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荷华州立大学农学家完成了确立一种玉米基因,该基因可以抵抗引起大部分玉米种植国家重大经济损失的一种病毒。农学教授Thomas Lubberstedt说:“该研究将导致作物品种发生改变以抵抗甘蔗花叶病毒。该病毒与玉米褪绿斑驳病毒相呼应,可引起玉米致命坏死病,这种病导致东非的确玉米总产量损失。玉米致命坏死病2011年第一次出现在非洲,可能从东南亚传播而来,并已成为非洲玉米农民主要关心的问题,Lubberstedt说:"我们希望我们的研究有助于帮助这些国家有效地控制病毒,”Lubberstedt说。“最终,我们希望帮助农民解决问题。”
甘蔗花叶病病毒及其密切相关的病毒威胁着亚洲、非洲、欧洲和美洲的玉米作物,虽然美国近几年还没有出现这类病毒。但这种病毒也感染甘蔗、高粱和其他农作物。
Lubberstedt也是本月发表在同行评审的学术期刊Molecular Plant的一项研究的合著者之一,该研究详细地描述了抵抗这类病毒的基因。该研究还确定了称为scmv1的基因,当该基因充分表达时将有助于玉米植物抵抗这类病毒。
病毒劫持与植物光作业相关的蛋白,而光合作用对植物能量生产和传播发挥着重要作用, Lubberstedt说scmv1抗性基因与相同的光合蛋白相结合并与病毒抗争。如果该基因能够快速表达,它可以阻止疾病传播。
Lubberstedt曾在上世纪90年代对玉米性状定位开展研究,但以往的实验设法缩小抗甘蔗花叶病毒基因到一小簇基因。新的研究指出,主导病毒抗性的特定基因应该是有可能利用转基因等方法来提高scmv1在植物中的表达的。
该研究部分由美国国际开发署资助。Lubberstedt与该项目的国际团队合作,该国际团队由中国农业大学徐明良领导。该研究得益于爱荷华州立大学农学院和生命科学学院和中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紧密合作,Lubberstedt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