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知名的投资公司高盛预测了中芯国际的技术升级路线,认为中芯国际到 2022 年芯片制程工艺可升级到 7nm,到 2024 年下半年工艺再次升级至 5nm,2025 年毛利率将提升到 30%以上。
对比高盛的技术路线预测,台积电在 2018 年率先量产了 7nm 工艺,今年的 2020 年将量产 5nm 工艺。两相比较之下,中芯国际依然落后台积电 4 年左右时间,这已经很不容易了。
不过话说回来,高盛的预测还有很大的波动性,中芯国际并没有提到他们的 5nm 路线图。去年底中芯国际量产了 14nm 工艺,并为华为代工了麒麟 710A 处理器,今年主要是提升 14nm 产能,官方表示 5 月底产能已经达到 6000 晶圆 / 月。
在 14nm 之外,中芯国际还有基于 14nm 工艺的 12nm 工艺改良版,此前官方表示 12nm 工艺比 14nm 晶体管尺寸进一步缩微,功耗降低 20%、性能提升 10%,错误率降低 20%,目前已经启动试生产,与客户展开深入合作,进展良好,处于客户验证和鉴定阶段。
在往后还有 N+1、N+2 代工艺,其中 N+1 工艺相比于 14nm 性能提升 20%、功耗降低 57%、逻辑面积缩小 63%,SoC 面积缩小 55%,之后的 N+2 工艺性能和成本都更高一些。
N+1 工艺在去年 Q4 季度就完成了流片,目前正处于客户产品验证阶段,预计 Q4 季度量产。
另外,据中芯国际披露的科创板上市发行公告称,依据发行人与联席主承销商协商,确定本次发行的规模超过 50 亿元人民币,发行价格为 27.46 元 / 股。目前,参与初步询价的投资者为 242 家,配售对象为 3928 个。
在成功登陆科创板之后,中芯国际将会成为国内首家“A+H”的科创红筹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