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分析:2019年3D打印趋势》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8-12-17
  • 全球领先3D打印服务商Materialise日前发表了他们观察到并预计持续到2019年的物种3D打印趋势。

    1. 推动3D打印行业发展的是应用而非技术

    Materialise认为:“这个行业正在将重点转移到确定适合3D打印的应用,而不是开发新技术。 2019年这种趋势将会加剧,因为应用驱动方式的3D打印很可能会受到金融界的关注。”

    事实上这种趋势已出现好几年了,也毋庸置疑将会加剧。 2010年到2014年间,3D打印的巨大增长主要是因为与消费者3D打印概念相关的助推主义和误导性营销。目前虽然这种现象已经消失,但业内都在关注如何使设备执行高效的任务,这就是3D打印应用的驱动力。

    2. 用于3D打印的高分子材料的增加

    Materialise认为:“去年我们预测2018年金属3D打印的关注度会上升。而2019年,3D打印的塑料材料将实现大幅增长,其中主要的材料制造商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三菱、SABIC、DSM何巴斯夫在内的几家主要化学公司对该领域表现出的巨大兴趣来看,这项预测也是正确的。这些公司打算在预期增长之前在新市场立足。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巴斯夫。该公司多种方式融入许多公司的3D打印生态系统中,例如收购公司,与其他公司合作,以及作为供应商。

    3. 软件将是提高3D打印效率的关键

    Materialise认为:“随着行业致力于将3D打印集成到他们的生产系统中,他们面临的挑战除了技术问题,更多是经济问题。目标是降低成本并提高效率。”

    相关人士认为,易用性仍存在巨大障碍,其中一些与设计工具相关,另一些与3D打印操作工具相关。只有这两个问题解决了才能真正开放行业,实现未来的大规模增长。

    这也是业内所努力的,许多公司一直试图简化3D打印的各个工作流程。但最大的问题是,是否会有一种大大简化整个流程的突破性方法出现。

    4. 技术中立的互联,而非专有解决方案

    Materialise认为:“3D打印行业需要提供相互操作性和技术中立的解决方案,从而释放3D打印的潜力并在12万亿美元的市场中占据更大份额。如果工业制造商想要认真采用3D打印作为最终产品的补充制造技术,那么他们根本无法承受限制生产灵活性和选择的专有解决方案。”

    1544757605280198.jpg

    这是必要的,但不确定它一定会发生。 因为目前的3D打印服务商更倾向于提供专有的解决方案。例如,MakerBot刚刚发布了一款需要专有材料的新型3D打印机。所有的服务商都在寻找增加产品粘度的方法,因为这是保障他们收入来源的重要方式。

    这种趋势很难克服。但如果有一两家公司先开放标准并获得业务,其他公司就会跟进。

    5. 更多的政府参与

    Materialise认为:“政府部门正在关注3D打印,我们相信这将在2019年大幅增加。这一上升表明3D打印在社会中越来越重要,并且摆脱了原型技术的标签。”

    这一趋势将是区域性的。一些地区已经将3D打印作者实现增长目标的战略,而其他一些地区并不关注此技术。在3D打印的主要市场区域,大部分活动或将由行业推动,而政府将遵循。

    我们希望相关的法规的建立都是经过充分考虑,并能参考专家意见,而并非像某些国家关于3D打印枪所下的轻率决定。

  • 原文来源:http://www.xincailiao.com/news/news_detail.aspx?id=365819
相关报告
  • 《下一代先进制造技术是什么?2019年3D打印在内的14大趋势》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9-02-01
    • 未来的工厂必然会采用更尖端的技术,而现在是一些新技术刚开始被主流采用的时候。CB Insights发布了2019年值得关注的14大先进制造趋势,覆盖新的生产方法和工人所运用的高科技装备等,具体包括:通用物联网、工业机器人、工业无人机、边缘计算和3D打印等。 1. IIOT平台 工厂拥有大量数据,2019年制造商想出应对方法了吗? 通用物联网平台(Universal IoT platforms)是物联网领域的一个子集,可以驱动提取和集成工厂所生成数据。今年,市场寻求从风险投资和工业重量级企业加大对先进制造业物联网的投资。 下图显示Predix的运作,这是一家提供通用工业物联网平台的先进制造初创公司。 2.工业传感器 工业传感器更便宜、更容易部署,制造商正在利用这类设备提供其他解决方案。 由于业内涌入大量的风险投资,预计2019年将会出现新型且性能更好的产品,支撑先进制造业IIoT。 下图显示物联网传感器的价格,从今年到2018年已经下降了66%,这是今年值得关注的先进制造趋势之一。 3.工业机器人 2019年另一个值得关注的先进制造趋势是工业机器人变得更小、更智能,与人类的联系更紧密。 机器人灵活性、计算机视觉和人机交互的改进使机器人用例更具吸引力。今年,我们期望机器人能够更深入地进入生产过程,并进入有限的结构化环境。 下图显示了自2015年以来,随着先进制造业的上升趋势,合作机器人也大幅增长。 4.预测分析 分析技术从过去事件的反应性分析,朝着对未来进行更具规范性的预测性分析发展。随着机器生成和收集更多数据,预测分析今年可能会变得更加普遍。 5.边缘计算 边缘计算可以为一系列先进的制造技术提供基础设施。2019年,值得关注的是额外的边缘智能,以及预测性维护、工业机器人和3D打印等技术。 下图显示边缘计算(一种不断上升的先进制造趋势)自2015年以来大幅增长。 6.工业无人机 无人机的影响不可否认很广,但2018年也引发了一个问题,哪家公司将拥有工业无人机市场?今年可能会看到无人机硬件制造商开始巩固其作为市场领导者的地位。 从长远来看,数据无人机收集可能比无人机本身更有价值。 7.个性化制造 随着3D打印开始广泛采用,汽车OEM在大规模定制方面变得更加出色。在2019年,我们应该会看到汽车行业进一步采用3D打印,来满足可定制车辆的需求。 8. AR/VR AR可以改变工作场所的安全、培训方式和工人生产力。投资者和科技公司都发现了AR的巨大潜力,主要制造商已经开始实施该技术,并且从中受益。 根据波音和通用电气等公司的研发成果,AR可以在2019年推动先进制造业生产力的一个阶段性变革。 下图比较了AR和VR从2014年到2018年都不断上升的发展趋势。 9.可穿戴技术 工业应用中的可穿戴技术集成重点是“实用第一”,但下一步是可提高性能的技术。2019年,我们将会看到实时工作人员监控,而采用AR/VR设备会作为更具未来感可穿戴技术的领先指标。 10.工业区块链 在2017年和2018年之间,区块链狂热发展,而现在可以重新评估工业用区块链的实际应用。区块链炒作在2019年会慢慢消亡,预计区块链技术将会更贴近实际,实质性地用在工业安全和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 11.机器视觉 人工智能和传感器技术的进步可以使机器视觉颠覆各种先进制造应用。该技术可以用于检测质量控制问题、分类库存和控制流程。今年,密切关注边缘计算和人工智能以及机器视觉,可以确定技术的发展轨迹。 12.机器即服务 传感器和连接设备可以发展为机器即服务模型(通常称为硬件即服务),通过这种方式公司可以加快工业机械化。 虽然该领域的投资和启动活动目前很少,但航空航天领域的机器即服务获得大量成功,因此2019年先进制造业也将会更多采用这类技术。 13. 3D打印 多年来,3D打印一直被誉为“改变游戏规则”的制造技术,然而这项技术一直没能完全成型。但2019年可能是增材制造的十字路口。 通用电气一直是该技术的最大支持者之一,但只注重削减成本可能不会让该技术发展成增长研究投资的主要来源。在2019年,软件和安全系统可能需要在3D打印真正发挥作用之前改进。 下图显示了工业3D打印的风险投资资金,这也是一个不断上升的先进制造趋势。资金从2014年开始大幅上升直到2017年达到最大值,随后在2018年急剧下降。 14.数据互操作性 工业物联网已经创造了大量数据,但其中大部分还没有被利用:《哈佛商业评论》的研究发现,在决策中使用的结构化数据不到一半,并且<1%的非结构化数据还没有被使用。 现在,一批新的创业公司旨在通过整合不同来源的数据,填补这部分空缺。在2019年,期望先进的制造业采用更多的分析平台,这些平台可以轻松地与不同的或非结构化的数据集一起使用。
  • 《预测3D打印2018年五大值得重视的发展趋势》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姜山
    • 发布时间:2017-12-21
    • 本文从商业层面,降低成本、新工艺和更多的研发投入是2018年3D打印(增材制造市场)增长的关键驱动力。随着自动化程度的提高,材料的扩大,体素的控制以及软件的改进也都会对2018年的3D打印市场发挥积极作用。 并购趋势 兼并和收购将在增材制造的未来发挥重要作用。具体而言,通过收购的方式以确保获取供应链的竞争优势将变得越来越重要。包括那些对金属粉末制造商的兼并举动,随着市场竞争的升级,那些在上下游供应链跑马圈地的企业将获取引领市场的机会。虽然这些资本横扫一切的举动将或使中小企业的生存变得更加困难,不过这些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将会升级为新的可能性。这将简化从材料到成品的流程,使其更具成本效益,提升效率,带来从订购到生产的新自动化水平。 自动化 机器人单元的自动化趋势贯穿了2017年全年,这一趋势将在2018年得到加强。Formlabs推出了带机械手的3D打印智能管理系统Form Cell, Form Cell可以全天不间断运行,节约人力成本,并且 Form Cell的软件管理系统具备错误监测和远程监控等功能,这使得批量生产更流畅。 3D Systems发布了Figure 4 SLA 3D打印平台,这些自动化单元可以连续打印,Figure 4系统是一个模块化、可扩展的平台,可以生产小型塑料部件。与现有的生产工艺相比,其生产能力提高了15倍,成本降低了20%。Figure 4结合了“高速数字成型”——一种加快并简化塑料零件生产的3D打印工艺,并配有四个不同的版本:生产型,一个集成后处理和自动化物料传送的可扩展的自动化系统;模块型,一个包含了自动化材料处理和集中后处理的可升级且价格实惠的系统;独立型,一个适用于小批量生产和制造快速功能原型的工业级单引擎解决方案;牙科专用型,一款专门针对牙科生产,原型设计和失蜡铸造的配有集中后处理功能的单引擎3D打印机。所有这些系统都绑定了3D Systems的3D Sprint和3D Connect软件。 3D Sprint可以协助处理3D打印准备事宜,而3D Connect则是一款新型云解决方案,可为生产环境提供前瞻性和预测性的相关服务。 通过自动化,客户可以从可重复和持续的3D打印中获得时间和成本优势。这些都进一步强化了3D打印在缩短设计迭代周期和实现复杂产品制造方面的优势。 自动化在3D打印领域的实现是多维度的,一个维度是我们通常所熟悉的自动化,也就是上述的自动化产线这些硬软件层面的实现。另一个维度是自动化订单实现,包括Xometry(2017年获得包括GE在内的2300万美金的投资)、Maketime等在线平台都提供自动匹配3D打印订单与3D打印服务商之间的交易服务。西门子和达索也十分重视Market Place这样的自动化订单匹配平台。 这些自动匹配订单的Market Place成为3D打印在自动化方面另外一个维度的发展趋势,设计人员只需要上传文件,无需担忧如何寻找供应商和如何控制质量的问题。 数据线程和数字双胞胎 波音公司在将3D打印技术用于787梦想飞机的开发工作时,开始了一些相关的过程中质量控制工作。一个小的孔隙可能会导致大的裂纹的产生,整个航空航天制造领域对产品质量的严苛要求将3D打印技术不断推向更为严谨的制造工艺控制水平。质量控制软件可以跟踪加工过程,并使得质量问题可追溯化。 仿真在质量控制方面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拿2017年被Ansys收购的增材制造仿真软件3DSIM来说,软件需要预测在粉末的特性对产品性能的影响,并确定哪些零件需要严格控制粉末以达到最高性能。严格的规格要求更精确的材料测试,这增加了制造商的成本,越严格的要求对应着越昂贵的测试成本,通过仿真对材料属性在增材制造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减少昂贵材料的浪费,以及避免试验不通过的材料情况发生。 不仅如此,硬软件的结合也成为一种仿真趋势,增材制造仿真的专业公司3DSIM已经与Sigma Labs合作开发了一个名为FLEX™软件,该软件模拟热传感器对金属增材制造工艺的响应,提前避免可能发生的错误,FLEX™全部商业版本计划于2018年初发布。FLEX™是增材制造数字线程中的关键部分,FLEX™用户可以运行一个模拟软件,预测他们3D打印设备中的高速非接触式高温计将“看到”什么,就像二维打印文字处理软件的“打印预览”功能一样。 增材制造数字线程包括设计信息、材料、工艺、加工以及测试信息。根据数字线程所记录的信息,科学家们希望利用这些大数据来建立相关的数学模型,以进行有效的变量的相关性分析,从而提高对零件质量和加工稳定性的控制。在这方面,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NIST)与田纳西理工大学(TTU)还提出了关于增材制造数字线程的逻辑地图。 为了更加一致的质量稳定性,GE将人工智能技术运用到3D打印过程中来。人工智能允许在加工过程中检测任何会影响到质量的因素,使得操作人员能够确保进行适当的调整,从而减少质量缺陷的发生,避免材料的浪费。最终目标是获得完美的100%的质量控制结果。没有浪费的材料和没有失败的3D打印,这往往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然而,通过机器学习,一个更智能的系统正在逼近目标,并且通过数字双胞胎,创建一个模拟的仿真模型,使得加工过程更加可预测。 在今天,关于过程中质量控制的努力在全世界范围内的科研机构展开。美国伊利诺斯州阿贡国家实验室也在2017年首次揭示了在3D打印金属生产过程中微观缺陷是如何产生的。该研究利用APS(美国主要的硬核(短波)X射线源来对增材制造过程进行成像。像这样的研究将提供更准确的在线检查数据,反过来,将通过提高制造过程的可靠性来推动增材制造市场的发展。 体素控制 虽然检查零件的质量,每一个影响质量的因素都是重要的,但内外兼修是3D打印产品的发展方向。不但好用-尤其是金属3D打印领域,还要好看-尤其是塑料3D打印领域。 2015年,来自德国Fraunhofer计算机图形研究所的研究人员Alan Brunton及其同事发表了一篇题为《推进3D彩色打印的边界:误差扩散与半透明材质(Pushing the Limits of 3-D Color Printing: Error Diffusion with Translucent Materials)》的论文,描述了一种能够生成高度清晰和相当准确的彩色3D打印对象的算法过程,根据这种算法3D打印出来的对象相当的逼真。这项研究专注于“体素化”的喷墨三维打印。类似于二维图片的像素由一个点所蕴含的颜色来计算,可以将其理解为由单个喷墨液滴来表示的一个3D像素。可以理解为这些研究人员创造的这种算法能够使一台3D打印机直接使用一种分层半色调方法控制每个体素的颜色和材质。所谓的半色调,是利用网点来模型一个对象的连续色调变化。 2017年,Stratasys率先推出了体素级别的3D打印解决方案,其Polyjet系列的J750将多材料和高精度多色彩3D打印推向了一个全新的水平。随后惠普宣布将在2018年推出全彩3D打印系统能实现体素级别的分辨精度,从而实现快速制造。其他方面包括XYZ Printing的da Vinci彩色3D打印以及Mcor都纷纷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色彩分辨率水平。 金属3D打印技术分化 市场研究机构IDTechEx预测全球3D打印金属市场到2028年将达到120亿美元。根据3D科学谷的市场研究,2017年上半年金属3D打印行业销量最高的公司EOS达到了1亿多美金销售收入,EOS比其同期增长了8%。所以从今天的市场情况来看,2028年达到120亿美元的确是个飞跃般的增长。 当然金属3D打印技术在2017年出现了明显的分化,以粉末床激光熔融技术为代表的直接金属3D打印与以粘结剂喷射技术为代表的间接金属3D打印形成了各有千秋的特点。 原本并不引人注目的粘结剂喷射技术以Desktop Metal在2017年D轮1.15亿美元迅速成为3D打印行业独角兽而成为关注热点。 或许间接金属3D打印技术在2017年只是“小菏才露尖尖角”,因为在Desktip Metal成为独角兽的不久,惠普宣布将在2018年推出喷墨金属3D打印技术,而GE则于2017年12月对外公布了一台基于粘结剂喷射工艺的原型3D打印设备,其构建体积为:300 x 300 x 350 mm 。仍有一款构建体积为原型设备2-3倍的设备目前正在研发中。这些大型企业的进入,将进一步加速间接金属3D打印技术在应用端的转化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