题(E0707) 60. 以电力为核心的新一代能源系统基础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E0704、E0706) 61. 先进电工材料与电气设备制造及安全运行基础理论和技术(E0702、E0703、E0705、E0711) 62. 电力电子器件、装备与系统的基础科学问题与关键技术(E0706) 63. 电磁–生物相互作用及医学应用基础研究(E0712) 64. 脉冲功率与放电等离子体关键基础技术(E0708、E0709) 65. 高效率低成本规模化电能存储关键技术基础(E0702、E0713) 66. 新型电磁能量转换与传输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基础(E0701、E0706) 67. 基于大数据的城市中心区空间规划理论与方法(E0801、E0802) 68. 未来城市建筑室内环境营造理论和设计方法(E0803) 69. 低影响开发下的城市绿地规划理论与方法(E0802) 70. 建筑气候分区理论、方法与区划(E0803) 71. 城市污水再生与生态储存的关键基础科学问题研究(E0804) 72. 工业排水中高风险物质调控新方法与新技术原理(E0804) 73. 未来村镇污水及固废污染控制与资源转化利用的关键技术基础研究(E0804) 74. 饮用水水质安全保障与风险控制理论与技术基础(E0804) 75. 装配式结构抗灾新理论研究(E0808) 76. 结构抗风抗震设计理论关键问题研究(E0805、E0808) 77. 气候环境作用下人工边坡灾变机理研究(E0806) 78. 耐久性沥青路面新结构体系及设计原理研究(E0807) 79. 基于监测数据的结构振动控制系统性能研究(E0805) 80. 车路协同环境下的道路交通系统设计与控制(E0807) 81. 区域水-农业-生态复合系统的稳定性与优化(E0902、E0901、E0903) 82. 河流过程与综合管理(E0904、E0903、E0901) 83. 水力装备新材料与结构安全(E0906、E0908) 84. 水力装备非稳态流动及其诱发振动(E0906、E0910) 85. 深部重大岩体工程灾变的机理与模拟、监测与预警(E0907) 86. 低热水泥或者混凝土的基础理论与筑坝技术(E0908) 87. 人类活动影响下珊瑚礁海岸动力地貌过程(E0909、E0904、E0907) 88. 岛礁开发利用的工程安全与生态保护(E0909、E0907、E0903) 89. 深海潜水器的故障控制和安全设计的关键科学问题(E0910) 90. 船舶大型推进轴系的安装和振动控制的关键科学问题(E0910) 91. 水下生产系统开发和运行的关键科学问题(E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