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二氧化碳高效变身工业原料 分子工程帮助科学家找到最好催化剂》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20-08-25
  • 能源短缺和全球变暖已成为人类面临的两大难题。由于化石能源的过量使用,一方面人类赖以生存的传统化石燃料正消耗殆尽;另一方面大气中二氧化碳(CO2)浓度升高,导致全球的温室效应,给地球带来了不可逆的生态环境问题。若利用可再生能源将CO2转变成工业燃料,既解决了其在大气中浓度过高的问题,也缓解了新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短缺的迫切需求。

    CO2电催化还原为碳基燃料和化工原料被科学家认为是一种重要的潜在技术途径。然而,目前CO2还原电催化剂性能不足和系统成本高昂制约了该技术的应用。如何设计高效的催化剂,以提高反应的能量转换效率以及产物选择性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南方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教授梁永晔团队、化学系副教授王阳刚团队与合作者共同发展了分子分散电催化剂的体系以及分子工程调控方法,构建了基于金属酞菁的高性能CO2还原电催化剂,使得一氧化碳(CO)产物选择性在大电流密度下接近100%,接近工业CO2还原的要求。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在线发表于《自然—能源》。

    寻找最佳催化剂

    自19世纪末期以来,大气中CO2的浓度已从280ppm增加至目前的400ppm,探索有效消耗CO2并将其高效转化为人类可用之物的技术,成为全球科学家关注的重点。

    CO2电催化还原,可以使用来自可再生能源的电能,在常温常压的反应条件下,将CO2一步转化为如CO、碳氢化合物等高附加值碳基燃料及化学品,被认为是非常有前途的技术方法。

    “将CO2还原为重要的工业原料CO是相对较成熟的技术,目前反应选择性与能量转换效率较其他产物的转化高。但实际应用中,仍需要解决大电流密度工作条件下的催化剂产物选择性以及稳定性问题。”论文通讯作者之一梁永晔告诉《中国科学报》。

    在CO2电催化还原的应用中,催化剂是关键环节,其必须具有高的选择性、低的过电位和好的稳定性,才能高效地产生有价值的碳基产品。近年来,CO2还原电催化剂是一个研究热点,并取得了诸多研究进展。

    梁永晔介绍,目前较好的催化剂包括基于贵金属如金、银的材料,以及单原子电催化剂等,但还存在诸多不足,比如催化剂成本过高而难以广泛应用、材料结构复杂、选择性不够理想等。

    最近,诸如酞菁钴(CoPc)等金属大环配合物分子被发现可作为催化剂在气体扩散电极下将CO2转化为CO。“但在大电流下,它们的稳定性较差。此外,对单原子催化剂以及金属大环配合物催化剂的结构与催化性能关系认识不足,制约了催化剂性能的优化。”梁永晔说。

    针对这些问题,梁永晔团队前期研究发现,酞菁钴—碳纳米管(CoPc/CNT)的复合催化剂展现出了比纯CoPc分子更高的CO2还原催化性能,而且这种复合方法还可揭示一系列MePc(Me = Mn,Fe,Co)分子的本征活性,大大提高了CO2还原成CO的电催化性能。

    这一次,梁永晔团队在过去的基础上,有了新的探索发现。

    接近工业要求的理想催化剂

    纯金属大环配合物的CO2还原电催化剂存在分子导电性差、易聚集等问题,制约了其催化性能;而热解制备的单原子催化剂结构复杂、难调控,也限制了此类催化剂的研究。

    基于以上现状,梁永晔团队首先通过将金属大环配合物分子级分散于导电碳纳米管上得到分子分散型电催化剂(MDE),双球差电镜表征揭示其结构与单原子电催化剂类似。具有明确Ni—N4结构的酞菁镍(NiPc)分子MDE对CO2还原为CO具有高选择性,催化活性和选择性要优于Ni单原子催化剂和聚集型的NiPc分子。

    “但在应用时,我们发现该催化剂稳定性较差。”梁永晔说,为此,他们进一步使用分子工程手段,通过在酞菁(Pc)上引入不同的取代基来调控其催化性能。

    研究发现,引入吸电子特性的氰基(CN-)取代可提高其活性,但稳定性仍然不好。而引入给电子特性的甲氧基(OMe-)取代则可有效提高稳定性,并可进一步改善其选择性,实现近乎100%的CO选择性。

    接着,研究人员继续将催化剂应用于气体扩散电极装置进行测试,发现NiPc-OMe MDE在还原电流密度在10~300mA cm-2范围内的CO产物选择性可达到99.5%以上,且在150mA cm-2的还原电流下能稳定工作40小时。

    “这样的结果接近工业CO2还原的要求,具有产业化的前景。”梁永晔表示。

    机理揭示将指导相关电催化剂优化

    为找到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梁永晔与王阳刚团队、俄勒冈大学教授冯振兴团队进行合作,进一步结合理论计算和原位同步辐射表征,深入揭示了取代基调控催化性能的机理。

    研究发现,具有Ni-N4结构的酞菁镍分子分散型电催化剂(NiPc MDEs)的CO2还原起峰电位与Ni中心的部分还原紧密相关,而不简单取决于理论计算中的反应能垒。CN-取代可以使分子更容易被还原,因此具有更正的起峰电位。此外,OMe-取代可以提高催化过程中Ni-N键强度以及促进CO中间体脱附,从而提高了催化稳定性。

    机理的揭示也将为相关电催化剂的设计与优化提供指导。

    “目前测试的电流密度以及工作时间受到器件工艺的限制,仍需进一步优化其测试条件,以测试在更大电流密度以及更长工作时间下的性能。”梁永晔说,下一步他们将继续优化催化剂设计,实现更高的催化活性,并进一步探索制备其他还原产物的条件。同时,加强在实际应用器件中的研究,推动此类催化剂的应用。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38/s41560-020-0667-9

  • 原文来源:http://paper.sciencenet.cn/sbhtmlnews/2020/8/357262.shtm?id=357262
相关报告
  • 《科学家利用液态金属催化剂迅速将二氧化碳转化为固态碳》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01-21
    • 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方法,可将二氧化碳快速转化为固态碳,可无限期储存或转化为有用材料。该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将二氧化碳通过液态金属管而起作用,而且它的设计很容易与排放源整合。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对地球的未来至关重要,而其中的一个主要部分可能涉及找到在排放点捕获二氧化碳的方法。目前正在开发的方法包括通过磁性海绵、气泡状膜、沸石泡沫或粘土或咖啡渣制成的材料等吸收性材料过滤气体。 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团队的新系统使用液态金属,特别是一种叫做共晶镓铟(EGaIn)的合金,它被加热到100℃至120℃之间。然后,二氧化碳被注入混合物中,随着气泡的上升,二氧化碳分子分裂成碳片。这些物质漂浮在顶部,使得收集这些物质变得容易。 该团队表示,该系统的设计应该比较容易扩大规模,并在排放点实施。反应快速有效地发生,所需的热量也相对较低,并且可以由可再生资源提供。所有这些都是对该团队早期工作的改进,后者需要更多的实践步骤。 但是最大的优势也许是最终的结果是固态碳。许多其他形式的碳捕获将其保持为气态的二氧化碳,这在储存和运输方面可能更加棘手,而且容易泄漏回空气中。即使试图把它藏在地下,也不是万无一失的,有很大一部分仍然是气体形式,如果密封被打破,就会重新喷出。 另一方面,固态碳是稳定的,可以或多或少地无限期储存而没有泄漏的风险。研究小组说,这可以再次被掩埋,或者更有希望的是,用于其他工业应用,如制造混凝土。 该团队的下一步是将该系统扩大到一个模块化的原型,其大小约为一个海运集装箱。
  • 《英国科学家团队发布最新研究:新型铁基催化剂将二氧化碳转为喷气燃料》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0-12-23
    • 根据英国《自然·通讯》杂志22日发表的一项化学最新研究,科学家团队利用便宜的铁基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气体直接转化为喷气燃料。这一发现被认为有相当大的产业应用潜力,且这些二氧化碳直接捕获自空气,并在飞行的燃烧过程中从喷气燃料中再次释放,因此具有从整体上实现碳中和的可能性。 科学界普遍认为,全球变暖是人类活动行为造成地球气候变化的后果,对石油、煤炭、木材等由碳元素构成的自然资源耗用得越多,导致地球暖化的元凶——二氧化碳也制造得多,而自然温室气体中的二氧化碳,要占到所有温室气体的26%。亦因此,生产碳中和燃料(指实现净碳足迹为零,即增加的温室气体量与减少的量相等)和高附加值化学品,对于减缓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有害影响非常重要。 不过,将二氧化碳选择性地转化为想要的化学品非常难,这种转化通常需要使用昂贵的催化剂或经过多个耗能的反应步骤,这些最后都被证明效率不高、成本效益比欠佳。想要超越化石燃料,就要找到一种高效且经济的燃料生产方式。 此次,英国牛津大学研究人员皮特·爱德华、肖天存、姚本镇及他们的同事,设计了一种新的铁基催化剂,可作为直接捕获大气中二氧化碳并将其转化为烃类喷气燃料的廉价方式。这种催化剂由地球上丰富的元素组成,表现出高活性和高选择性,能最大程度减少高附加值化学品的合成步骤。研究团队在转化过程中还收集到了石油化工行业的其他重要原材料,这些原材料目前只能从原油中获得。 研究团队总结道,这种二氧化碳转化催化剂的制备,比之前的许多催化剂更简单,因此其有望成为产业应用的候选对象。 总编辑圈点 《巴黎协定》通过后,世界并没有立竿见影变得更好。 数据显示,2015年至2020年成为了有记录以来最热的6年,全球平均温度增加了1.2℃。科技,被认为是应对全球变暖的有力武器。二氧化碳的转化,是能源领域常做常新的话题。但是把二氧化碳转为其他无害甚至是有用的东西,却没那么简单。本研究提出的铁基催化剂,简直是二氧化碳“变身神器”,它能直接捕捉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将其转化为喷气燃料,便宜好用。就是不知道它效率几何,能不能尽快得到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