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员发现了在汽车连接智能手机之间的漏洞》

  • 来源专题:集成电路
  • 编译者: Lightfeng
  • 发布时间:2016-09-11
  • 今天许多的汽车带着秘密乘客离开工厂:原型软件功能,虽然是禁用的,但可以被聪明的司机驱动解锁。

    这被认为是第一次全面的安全性分析的一类,纽约Tandon计算机科学和工程学院的助理教授Damon McCoy和一组来乔治梅森大学的学生发现了在MirrorLink上的漏洞,一个允许车辆与智能手机系统连接的规则体系。

    MirrorLink是由汽车连接联盟创建的,它占连接智能手机、车载信息娱乐的行业第一和领先的标准(IVI)系统世界汽车制造商的80%。然而,一些汽车制造商关闭它,因为他们选择了不同的智能IVI标准,或因为MirrorLink在他们的车辆版本是一个可以激活的原型。

    McCoy和他的同事们发现,MirrorLink是比较容易解锁,让黑客可以使用连接的智能手机作为控制安全关键部件如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的垫脚石。McCoy解释说,“调谐器”公司定制的汽车会使黑客通过其解锁不安全功能。

相关报告
  • 《KIT研究人员发现锂离子电池中钝化层形成的秘密》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3-03-24
    • 在日常生活中,锂离子电池已经变得不可或缺,而锂离子电池关键是在初始循环中形成钝化层。据外媒报道,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Karlsruh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KIT)的研究人员通过仿真发现固体电解质界面不是直接在电极上形成,而是在溶液中聚集形成。这一发现可优化未来电池的性能和寿命,且相关研究已发表于期刊《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 图片来源: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 从智能手机到电动汽车,任何需要移动能源的地方几乎采用的都是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和其他液体电解质电池实现可靠的重要因素是固体电解质中间相(SEI)。该钝化层在第一次施加电压时形成。电解液在表面附近即时分解。到目前为止,尚不清楚电解质中的颗粒如何在电极表面形成高达100纳米厚的层,因为分解反应只能在距表面几纳米的距离内进行。 阳极表面的钝化层对锂离子电池的电化学容量和寿命至关重要,因为它在每个充电周期都承受着很高的压力。当SEI在此过程中破裂时,电解液会进一步分解,电池容量会降低,这一过程也决定了电池的寿命。通过正确了解SEI的生长和组成,可以控制电池的性能。但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实验或计算机辅助方法足以破译SEI在不同维度上发生的复杂增长过程。 KIT纳米技术研究所(INT)的研究人员现已设法通过多尺度方法表征SEI的形成。研究小组主任Wolfgang Wenzel教授表示:“这解决了关于所有液体电解质电池的重大谜团,尤其是我们每天都使用的锂离子电池。” 超过50,000次针对不同反应条件的仿真 为了检查液态电解质电池阳极钝化层的生长和组成,INT的研究人员生成了代表不同反应条件的50,000多个仿真的集合。他们发现有机SEI的生长遵循溶液介导的途径。首先,直接在表面形成的SEI前体通过成核过程在远离电极表面的地方连接。随后核的快速生长导致形成最终覆盖电极表面的多孔层。 这些发现可提供解决方案,以解决SEI只能在电子可用的表面附近形成的问题,且一旦该狭窄区域被覆盖,SEI的生长就会停止。INT博士后和该研究的作者之一Saibal Jana博士解释说:“我们能够确定决定SEI厚度的关键反应参数。这将有助于未来开发电解质和合适的添加剂,以控制SEI的特性并优化电池的性能和寿命。”
  • 《研究人员获汽车电池新发现 可提高续航里程》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1-03-06
    • 据外媒报道,法拉第研究所CATMAT项目的部分成员、牛津大学的科学家们在研究下一代阴极材料时,对富锂阴极材料中氧-氧化还原过程有了新的理解,并提出可提高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的方法。牛津大学教授兼法拉第研究所首席科学家Peter Bruce教授表示:“在不断提高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的过程中,能够利用氧-氧化还原阴极的潜力非常重要。此外,与目前商用富镍阴极相比,氧-氧化还原阴极也能带来更大改善的。深入了解氧-氧化还原的基本机理是制定策略、减少此类材料当前局限性的重要举措,可以推动其潜在商业应用的实现。” 法拉第研究所首席执行官Pam Thomas表示:“在英国电气化竞赛中找到开创性解决方案,需要针对行业相关目标进行大规模的集中研究。法拉第研究所研究人员此次的发现开启并加速了对电池材料研究方法的探索,从而提升未来电动汽车续航里程。通过使用英国Diamond Light Source和Royce Institute的先进设备,此次突破才得以实现,这也证明维系英国研究基础设施非常重要。” 提升电动汽车续航里程需要电池材料在较高的电压下存储更多的电荷,从而实现高“能量密度”。可增加锂离子阴极材料能量密度的方法比较有限,如目前大多数阴极材料采用层状过渡金属氧化物,并添加钴、镍和锰。还有一种研究方法可将电荷存储在氧化物离子以及过渡金属离子上。 多年来,使用这种氧-氧化还原材料提高阴极能量密度也是比较有潜力的方法。但是这种材料在首次充电时会发生结构变化(主要为不可逆变化),并导致之后的放电充电循环电压明显降低,从而阻碍了其在商用电池的潜在应用。 为发现氧-氧化还原反应机理并解释上述结构变化,全球的科学家们已开展了一段时间的研究,但仍然很难做出清晰解释。诸如共振非弹性X射线散射(RIXS)等技术在过去被成功地用于探测氧的变化。但通过与Diamond Light Source的研究人员合作,法拉第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成功揭示出RIXS特征,表明大部分材料中的氧化物是分子氧,而非过氧化物或其他化合物。 巴斯大学和CATMAT首席研究员Saiful Islam教授表示:“计算模型证明,分子氧的变化可解释两种观察到的电化学反应,一是首次放电时的电压降低问题,二是结构变化问题。以上两种反应在材料的大部分地方可以得到解释。这种将分子氧和电压损失联系在一起的统一模型,可帮助研究人员提出切实可行的策略,避免氧-氧化还原引起的不稳定性,从而为实现更高可逆的高能量密度锂离子阴极提供可能途径。”论文共提出六种极具潜力的策略,目前均在CATMAT项目进行研究。理解机械原理可加快这些领域的研究速度,为迭代、反复试验和错误尝试提供替代方案。在新研究方向上,研究人员正在开发一种独特的“上层结构”,控制过渡金属层中锂原子的顺序,从而提高结构稳定性并减少电压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