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合作制定6G标准,或促中欧再次合作》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husisi
  • 发布时间:2022-04-15
  • 据悉在今年初美国和日本决定合作制定5G标准之后,双方正在加速推进这一计划,预期最快在2024年共同推出一个6G标准,此举或许将会促使中国和欧洲再次合作制定6G标准,此前中欧就成功在4G标准上合作最终取得了成功。

    一、中欧合作制定4G标准

    早在2004年的时候,在3G商用还在推进的时候,中国和欧洲就已经定下了共同合作制定4G标准的决定,此后双方共同推进了LTE,欧洲推动LTE-FDD延续WCDMA专利,中国则将TD-SCDMA的部分专利延续到TD-LTE。

    当时的美国推出了两个5G标准,分别是高通力推的UMB和Intel推出的wimax标准。高通推出的UMB原名叫CDAM Rev.C,从名字就可以看出它以CDMA技术为核心技术,希望延续高通在CDMA技术上的专利垄断优势,后来UMB被发现存在重大技术缺陷而不了了之。

    Intel力推的wimax则由WiFi技术演进而来,美国为了扶持wimax标准可谓竭尽全力,在3G标准已经定稿数年之后,wimax还是被塞入了3G标准之中,美国希望通过在3G时代就商用wimax提前取得先机,当时亚洲地区也有不少企业支持wimax,这些亚洲企业都付出了代价,原因是UMB失败后的高通考虑到自己在CT技术上的利益选择支持wimax的对手TD-LTE,而且这也有利于统一4G标准,wimax最终被TD-LTE击败。

    可以说在4G技术标准上,中欧合作达到了共赢,它们的企业由此从中获取了巨大的回报,爱立信、诺基亚等欧洲企业、华为和中兴等中国企业在4G标准中都获得了不小的话语权,大幅削弱了美国企业对4G标准的影响力。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的高通同样从中获得了厚报,因为高通提前收购了拥有OFDM技术的Flarion公司,OFDM技术是4G核心技术之一,同时当时3G与4G长期共存,高通通过强调3G和4G专利捆绑的方式依然延续了高通专利费收费模式。

    二、中欧合作制定6G标准对双方都有利

    去年日本分析机构分析了全球各个经济体申请的6G专利数据,发现中国申请的6G专利最多,占有40.3%的份额,其次是美国占有35.2%的份额,再次是日本占有9.9%的份额,中国在6G专利上提前布局,可望继续引领6G技术优势。

    正是由于中国在6G技术上的优势,促使美国和日本选择合作,它们希望通过抱团的方式在6G标准上取得话语权,从上述分析数据可以看出美国和日本合计占有6G专利的45.1%,超过了中国,显然它们共同合作有助于取得专利领先优势。

    面对日美合作,中国就需要找一个合作伙伴,显然欧洲是一个不错的合作伙伴,而且双方在4G标准上曾成功牵手,这都让双方有合作的基础。从专利份额可以看出,欧洲占有8.9%的份额,它与中国合计占有49.2%的份额,超过了美日的专利份额,双方合作可以达到共赢。

    同时对于欧洲来说,这十多年,欧洲在芯片、互联网科技等方面都被美国压制,影响了欧洲科技行业的发展,欧洲甚至为此多次对美国的谷歌、苹果等发起反垄断调查,都是忧虑美国科技互联网企业的强势影响了欧洲当地科技互联网企业的发展。如此欧洲当然更不希望在6G技术上落后,而与占有优势的中国合作可以为它增加更多话语权,以在6G标准博弈中获得优势。

    可以说欧洲和中国合作是非常有利的事情,这将有助于制衡美日在6G标准上的话语权。就市场来说,全球三大最具价值的通信设备市场份额是美国、欧洲和中国,欧洲和中国合作的话双方形成的市场规模也远超美国和日本,这都有助于争取6G标准话语权。

    正是基于这些原因,柏铭科技认为中国和欧洲考虑到各自的需求,以及制衡美国和日本的需要,双方再次合作制定6G标准非常有必要,如此才能在6G标准中形成平衡,让6G标准达到共赢,而不至于让美国再次独大。

相关报告
  • 《NIST/IEEE研讨会发言人强调6G的全球合作》

    • 来源专题:新一代信息技术
    • 编译者:袁晨
    • 发布时间:2023-11-29
    • 今年9月,NIST和IEEE举办了一个关于6G核心网络的混合研讨会,吸引了来自美国和多个国家的演讲者和参与者。研讨会的目的是研究从5G到6G的过渡。 诺基亚的Volker Ziegler是主讲人。研讨会调查了6G的前景,演讲者指出,它仍处于研发阶段。然而,欧盟委员会的Pearse O’donohue指出,需要基于现有的技术构建模块,对6G将是什么形成一个共同的看法,并最终形成一个全球标准;这些目标旨在指导研发,防止网络中的碎片化方法,并改善5g到6g的过渡,相对于最近的4g到5g的过渡。 电信行业解决方案联盟(ATIS)的Mike Nawrocki强调了这一需求,并描述了实现这一需求的一般方法。各国和区域集团应确定6G的社会目标;这些将是修改和达成更广泛协商一致意见的基础。这些目标将使6G、用例、需求、国际研发合作和全球标准的共同观点得以发展。Nawrocki表示,Next G联盟目前正在推动欧洲、日本、韩国和北美之间的这种合作。 演讲者,如InterDigital的Doug Castor,也指出了6G可能的要求:预先设计安全;频谱效率;同时优化计算和通信;端到端服务质量;以及用户体验的质量。此外,爱立信的Mischa Dohler表示,在6G架构中应该有人工智能、应用程序编程接口和增强现实的占位符。
  • 《Keysight科技领导的欧盟6G- sandbox项目与台湾工研院签署6G研发合作协议》

    • 来源专题:新一代信息技术
    • 编译者:袁晨
    • 发布时间:2023-11-27
    • Keysight科技领导的地平线欧洲资助的6G SANDBOX项目与台湾工业技术研究所(ITRI)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MoU),以促进欧洲和台湾公司在6G研究方面的合作。 该合作将把6G-SANDBOX测试平台与台湾电信研发部门在联合通信与传感(JCAS)和可重构智能表面(RIS)等研究课题上联系起来。工研院将积极邀请企业参与此次合作,此前与英国签署了类似的谅解备忘录。 Keysight科技参与了四个欧洲项目 工研院瞄准了英国的半导体战略 工研院信息与通信研究实验室主任Pang-An Ting表示:“通过将台湾的技术,应用和实验网络无缝集成到6G- sandbox测试平台中,我们正在为欧洲和台湾公司和研究机构的合作实验铺平道路,重点关注5G和6G技术。”“展望未来,我们计划向大学和更多的台湾公司发出邀请,以实现我们对创新5G网络和定义6G标准的共同承诺。” 除了推动台湾参与外,工研院还将促进测试平台接入基本组件,包括5G核心、5G O-RAN基站、SMO/RIC管理平台、JCAS框架以及先进的网络规划和仿真工具。 Keysight科技推动芯片研究的进步 300ghz时连接速度超过100gbit /s 6G- sandbox协调员Michael Dieudonne表示:“通过6G- sandbox测试平台与工研院实验网络之间的强大互联,我们的目标是为6G应用创建一个全面的研究平台。”“这份谅解备忘录将进一步增强我们与全球思想领袖合作的能力,并共同开展实验,以进一步推进无线通信。” 6G-SANDBOX项目于2023年1月由Keysight与16个合作伙伴启动,旨在创建一个泛欧试验平台。 该项目将结合数字和物理节点,为验证新技术和研究提供完全可配置、可管理和可控的端到端网络。该项目将使欧盟各地的实体能够测试有前途的技术推动者,包括网络自动化、网络安全、数字孪生和人工智能(AI),以及简化能源消耗的技术。 他说:“在我们今年访问哥德堡参加EuCNC和6G峰会期间,工研院与6G学术界和工业界的领军人物密切合作。”“我们与欧洲同行建立了强有力的研发伙伴关系。我很高兴地宣布,工研院已成功加入备受尊敬的6G-IA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