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斯坦政府:中石化有意参与哈萨克斯坦新油气项目》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3-09-11
  • 据哈萨克斯坦政府新闻处9月9日消息,哈萨克斯坦总理阿里汗.斯迈洛夫和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石化)总裁喻宝才在阿斯塔纳讨论了实施石油和天然气领域新项目的问题。

    消息称,中石化有意参与哈萨克斯坦新的油气项目。

    斯迈洛夫指出,在中石化的直接参与下,哈萨克斯坦完成了一系列重大项目,包括阿特劳炼油厂的现代化改造。斯迈洛夫还回顾说,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在不久前发表的国情咨文中指示,要为国家打造坚实的工业框架,特别是提出要加快发展石油化学生产的任务。

    斯迈洛夫说:“因此,聚乙烯项目是石化行业发展的重要阶段,该项目将有力推动国家经济发展。中石化是世界石化领域的领先者之一,作为平等合作伙伴进入该项目具有战略意义。”

    与此同时,哈政府消息指出,中石化正在评估参与哈萨克斯坦其他有前景项目的可能性。喻宝才强调:“哈萨克斯坦和中国在能源领域的合作正在高速发展。”

    此前,哈萨克斯坦天然气公司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了关于在哈萨克斯坦阿特劳州联合实施聚乙烯生产项目的协议。

  • 原文来源:https://www.in-en.com/article/html/energy-2327153.shtml
相关报告
  • 《 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会见戴厚良》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3-10-07
    • 10月3日,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在阿斯塔纳总统府,会见了应邀赴哈参加第十五届欧亚能源论坛的中国石油集团董事长戴厚良。双方就推动和扩大两国能源合作进行亲切会谈。 10月3日,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在阿斯塔纳总统府,会见了应邀赴哈参加第十五届欧亚能源论坛的中国石油集团董事长戴厚良。双方就推动和扩大两国能源合作进行亲切会谈。 托卡耶夫表示,中国石油是哈萨克斯坦能源领域的战略合作伙伴。哈中油气合作对于深化和发展双方深厚友谊和牢固互信,推动哈中全方位合作,以及对哈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哈萨克斯坦高度重视与中国石油的合作,将秉持互利共赢原则,加强对话、交流和合作,一如既往地为中国石油在哈各项业务发展提供支持和政策保障。深化哈中能源合作符合双方利益,希望哈中携手并进,继续深化在油田勘探开发、清洁能源发展等领域重点项目的务实合作,打造新亮点,开拓新领域,推动双方合作走向新的未来,共促产业繁荣,共享发展成果。 戴厚良表示,两国元首在中国—中亚峰会期间成功会晤,为进一步扩大中哈全方位互利合作、开启中哈关系新的“黄金30年”指明了方向。中国石油深入贯彻落实两国元首达成的重要共识,加大油气勘探开发力度,保障油气稳定供应,为两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今年是“一带一路”在哈首倡十周年。展望新征程,愿与哈方伙伴精诚合作,共同在油气勘探开发、新能源业务等领域实现新突破,不断提高合作水平,为“新哈萨克斯坦”建设、中哈两国共建“一带一路”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希望哈方继续给予中国石油大力支持,推动中哈油气合作可持续发展。 又讯 10月3日,戴厚良在阿斯塔纳会见了哈萨克斯坦能源部长萨特卡利耶夫、“萨姆鲁克-卡泽纳”国家福利基金股份公司主席扎库波夫。哈萨克斯坦国家石油天然气公司总裁米尔扎加利耶夫、哈萨克斯坦天然气公司总裁扎尔科硕夫参加会谈。 在会见萨特卡利耶夫时,戴厚良表示,在两国元首的亲切关怀和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中国石油致力于服务哈萨克斯坦油气工业发展已超过26年,一代代中哈油气工作者将中哈油气合作打造成覆盖油气上中下游全产业链的一体化合作,成为中哈战略合作名副其实的“压舱石”。希望双方持续巩固油气领域成果,扩大绿色低碳等合作,推动中哈能源合作长期可持续发展。萨特卡利耶夫表示,双方未来合作前景广阔,将进一步深化在油气全产业链和新能源等领域的交流,推动务实合作取得丰硕成果。 在会见扎库波夫时,戴厚良表示,能源合作在中哈务实合作中地位特殊,对两国经济发展、增进民生福祉具有重要意义。今年以来,在两国领导人的亲切关怀下,中哈油气合作显著提速,未来愿同哈方伙伴深化在油气、清洁能源等方面的合作,希望哈方对中国石油在哈能源合作继续予以关注和支持。扎库波夫表示,哈中能源合作具有坚实基础,希望双方加强沟通交流,进一步夯实合作基础,实现共同发展、互利共赢。
  • 《2020年哈萨克斯坦油气领域大事记录》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0-12-25
    • 石油工业是哈萨克斯坦支柱产业,在国家经济生活中始终发挥重要作用。新冠肺炎疫情对哈油气行业产生严重冲击,造成需求下降,油价下跌,原油加工和扩产计划变更,大型油田暴发严重的聚集性疫情。 一、参加欧佩克+减产协议 疫情引起油价暴跌,迫使主要产油国于2020年春重回谈判桌,商签新一轮欧佩克+减产协议,以期恢复市场平衡。经过艰苦谈判,产油国于4月达成减产协议,规定5-6月减产970万桶/日,7月至年底减产770万桶/日,此后至2022年年中减产570万桶/日。根据协议,哈萨克斯坦于2020年5-6月应履行39万桶/日的减产义务,7-12月减产31.2万桶/日。为此,哈对2020年度原油开采计划作出调整,由年初确定的9000万吨下调至8500万吨。 由于产油国普遍担心自2021年起增产200万桶/日将拉低油价,12月3日召开的欧佩克+部长级监督委员会(JMMC)最终达成协议,自202年1月起增产50万桶/日,今后每月召开部长级会议,对减产额度进行调整。哈方支持该决议,并对2021年原油产量预期作出调整。据哈能源部数据,2021年1月,哈原油产量限额为141.7万桶/日。 二、重振国内燃油市场 疫情对哈燃油市场造成重创。实施紧急状态和隔离封城措施期间,汽车用油需求几乎消失殆尽。原油和成品油需求急剧下滑,迫使哈政府重审原油加工计划,并采取前所未有的措施支持本国炼油行业。为避免国内燃油市场库存积压和炼厂停产,哈能源部将全年原油加工计划由1700万吨下调至1550万吨。 哈政府采取的扶持措施还包括取消通过公路向境外和非欧亚经济联盟国家出口成品油的禁令;2020年底前免征成品油出口消费税;2020年底前对汽油、柴油和重油等成品油出口实施零关税;禁止自俄罗斯进口成品油。哈能源部认为,上述措施在全球成品油需求下滑背景下,将本国炼厂停产风险降至最低。针对燃料市场的部分措施将于2021年继续执行。哈能源部计划明年取消成品油出口消费税,降低轻质油出口关税。 三、结束长期商业纠纷 2020年哈油气行业最令人鼓舞的事件是哈政府与卡拉恰甘纳克油田作业公司国际财团(KPO)国际股东达成协议,结束双方多年以来围绕卡拉恰甘纳克油田产品分成协议执行问题产生的纠纷。根据12月14日签署的和解协议,KPO股东向哈政府支付13.05亿美元,同时商定产品分成最终方案:在油价处于40-50美元/桶的条件下,到2037年哈政府将额外获得6亿美元。双方同意启动实施卡拉恰甘纳克1号扩产项目,为卡拉恰甘纳克油田保持稳产提供支撑。扩产计划包括投资10亿美元建设油层天然气回注泵站及辅助装置,将油田年产量稳定保持在1000-1100万吨。 双方纠纷始于2015年,哈政府对卡拉恰甘纳克国际财团利润分配及计算办法提出反对意见,导致双方产生商业纠纷并诉诸国际仲裁法院。仲裁过程中,双方继续开展调解谈判,并于2020年达成最终协议。 卡拉恰甘纳克油田是全球最大油田之一,原油储量12亿吨,天然气储量1.35万亿立方。根据1997年签署的40年联合开发协议,项目股东包括英荷皇家壳牌(29.25%)、意大利埃尼(29.25%)、美国雪佛龙(18%)、俄罗斯卢克(13.5%)和哈国家油气公司(10%)。 四、应对田吉兹油田疫情 2020年,哈最大油田—田吉兹油田(原油产量超过全国总产量的1/3)成为疫情中心。油田自春季以来一直实施隔离措施,12月中旬以来,由于感染人数上升,哈政府跨部门委员会决定再度实施强化隔离限制措施。田吉兹油田采油及扩产项目员工数量众多,油田作业人员约5万人。春季首轮疫情暴发后,田吉兹雪佛龙公司大规模疏散员工,油田现场员工数量降至1.4万人,部分小型项目停工。至秋季启动复工复产,项目人数恢复至2.7万人,原计划年底前恢复至3.5万人,但受疫情形势影响恐难以完成。据田吉兹雪佛龙公司数据,截至2020年12月7日,油田员工确诊感染4532例,其中95%已康复。公司表示,油田生产活动不会中断,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保障扩产项目按计划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