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疆电外送电量1220亿千瓦时 满足1.5亿人口一年用电需求》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2-01-10
  • 新疆省间外送电量结算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全年疆电外送电量122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超16%,送达北京、河南、安徽、广东等全国20个省市,规模再创新高。1220亿千瓦时电能可以满足5000万户家庭1.5亿人口一年的生活用电需求,相当于燃烧标准煤3600多万吨。

    自2010年启动疆电外送工作以来,新疆外送电量由2010年的30亿千瓦时迅速扩大至2021年的1220亿千瓦时,送电规模提升40倍。为扩大电力外送规模,新疆采取“年度+月度+月内+短期交易”等多维交易周期全覆盖措施,缩短交易组织周期、加密交易组织批次,加强政府间协议落实和增补市场化外送计划的衔接,有序释放新疆电源外送能力、充分发挥新疆外送输电通道送电能力,有效促进疆电外送规模扩大。

    新疆积极与西北各省建立调峰互济市场化机制,依托西北电网电源统一调度和新能源统一消纳等措施,充分发挥西北大电网调峰能力,增强新疆电网外送能力、新能源消纳能力和电网安全水平。2021年四季度,新疆克服自身面临冬季枯水期水电发电能力下降、风光资源量降低、火电机组承担民生供热等困难,积极与西北、直流配套电源开展互保互济市场化交易,优化调整新疆电网能力不足时段的外送计划和曲线,圆满完成了新疆保供电任务,有力地支援了全国电力保供电需要。

    国网新疆电力有关负责人表示,将以“保内供、强外送”为目标,在有效保障疆内电力市场平稳运行的基础上,积极拓展疆电外送市场。依托“内供四环网,外送四通道”主网架格局,发挥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的资源配置优势,巩固落实新疆“三基地一通道”战略定位,为全国电力可靠供应和双碳目标实现提供坚强的支撑。

  • 原文来源:http://www.nengyuanjie.net/
相关报告
  • 《“疆电外送”电量累计突破5000亿千瓦时》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02-27
    • 截至2月22日,“疆电外送”累计外送电量达5037亿千瓦时,为新疆创造直接经济收益1200亿元以上,增加税收310亿元左右。其中,外送新能源电量达1378亿千瓦时,占新疆总外送电量的27.36%,相当于减少标准煤燃烧410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1000万吨、二氧化硫35万吨、氮氧化物30万吨。 新疆是我国五大综合能源基地之一,煤炭预测储量2.19万亿吨,约占全国的40.5%,位居全国首位;太阳能、风能资源储量均位居全国第二位,具备同时开发煤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的条件。在新疆建设大型可再生能源基地,并通过特高压将丰富的电力资源外送到其他省市,有利于进一步发挥新疆资源优势,优化全国能源资源配置,满足中东部负荷中心用电需求,促进新疆经济社会发展。 2010年5月17日,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支持新疆稳定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同年,国家电网公司召开援疆工作座谈会,明确提出加大援疆力度。十余年间,公司在新疆投资金额达2205亿元,新疆电网得到全面补强和完善,为新疆的能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打下基础。 2010年11月3日,新疆建成“疆电外送”第一通道——750千伏哈密—敦煌输变电工程,实现了新疆电网与全国电网的互联互通,结束了新疆电网孤网运行历史,开启了“疆电外送”之路。2013年至2019年,新疆电网与西北主网联网750千伏第二通道工程、±800千伏哈密南—郑州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1100千伏昌吉—古泉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相继建成投运。至此,新疆建成“内供四环网,外送四通道”的大电网格局。 此外,新疆同步加速推进配套电源建设。新疆电网总装机容量从2010年的1407万千瓦提升至2022年1月底的10903万千瓦,装机容量位居西北地区首位。其中,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3718万千瓦,占新疆电网装机总量的34%,新能源利用率目前达到94%,区域能源结构转型成效显著。 经过不断的建设与发展,“疆电外送”电量由2010年的30亿千瓦时扩大至2021年的1223.64亿千瓦时,送电规模大幅提升。目前,疆电已送至全国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助推新疆能源利用转型提速,也为内地省份经济发展带来强劲动力。 2021年,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推动建立“年月交易互补、区域调峰互济”联动机制,连续5个月月均外送电量超过百亿千瓦时。新疆还采取“年度+月度+月内+短期”交易等措施,缩短交易组织周期、增加交易组织批次,加强政府间协议落实和增补市场化外送计划的衔接,促进能源电力外送。 据介绍,“十四五”时期,国网新疆电力将进一步强化跨区输电通道建设,扩大750千伏骨干网架覆盖范围。目前,±800千伏哈密北—重庆特高压直流工程正在加紧推进。预计到2025年,新疆将形成“内供七环网、外送六通道”的主网架新格局,“疆电外送”最大功率可提升至3300万千瓦。
  • 《“西电东送” 宁夏外送电量破5000亿千瓦时》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01-04
    • 记者2021年年底从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网宁夏电力)获悉,宁夏10多年来源源不断地将火电、绿电通过两大“西电东送”工程送到华东、华北地区,累计外送电量达到5009亿千瓦时,首次突破5000亿千瓦时。 近年来,宁夏以“能源高地”优势弥补我国东部、北部地区人口大省“电量洼地”,加快了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为保障华北、华东地区电力需求发挥了积极作用,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作出了积极贡献。 2020年,宁夏银东、灵绍两条直流工程外送电量超790亿千瓦时,宁夏电网成为全国首个外送大于内供的省级电网。其中,银东直流工程能量利用率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直流通道首位,是目前商业运行效益最好的跨省区直流输电工程。 据测算,宁夏累计外送电量相当于就地转化近2亿吨标准煤,减排49850万吨二氧化碳、13600万吨碳粉尘、750万吨氮氧化物,环保效益和社会效益非常显著。 面对全国新能源快速发展的消纳压力,宁夏依托两大直流工程将“风光火”打捆外送,新能源外送电量由2013年的3亿千瓦时一跃增长至2021年的170亿千瓦时,新能源外送消纳电量占新能源上网电量比例超40%。 “我们正在积极谋划推进第三条以输送新能源为主的外送工程——宁夏至华中(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为新能源电力消纳提供空间,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努力实现‘绿电’能发尽发、能送尽送、能用尽用。”国网宁夏电力副总工程师闫志彬说。 据悉,该直流通道与之前的通道最大的区别是以输送新能源为主,而且不新增火电,新能源电量输送比例目标超过50%。 到2025年,国网宁夏电力将初步建成省级能源互联网,确保自治区清洁能源装机容量超过4500万千瓦,实现“两个50%”(装机占比超过50%,发电量占比超过50%);非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比重提高至28%;直流通道外送能力达2200万千瓦,外送电量为1000亿千瓦时。 到2030年,国网宁夏电力要持续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助力及早实现碳达峰,为实现碳中和夯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