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亿美元氢能市场蛋糕诱人》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3-02-27
  • 在全球低碳转型过程中,氢能将发挥重要作用。一旦制氢技术发展成熟,氢能在全球能源市场的占比将达到可观的15%。面对如此诱人的前景,世界各地政府和大多数石油巨头都在押注绿色氢的未来,将其作为传统化石燃料的主要替代品,预计未来10年将有更多的投资涌入,并推动技术创新发展,氢能时代未来可期。

    目前全球氢能市场规模约为1000多亿美元,预计到2050年市场总规模将超1万亿美元。这块大蛋糕格外吸引眼球,变得越来越炙手可热。

    根据高盛研究,在全球低碳转型过程中,氢能将发挥重要作用。一旦制氢技术发展成熟,氢能在全球能源市场的占比将达到可观的15%。这种预期也导致近年来氢能行业的投资显着增加,特别是在促进技术突破和降低成本方面。研究表明,要在2030年实现净零碳排放,在绿色氢能技术开发和运用方面的全球投资需求将多达5万亿美元。

    从纸上谈兵到真金白银投入,氢能开发经历了数十年的风风雨雨,但至今仍未成为主流投资品种。原因很简单,一系列技术难题和成本问题让人望而却步。然而,拐点似乎已经到来。现在有很多经济学家确信,氢经济已经准备好起飞。

    其中一个被特别看好的产品就是燃料电池。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燃料电池行业是绿色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技术性能是干电池无法达到的,特别适用于叉车、商用车和船舶等特种运输工具以及普通能源消费,既可以部分替代电网供电,同时还具备较低成本和供给可靠等优势。花旗银行研究报告显示,到2030年,燃料电池电力将达到50吉瓦,市场规模为400亿美元;到2040年将进一步增加至1800亿美元。欧盟计划到2030年在各成员国安装40吉瓦的可再生氢能电解槽,同时在欧盟周围建设40吉瓦容量的电解槽。

    面对如此诱人的前景,世界主要经济体都出台了积极的氢能发展规划。欧盟雄心勃勃的氢能计划是:通过增加可再生氢的产量将绿色能源燃料翻一番。发展大规模氢能产业是欧洲发展绿色经济的关键,有助于实现其确保能源供应链安全和降低能源价格及生产成本的目标。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还宣布成立欧洲氢银行,计划向欧洲氢市场注入29.1亿美元的支持资金。

    近年来,为适应气候变化和绿色发展需要,欧洲绿色氢产业一直在稳步发展。欧盟在2020年制定了“绿色协议”,为该地区的绿色氢能产业发展提出“三步走”方案,即到2024年在欧洲多个行业实施绿色氢生产和消费,到2030年创建区域互联的氢能市场、建设大型欧洲氢基础设施。

    为此,由西班牙石油公司与荷兰鹿特丹港合作建立的“南欧和北欧之间第一条绿色氢走廊”项目目前已经启动,预计2027年投入运营。鹿特丹港是欧洲最重要的能源港口之一,新走廊将支持鹿特丹向西北欧供应460万吨绿色氢气的目标。西班牙也充分展现其引领欧洲绿色氢能发展的雄心,该国能源公司雷普索联合另外33家公司组成财团,已经在绿色氢能产业投资了44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实现500兆瓦的绿色氢产能,到2030年则达到2吉瓦,最终目标为4吉瓦。南北氢走廊只是打响了第一枪,欧洲另外5个绿色氢走廊也摆在了谈判桌上。而世界各地的绿色氢贸易通道建设也正如火如荼展开。一些企业已经在探索通过管道线和主要海底电缆,实现更大程度的可再生能源共享和连接。

    绿色氢依赖于使用可再生能源将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迄今为止,绿色氢还非常昂贵,而它却是公认的最有前途的清洁能源投资机会之一。世界各地政府和大多数石油巨头都在押注绿色氢的未来,将其作为传统化石燃料的主要替代品,预计未来10年将有更多的投资涌入,并推动技术创新发展。总之,氢能时代未来可期。

  • 原文来源:https://www.in-en.com/article/html/energy-2322613.shtml
相关报告
  • 《氢能“万亿级”市场蛋糕抢夺战正酣》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19-06-07
    • 进入2019年,氢能源热度攀升。《经济参考报》记者获悉,目前有超过20个城市竞相出台规划,打造相关产业群,许多企业也在加速“跑马圈地”,其中不乏国家队的身影,氢能“万亿级”市场蛋糕抢夺战正酣。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推动加氢等设施建设。3月26日,财政部等四部委印发了《关于调整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在其他新能源车型补贴大幅下调时,对燃料电池汽车补贴力度保持不变。之后高层及相关部委又数次提到加快发展氢能源等新兴产业。 全国各地也竞相出台扶持政策,规划布局相关产业群。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20多个省市出台氢能的发展规划和氢燃料汽车的发展规划,形成了华东、华中、华南、华北、东北、西南六个氢能和氢燃料电池汽车的产业群。 山西省提出,依托太原市、大同市、长治市等城市现有氢燃料电池汽车相关产业开展试点示范,将山西打造成中国“氢谷”。浙江宁波也提出要打造氢能装备制造基地、推进氢能技术创新研发、推进氢能示范应用、建设氢能产业创新协同平台、引进培育氢能龙头企业以及推进氢能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江苏如皋规划到2030年氢能产业年产值突破1000亿元,氢能和新能源汽车企业建设高水平研发平台的最高可享受1000万元的资助。安徽六安提出,对于加氢站的财政补贴最高不超过400万元。此前,广东佛山南海对区内新建成的单个加氢站最高补贴800万元。 政策暖风劲吹之下,许多企业也加速跑马圈地。去年国家能源集团发起并牵头成立了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创新战略联盟,国家电网等十几家央企参与其中。今年两会期间,中核集团表示与清华大学、宝武集团等国内主要相关单位,联合开展了核能制氢与氢能冶金结合的前期合作。 多个上市公司近期也密集披露“涉氢”计划。鸿达兴业近日公告,子公司乌海化工在乌海市海南区海化工业园建设的第一座加氢站于日前投入使用。此前其与乌海市政府签署了《氢能项目战略合作协议》,拟在乌海开展氢能技术及应用研究,打造氢能城市。该公司还将利用中石化内蒙古分公司现有网点增添加氢功能及加氢站的建设工作。 长盈精密公告称,公司拟在深圳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深圳市长盈氢能动力技术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经营范围包括氢燃料电池金属极板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等。中泰股份、开尔新材等上市公司也表示,要成立公司布局氢能源行业。 据《中国氢能产业基础设施发展蓝皮书(2016)》预计,到2020年,中国氢燃料电池车辆将达到1万辆;到2030年,氢燃料电池车辆保有量将达到200万辆,占全国汽车总产量的比重约5%,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产值有望突破万亿元大关。 不过,业内人士也指出,作为新兴产业,氢能源市场化应用尚需时间验证,燃料电池车在成本、技术及配套设施建设方面还有待突破。
  • 《全球氢能市场规模2050年将超万亿美元》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03-13
    • 投行高盛近日发布报告称,目前,全球氢能市场的总价值约为1250亿美元,预计到2050年,氢能市场的总规模将超过1万亿美元。该报告表示,在全球各国的低碳转型过程中,氢能都将发挥重要作用。一旦清洁能源制氢的技术发展成熟,氢能在全球能源市场的占比将达到15%。 高盛自然资源研究主管Michele Della Vigna指出,目前,投资氢能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收购纯电解槽公司,另一种是投资已将氢能作为其主要业务的企业,包括能源服务公司、工业天然气公司和石油和天然气公司。 报告认为,近年来,氢能行业的投资显著增加,特别是在生产技术方面。“要想在2030年实现净零排放,全球需要在绿氢供应链上投资5万亿美元。”报告称,“另外,随着可再生能源项目开发成本下降,氢能的成本也将随之下降,产业将拥有更大的增长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