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彻底改变了种子分析并在 ISTA 国际大会上受到关注》

  • 来源专题:农机装备
  • 编译者: 江浩
  • 发布时间:2025-06-03
  • 人工智能的应用和创新工具(如机器学习)的使用是最近在新西兰举行的 ISTA(国际种子测试协会)第 34 届大会的辩论中心。该活动汇集了来自多个国家的专家,讨论旨在种子分析、生产和质量的科学和技术进步。

    讨论加强了数字创新在改进种子检测方法、可追溯性和国际标准化方面的战略作用。该计划还包括可持续性、食品安全和该行业全球标准的协调等主题。

    巴西种子技术协会 (Abrates) 副主席兼 Embrapa 大豆研究员 José de Barros Fran?a Neto 是 ISTA 四唑测试委员会的成员,他在活动期间介绍了关于四唑测试的新手册的第一卷。该出版物汇集了进行种子活力测试标准的重要更新,并结合了最新的科学和技术进展。

    第 1 卷由 Fran?a Neto 与意大利国家生物多样性中心教授兼 ISTA 四唑鎓测试委员会协调员 Sergio Pasquini 博士合作编辑,除了描述种子的结构和成分外,还介绍了测试的基本原则、目标、应用和历史。

    目前正在准备中的第 2 卷将介绍在 650 多个物种中应用四唑试验的详细程序,重点是种子活力的评估。


    AI 和种子质量

    在为期三天的研讨会上,大会汇集了来自不同国家的专家,参加了题为“种子质量促进全球粮食安全和生物多样性”的研讨会,以口头会议和海报展示的形式讨论了种子科学和技术的不同方面。

    在突出的话题中,通过机器学习进行种子分析引起了极大的兴趣。“该技术已显示出巨大的潜力,除了应用于加工外,还可以提供有关种子物理和生理质量的准确结果,有助于分离批次内不需要的材料”,Fran?a Neto 评价道。

    据研究人员称,另一个相关点是关于种子中磷含量与植物活力之间关系的研究介绍。数据表明,磷含量较高的种子会发育出更健壮的根系和气生系统,从而获得更高的产量。研究还指出,将磷掺入种子中会产生类似的效果。

    基因编辑是遗传改良的新前沿之一,在讨论中也有空间,尤其是在其调控方面。这项技术今天被认为被广泛掌握。在此背景下,阿根廷和巴西在转基因生物 (GMO) 立法方面的同步性得到了强调,这有利于在两国灵活采用这些创新。

    还介绍了叶绿素降解、与种子相关的微生物、休眠、杂草种子和种群再生等主题的研究。

    技术委员会

    ISTA 的技术委员会在旨在取样和评估种子质量的科学方法的标准化和验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有 20 个委员会支持更新国际种子分析规则 (RIAS) 和指导取样、发芽和特定测试等实践的技术手册。

    RIAS 的更新每年都会进行讨论,并在三年一度的大会或年会上正式发布。据他介绍,在本届大会上,批准了几项改进,例如重新定义批次大小、子批次数量、耐受性表、发芽测试的持续时间和第一次计数、克服休眠的方法、加速老化测试中的湿度、通过胚根出苗的活力测试、测试的时间和温度参数, 转基因生物的定性和定量评估,以及安全指南。

  • 原文来源:https://www.seedquest.com/news.php?type=news&id_article=163167&id_region=&id_category=2489&id_crop=
相关报告
  • 《先正达集团:人工智能的五大关键趋势将在 2025 年彻底改变农业》

    • 来源专题:农机装备
    • 编译者:袁雪
    • 发布时间:2025-01-23
    • 在世界经济论坛 (WEF) 上,先正达集团首席执行官 Jeff Rowe 介绍了 AI 的五大关键趋势,这些趋势将定义 2025 年的农业。在彭博社大厦举行的主题为“从土壤到硅:先进技术如何培育可持续农业的未来”的小组讨论中,他概述了 2025 年将如何标志着人工智能真正彻底改变农业的第一年——从实验室到田地。 先正达确定的 AI 的五大主要趋势是:研发中的人工智能:如今,在先正达,所有研究项目都利用机器学习模型来识别用于合成和生物产品的新型活性成分。田间人工智能:引入人工智能驱动的系统,用于可靠地监测和预测土壤健康状况,为种植者提供高分辨率的土壤养分、质地和碳图。农民手中的人工智能:支持 GenAI 的数字工具充当农艺顾问,帮助农民确定最佳作物管理实践。害虫管理中的 AI:精准农业和数据驱动的决策解决方案,通过仅针对受侵染地区的作物保护产品来支持农民。供应链管理中的 AI:需求预测、市场预测以及减少生产过剩和浪费,以优化物流并提高效率。先正达集团首席执行官 Jeff Rowe 表示:“人工智能和数字工具正在彻底改变农业和可持续实践。先进的监控系统集成了卫星图像、无人机和土壤地图,以实现精确的作物管理。由 AI 和机器学习提供支持的预测分析为农民提供可操作的见解,将被动做法转化为主动策略。 根据 AgriTech Market 分析的最新报告,全球农业科技市场在 2023 年价值 241.9 亿美元,预计到 2029 年将达到 541.7 亿美元。根据最近的一项市场分析,全球农业人工智能市场预计将从 2023 年的 17 亿美元增长到 2028 年的 47 亿美元,这凸显了这些技术的巨大经济潜力。世界经济论坛的一份报告估计,数字农业每年可使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的农业 GDP 增加 4500 亿美元。 在与Salesforce的执行副总裁兼首席影响官Suzanne DiBianca的小组讨论中,两位小组成员都强调了政策制定者、企业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合作的迫切需求,以减少农民采用技术的财务和技术障碍。 数字技术和可持续农业之间的协同作用使农民能够在提高生产力的同时应对气候变化。演讲者总结道,通过将再生
  • 《3D打印重塑“快速原型” 或将彻底改变制造业格局》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husisi
    • 发布时间:2020-09-22
    • 随着最近行业和技术的进步,创新者们正在利用增材制造(AM)实现库存成本的大幅削减。企业在如何看待制造愿景的重构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增材制造在帮助全球的原始设备制造商(OEM)迎合世界各地不同行业和市场需求的同时,已将其范围扩展到快速原型制作之外,并且系统集成商也在致力于帮助工程、自动化和系统的集成。这种转变归因于增材制造具有制造复杂设计零件的卓越能力,降低制造材料损失的成本,减少因兼容性受限而进行的装配以及对机械和配件的需求。 快速原型向3D打印的发展以及相关创新正在扩展工业模式,其范围已超出人们的想象。如今,汽车、航空航天、建筑、消费产品、医疗保健、食品和制造业等工业领域,对增材制造及其应用的需求越来越大。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自1981年日本的Hideo Kodama博士首次发表他的功能性快速原型系统报告并申请了专利以来,“快速原型”已经存在了35多年了。 从那时起,快速原型制作已成为第四次工业革命(工业4.0)中最大的技术颠覆者之一。 根据市场咨询公司Frost & Sullivan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增材制造从2015年到2025年的复合年增长率(CAGR)有望达到15%。报告和数据预测,增材制造的市场价值将从2018年的80亿美元增长到2026年的230亿美元以上。一家总部位于美国加州估值25亿美元的初创企业,创建了世界上第一款通过订阅模式部署的增材制造硬件,以帮助用户更加轻松地将3D打印解决方案应用到数字化制造中。 降低更多成本 原型设计并不是一种新出现的技术观念,它最初的愿景是最大程度地减少制造生态系统和供应链成本。随着新技术对业务转型的干扰,制造业的未来依赖于更多元化的原型应用专家网络。这样做的目的是节省更多时间和资源,并减少误差和缺陷。这一愿景促使全球企业专注于增材制造的概念。 美国运动服装巨头耐克的未来愿景是将设计卖给客户,然后客户可以自行在家3D打印鞋子。耐克及其一些竞争对手,对鞋类领域增材制造的投资增加了一倍,这是面向未来的举措,可以通过消除人工成本,加快产品上市速度来提高产量。鞋的性能将由于使用了更轻、更透气的材料和更少的摩擦阻力而得到提高。唯一的缺点是取决于执行的准确性,这可能会增加成本,重点是精心的设计。 向增材制造的转变 尽管多年以来,快速原型制作已成为主流的方法,但它依赖于传统的制造工具和程序、生产准备情况以及供应商支持。因此,这是一个耗时且昂贵的过程。相比之下,增材制造则更侧重于原材料的采购和生产制造的设计方面。3D打印机完成设计的物理过程以创建原型,这样的自动化过程可以缩短周转时间。 系统集成商也推动了这些自动化过程。对于敏捷的增材制造流程,自动化执行需要集成命令。系统集成商调节增材制造的各个组件,并自动执行原型从设计到交付的过程。 加速发展的增材制造 在全球工业化的各个阶段,制造业一直是进步的动力。一般来说,产品的生命周期包括导入、成长、成熟和衰退4个阶段。像大多数产品一样,增材制造在“导入”阶段也受到生产障碍、专利限制以及机器成本高昂的困扰。这导致行业初期的利润低、市场渗透率低、成本高和质量低。 增材制造市场目前处于“成长”阶段,已获得各行业用户的好评。在开箱即用的思维方式时代,增材制造企业正在寻求降低成本,同时为用户提供性能卓越的解决方案。 尽管传统的制造方法,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被替换,但是这个趋势已经势不可挡。增材制造是出于加快设计可视化的需要而诞生的。由于原型制作花费很长时间,业界寻求一种可以减少原型开发时间的方法,同时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复杂的设计上。设计思维和可视化方面的技术创新,减少了对供应商和支持生态系统的依赖。由于投入到设计和组件试验中的时间多了,精巧度增加了,周转时间也减少了。 增材制造的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方面,是它主要用于开发复杂的设备组件。例如,在航空航天领域,增材制造被用于开发燃料喷嘴之类的组件。这些是关键部件,但没有大规模生产。在增材制造的帮助下,设计这些前沿的复杂组件变得更轻松,不但简化了设计,还减轻了这些零件的重量。所有这些都可以提高性能效率并减少库存。航空航天领域的一些领先企业,通过使用增材制造技术使库存成本降低了95%以上。 增材制造的关键领域包括3D打印、快速成型和直接数字制造(DDM)。这些概念在包容性和协作性思想中蓬勃发展。对于航空航天和汽车行业来说,增材制造主要是为了优化设计效率和减少生产时间,而医疗设备行业却从增材制造的定制功能中受益匪浅。 根据Frost&Sullivan 2016年的报告,到2025年,汽车、航空航天和医疗设备行业,将占据3D打印市场的51%。从地理范围看,在2015-2025年期间,亚太地区(APAC)增材制造市场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8.4%。中国将占亚太地区市场的70%。 工程应用的新范式 2017年,迈凯轮车队与专门从事3D打印的Stratasys公司合作,为MCL32生产可用于比赛的零件,以参加2017年国际汽联一级方程式世界锦标赛。合作背后的想法是“轻量化”或拓扑优化,Stratasys公司通过这种方式为赛车队成功生产出轻巧但耐用的零件。 在另一个案例中,全球医疗设备制造Stryker公司坚定地致力于其3D打印和制造医疗产品的承诺。一个价值929万美元的即时(JIT)植入物项目可实现为癌症患者生产定制的骨植入物。 得益于增材制造技术的发展,制造已可以完成具有复杂几何形状和极少浪费的独特工艺。将精力和专业知识集中在此类智能机器上进行工程设计,将进一步改变制造业。增材制造成功地为各领域生产了各种原型设备,未来,其规则或将彻底改变制造业格局。 增材制造的独特优势消除了供应链中的许多中间步骤。越来越多地采用增材制造,将进一步改变其应用领域和行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