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揭示了促进血液干细胞生长和增加白血病和心脏病风险的突变》

  • 来源专题:人类遗传资源和特殊生物资源流失
  • 编译者: yanyf@mail.las.ac.cn
  • 发布时间:2020-10-19
  • 随着年龄的增长,造血干细胞(造血干细胞产生血液和免疫细胞)中的某些基因突变最终可能导致癌症或使人们易患心血管疾病。

    现在,来自麻省理工学院(MIT)和哈佛大学(Harvard)的布罗德研究所(Broad Institute of MIT)、麻省总医院(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波士顿儿童医院(Boston Children’s Hospital)和达纳-法伯癌症研究所(Dana-Farber Cancer Institute)的两组科学家各自发现了一组遗传基因变异,这些变异会增加人一生中HSCs中积累这些突变的风险。这些突变导致两种年龄相关的血液疾病之一:骨髓增生性肿瘤(MPNs)和克隆性不确定潜能造血(CHIP)。MPNs患者有太多成熟的红、白血细胞和血小板,这使他们容易患上白血病。芯片会影响近10%的70岁以上的人,增加患癌症和心脏病的风险,导致血液干细胞过量。

    发表在《自然》(Nature)杂志上的两篇论文描述了这些发现,它们表明,某些遗传基因变异促进了造血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可能导致造血干细胞库的扩大。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增加了血细胞积聚有害突变的风险,进而导致MPNs或芯片。

    “令人兴奋的是,对于患有这两种疾病的患者,我们开始深入了解为什么会发生这些疾病,以及是什么增加了患者的患病风险。”我们希望这些发现可能最终建议的方法,我们可以减轻这种风险,“准会员Vijay Sankaran说Broad研究所,哈佛医学院儿科副教授,肿瘤学和血液学的临时首席在波士顿儿童医院和丹娜-法伯癌症研究所。

    “如果你能预防的发病与年龄有关的突变发生之前,你可能会有好处一大堆的条件,从癌症到心血管疾病、“Pradeep Natarajan说,助理Broad研究所的成员,马萨诸塞州综合医院的预防心脏病学主管,和哈佛大学医学院的医学助理教授。

    映射或然数风险

    在过去的15年里,研究人员发现了与MPNs有关的体细胞突变——在人的一生中都会发生。但是MPN倾向于在家族中遗传,所以Sankaran想知道是否有任何种系突变——从父母遗传给孩子——会影响MPN的风险。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Sankaran和他的同事——包括研究的共同第一作者Erik Bao、Satish Nandakumar和Xiaotian Liao——研究了2949例MPN病例和来自三个大组群的835554例对照组的数据。他们发现了17种会使人们面临MPN风险的基因变异,其中包括7种以前从未发现过的变异。许多变异出现在基因组中不编码蛋白质而是调节基因的部分区域。因此,研究人员进行了额外的实验,以确定变异的生物学后果。

    Sankaran说:“当我们开始研究这些变异的作用时,我们很快发现它们都与血液干细胞有关。”“这真的给了我们机会去了解更多关于造血干细胞的生物学。”

    研究小组发现,有风险变异的人,甚至在他们形成MPN之前,与没有变异的人相比,有更多的造血干细胞和更多的造血干细胞更替。在实验室中对分离的造血干细胞的研究中,研究人员进行了类似的观察——例如,带有一种风险变异的造血干细胞,在生长7天后产生了几乎三倍多的细胞。

    Sankaran说:“我们不认为大多数这些风险变异实际上会使造血干细胞积累更多的突变。”“它们最有可能增加干细胞的总数,从而影响一个细胞最终获得JAK2 V617F这样的突变的可能性。”

    但桑卡兰承认,这只是一种假设。他正在计划未来的研究,以更好地了解每个风险变异的确切功能,以及任何变异是否会增加造血干细胞的突变率。

    目前,他说,了解新的风险基因——它解释了18.4%的MPN家族模式——可能有助于确定谁是MPN的最高风险。Sankaran希望这一发现有一天能够帮助人们降低这种风险。

    干细胞生物学的研究

    另一项新的研究集中在芯片上,它的特点是造血干细胞的积累,使人容易患血癌、心脏病和中风,使人的死亡风险增加40%。

    CHIP研究的资深作者Natarajan说:“我们想了解芯片的诱发因素,理想情况下,是这种疾病的最终发病机制。”

    Natarajan和该研究的第一作者Alexander Bick(目前在范德比尔特大学医学中心),以及他们的合作者们将研究方向转向了97691人的基因和健康数据,这些数据已经通过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的精准医疗跨组学项目收集。在这个队列中,59%的人是非欧洲血统,这一比例高于大多数队列。

    研究人员在TOPMed数据库中识别了4229名携带芯片的人。通过比较这些人和对照组的基因组,他们发现基因组中有三个区域与CHIP相关,其中一个最近与该疾病有关。这种变异只出现在非洲血统的人身上,而且靠近一种名为TET2的基因。研究人员发现,这种变异降低了TET2蛋白质的水平。在采集的16名非裔美国人的血液中,他们有一个基因变异副本,TET2 mRNA水平低于正常水平。

    当研究人员在实验室中从小鼠身上移除Tet2基因时,小鼠增强了造血干细胞的自我更新,从而产生更多的干细胞。同样,当研究小组在分离的人造血干细胞中抑制TET2的表达时,细胞集落生长得更快。

    “我们不认为获得突变本身就足以引起芯片;很多人的一个细胞或几个细胞都发生了突变,而这些细胞从未变得更广泛。”“但是,当你有这样一种促进细胞生长的变异时,它会使带有突变的细胞更积极地扩张。此外,细胞周期的增加也可能促进芯片突变的获得。”

    Natarajan说,需要进行后续工作来了解TET2对造血干细胞的确切影响,以及最终它是如何增加芯片风险的。

    支持或然数研究提供部分由国家糖尿病、消化和肾脏疾病研究所,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医学研究奖学金,克劳迪娅·亚当斯巴尔项目创新的癌症研究,纽约干细胞基金会或然数研究基金会,白血病和淋巴瘤协会。

相关报告
  • 《研究揭示了心房颤动与心脏病基因突变之间的新联系》

    • 来源专题:人类遗传资源和特殊生物资源流失
    • 编译者:yanyf@mail.las.ac.cn
    • 发布时间:2018-12-24
    • 心房颤动(Afib)是一种心脏疾病,它会引起快速、不规则的心跳,增加人中风和心力衰竭的风险,在老年人中相当常见。然而,它的早期发病形式相对少见,影响不到1%的65岁以下美国人。它的罕见表明它有很强的遗传成分,但潜在的遗传作恶者仍然难以找到。 由麻省理工学院布罗德研究所(Broad Institute of MIT)、哈佛大学(Harvard)和麻省总医院(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的科学家领导的一个全国性研究团队发现,早发性心房纤颤与破坏TTN基因(帮助维持心肌结构的基因)的突变之间存在密切关系。根据这些新发现,在接受检查的近2800名早发性Afib患者中,大约2%的患者TTN出现了功能缺失突变,这一比例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TTN还与许多形式的心肌病有关,这些心肌病使心脏更难泵血到全身。 这项研究由美国国家心肺血液研究所(NHLBI)为精准医学(TOPMed)联合进行,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上,是研究人员首次能够将单个基因功能缺失突变与早发性Afib联系起来。这项研究的数据可以通过广泛的心血管疾病知识门户公开获取。 “我们知道Afib是可遗传的,许多基因的变异可能导致它,遗传对被诊断为年轻的人有很强的影响,”Patrick Ellinor说。“但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无法发现早发性心房纤颤与任何一种基因或突变之间的密切关系。” Ellinor与弗雷明汉心脏研究中心和波士顿大学的Kathryn Lunetta以及Broad和MGH的Steven Lubitz共同撰写了这项研究。 为了调查早发性Afib、Ellinor、Lunetta、Lubitz、第一作者Seung Hoan Choi和他们的同事收集了2781名美国人的全基因组序列数据,这些人年龄在66岁以下,参加了TOPMed的9项研究。 然后,该团队进行了一项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测量常见的遗传变异对任何一个特定个体发生早发型Afib风险的影响程度。 从820多万个基因变异开始,研究小组将他们的搜索范围缩小到26个与Afib有关的基因组区域,专门寻找能够阻止基因表达或功能的罕见基因变异。在这26个区域内的84个基因中,只有TTN与Afib密切相关。 最有趣的是TTN与年龄的关系。在被研究的全部受试者中,有2.1%的人出现了基因突变。然而,当研究小组按发病年龄分解数据时,出现了一种模式:患者诊断得越早,就越有可能出现TTN突变。在最年轻的年龄组中,那些被诊断为30岁以下的患者中,有超过6%的人携带TTN突变。 此外,早发性Afib伴有TTN突变的患者比未发生TTN突变的患者平均早五年确诊。 TTN编码一种叫做titin的蛋白质,它在心肌细胞中起着分子支架的作用。肌动蛋白缺陷与多种形式的心肌病有关。然而,虽然心肌病患者也经常发生心房纤颤,但两者之间的分子关系尚不清楚。 “TTN在心脏病学上很有名,”Ellinor说。它的功能缺失突变是许多心肌病的原因。但这是我们第一次看到它和早期Afib之间的联系。 该团队注意到,从他们的数据中得出的Afib-TTN关联,就目前而言,仅仅是一个关联。结果并不表明TTN突变是否在引起早发性Afib中起积极作用。 然而,Ellinor指出,这些数据确实表明,一种更细致的早期Afib治疗方法可能是合适的。 “如今,Afib的标准治疗方法是血液稀释剂、控制心律的药物治疗,或者是一种侵入性手术,称为导管消融。”但在最年轻的患者中,我们可能会问,是否应该退一步考虑基因检测,或许应该寻找心肌病的微妙迹象,”他说。“此外,我们还不知道TTN突变的患者是否有不同的结果,或者我们是否应该根据患者TTN的状况对他们进行分层治疗,或者我们是否应该观察年轻的Afib患者,看看他们是否会发展成心肌病。”这些都是需要回答的重要问题。 “这项研究是一个关键的纸为拓宽我们对房颤的基因基础的理解,并强调了价值TOPMed提供科学界因为它的基因数据,研究设计,和多民族的典型代表,”乔治说宫颈脱落细胞,该研究项目主管、研究与NHLBI遗传学家。“这项研究的结果可能有一天会指向针对早发性心房纤颤的量身定做的治疗方法,但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这项研究得到了NHLBI、国家研究资源中心、美国心脏协会和其他机构的支持。
  • 《JCI:揭示人类T细胞白血病病毒将免疫细胞转化为癌细胞的分子机制》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21-12-20
    • 人类T细胞白血病病毒1型(HTLV-1,Human T cell leukemia virus type 1)主要感染CD4+ T细胞并会在被感染个体机体中诱发慢性持续性感染,有些人就会进展为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ATL,adult T-cell leukemia/lymphoma);HTLV-1还会改变细胞的分化、激活和存活,然而,目前研究人员并不清楚是否以及这些改变如何促进被感染细胞发生恶性转化。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上题为“HTLV-1 infection promotes excessive T cell activ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into adult T cell leukemia/lymphoma”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帝国理工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揭示出了HTLV-1病毒如何引发某些人群患上罕见白血病的,同时还提出了线索有效阻断这种情况的发生。 文章中,研究人员利用单细胞分析揭示了该病毒如何过度激活T细胞(血液中的关键免疫细胞),从而促进其发生癌变。称之为ATL的罕见癌症大约会在5%感染HTLV-1的患者中发生,但仅仅是在最初感染的多年中会这样;HTLV-1能专门感染T细胞并将其转化为白血病细胞,但由于时间上存在滞后,这就使得研究人员确定这种转化是如何发生的变得很难。 ATL能缓慢或积极性地进展,但目前针对高级别ATL并没有标准的疗法,而且在患者使用化疗和抗病毒疗法后,该疾病还有着非常高的复发率。本文研究结果表明,病毒能够劫持T细胞的激活机器,并导致其持续处于高水平的激活状态,并逐渐进展为恶性肿瘤。研究者Yorifumi Satou说道,虽然仅有一小部分HTLV-1感染的患者会进展为ATL,但据估计,全球大约有500万只1000万该病毒的携带者,而且在一些地区该疾病该是地方性的,比如在日本就有大约100万名患者。 研究人员认为,目前非常有必要理解病毒如何让T细胞与人类机体作对,本文而研究揭示了发生这种改变的一种关键机制,并为研究人员提供了一定的研究方向从而寻找干预这一过程的方法,其或有望帮助潜在预防癌症的进展。白血病是一种起源于血液或骨髓细胞的癌症,其主要特点为异常白细胞的数量大幅增加,而T细胞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白细胞,其在抵御外来入侵者上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比如细菌和病毒感染等。 HTLV-1病毒能将其自身插入到一类T细胞中,并开始以一种潜伏状态停留在那里,其并不会释放任何病毒颗粒或者引发任何不良影响,对于许多这种病毒携带者而言,这种情况或许从未改变,但在大约5%的携带者中,经过几十年的潜伏,病毒机会重新苏醒并影响T细胞的功能。文章中,研究人员对来自无病毒捐赠者、健康病毒携带者和ATL患者机体超过8.7万个T细胞进行分析,研究者对这些细胞的RNA进行测序旨在揭示病毒与T细胞之间相互作用的机制。 研究者表示,在进展为ATL的人群中,HTLV-1会让受感染的T细胞变得高度活化和过度反应,从而导致其过量产生维持其不断增殖的蛋白,同时还能帮助病毒避免机体其它通常会清除有害细胞的免疫系统的攻击。研究者认为,这些改变会使得过度反应的T细胞对DNA损伤变得更加易感,比如通过化学制剂或辐射,这就会加速T细胞过渡为癌变状态。研究者Ono表示,对相关过程进一步研究或为后期开发新型疗法策略奠定一定的基础,比如,T细胞的慢性激活也能通过阻断告诉细胞激活的信号通路的分子来被抑制,或者,新型疗法就能通过靶向作用激活T细胞所产生的蛋白质来帮助细胞增殖。 综上,本文研究结果表明,HTLV-1感染的细胞或能上调HLA II类分子,并能扮演耐受性抗原呈递细胞来诱导抗原特异性T细胞的过敏,研究人员揭示了在单细胞水平下HTLV-1所介导的转化和免疫逃逸过程的精细化分子机制。 原始出处: Benjy J.Y. Tan,Kenji Sugata,Omnia Reda, et al. HTLV-1 infection promotes excessive T cell activ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into adult T cell leukemia/lymphoma, 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 (2021). DOI: 10.1172/JCI150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