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大型铀矿!我国取得找矿重大突破》

  • 来源专题:岩土力学与工程信息资源网
  • 编译者: 李娜娜
  • 发布时间:2025-01-10
  • 1月10日,科技日报记者从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获悉,该局联合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中国核工业地质局、省地勘单位,在鄂尔多斯盆地泾川地区取得铀矿找矿重大突破,资源储量规模达特大型。本次泾川铀矿的发现,将形成找铀新局面,大幅增加我国铀资源量,有效提升我国铀资源安全保障程度。

    鄂尔多斯盆地泾川地区铀矿为全球首次在风成砂岩分布区发现的特大型铀矿,是我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施以来,新类型铀矿找矿的重大突破。

    我国大面积发育风成砂岩,除鄂尔多斯盆地约20万平方千米分布区外,在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松辽盆地等含油气盆地也广泛分布。

  • 原文来源:科技日报
相关报告
  • 《我国锂矿找矿取得重大突破》

    • 来源专题:岩土力学与工程信息资源网
    • 编译者:李娜娜
    • 发布时间:2025-01-09
    • 1月8日,《中国自然资源报》记者从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获悉,我国锂矿找矿取得重大突破,锂辉石型、盐湖型、锂云母型锂矿新增资源量均超千万吨,使我国锂矿储量全球占比由6%提升至16.5%,排名从第六位跃升至第二位,重塑了全球锂资源分布格局,为我国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奠定坚实的资源基础。 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中国地质调查局联合各省(区、市)地勘单位和矿业企业,在全国范围内展开锂矿找矿集中攻坚行动,在四川、新疆、青海、江西、内蒙古等地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其中,新发现的西昆仑—松潘—甘孜的世界级锂辉石型锂成矿带长达2800千米,累计探明资源量650余万吨,资源潜力超3000万吨,极大丰富了我国锂矿种类,拓展了找矿范围,引领了新疆、四川、青海等地锂矿找矿行动,为我国锂矿勘查开发提供了新方向。 此外,经过调查评价,我国盐湖锂新增资源量达1400余万吨,跃居成为仅次于南美锂三角和美国西部的全球第三大盐湖型锂资源基地。在江西等地区攻克锂云母提锂技术难题,提高了锂云母型锂矿的利用效率和经济性,新增资源量超1000万吨。这一突破将促进湖南、内蒙古等地区形成找矿新局面,成为锂资源重要增长点。
  • 《油铀兼探 辽河油田发现特大型铀矿床》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19-02-25
    • 利用“油铀兼探”技术,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分公司在内蒙古通辽地区勘探出特大型铀矿。20日,该成果被中国地质学会评为2018年度“十大地质找矿成果”。相关专家表示,辽河油田发现松辽盆地首个特大型可地浸砂岩型铀矿床,首开中国石油系统综合找铀的先河,对提高我国铀资源保障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铀矿作为国家战略性资源,以往由核工业系统的企业进行勘探开发。上世纪90年代,辽河油田在内蒙古通辽地区进行油气勘探时,发现了油气井放射性异常。1998年,辽河油田在原石油探矿权基础上申请了铀矿探矿权,担负起为国找铀的重任。 在钱家店铀矿床勘探过程中,科研人员以“油铀兼探、一矿变双矿”的创新思维,一改传统找铀方式,从解剖盆地入手,充分利用地震资料进行构造精细研究,进行铀矿精准定位,见矿率高达90%以上。钱家店铀矿投产后,辽河油田勘探团队持续工作,累计探明的储量达到特大型铀矿床规模,并创建了一套铀资源评价体系,形成了多项特色技术。 相关专家表示,钱家店铀矿床的发现是松辽盆地乃至我国东部地区寻找可地浸砂岩型铀矿的重大突破,成为科学研究与矿产勘查密切结合、油气地质与铀矿资源研究相互融通,跨学科跨部门研究取得显著成效的一个范例,开辟了一种新的找矿方法和找矿模式,对松辽及周边盆地寻找可地浸砂岩型铀矿有战略性的重要指导意义。 据了解,钱家店铀矿床发现后,辽河油田与中核集团进行合作开采,在国内首次引入国际先进的“无试剂”地浸铀矿开采方法,对钱家店铀矿床进行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