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CGIAR)旗下的国际粮食政策研究所(IFPRI)发布题为《气候变化如何改变保障粮食安全的农业策略》(HowdoesClimateChangeAlterAgriculturalStrategiestoSupportFoodSecurity)的报告草案指出,气候变化将导致人类饥饿和营养不良的潜在风险增加,目前急需采取措施推动农业转型以保障粮食安全,减少全球贫困。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减少饥饿和营养不良,解决全球范围内的粮食安全问题,FAO和CGIAR都制定了相应的方案。CGIAR开展了为期10年的气候变化、农业和粮食安全研究计划(CCAFS),以帮助农民探索适应全球气候变化的新途径。该报告建议FAO和CGIAR可以在农场、国家和地方层面的利益相关者之间倡导农业转型,主要可采取以下几方面措施:
(1)推进农业科技创新。CGIAR研究中心在世界范围内已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致力于种质资源的开发和推广,迎接气候变化为作物育种带来的挑战。
(2)基于气候信息,制定“低悔”的气候变化应对方案,并增加其应用。FAO和CGIAR通过向农民提供及时、有价值、可信的气候信息帮助农民做出有效的应对决策,从而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倡导农业生产系统多样化。农业多样化包括景观多样化和生计多样化,提倡在同一时空下合理种植不同的作物,并使用不同的种植制度,并鼓励农户参与更多不同的非农业活动。
(4)增强地方政府的风险管理能力,减小气候变化对粮食安全的冲击。地方政府作为传递农业政策法规、新技术、新市场机遇等信息的枢纽,具有信息传播、风险管理、执行决策采取行动3个关键功能,增强地方政府的风险管理能力对于农业生态系统适应气候变化至关重要,而加强网络平台建设将促进地方政府风险管理能力的提高。
(5)发展可持续的农业集约化生产体系,增加农业生产系统的应变能力。农田科学管理,提高作物产量及适应能力;提高水利用效率;加大对杂草和动植物病虫害的研究力度;提高生态系统管理水平,保护农田生物多样性。
(6)增加气候融资。FAO和世界银行为世界农业提供了资金支持,主要用于解决气候智能型农业发展过程中的障碍。
最后,为了在气候变化背景下提高粮食安全、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该报告确定了CGIAR和FAO的三项重要任务:①针对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提高人们的认识水平;②研发评估工具,评价筛选气候变化应对方案;③理论联系实际,推进农业技术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