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2020年1月和2月COVID-19流行期间调整的年龄别病例死亡率 》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hujm
  • 发布时间:2020-03-14
  • 2020年3月6日,medRxiv预印平台上发布了伯尔尼大学的文章“Adjusted age-specific case fatality ratio during the COVID-19 epidemic in Hubei, China, January and February 2020”。文章称,在传染病流行的早期阶段,获得可靠的总病死率(CFR)预计值将有助于预估COVID-19引起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并为卫生保健系统的决策提供关键信息。由于可能对轻度或无症状病例的遗漏以及病例从发病到死亡的时间存在延迟,使得在传染病的早期阶段获得可靠的病死率(CFR)尤为困难。
    研究团队针对以上两点,建立优化了传播模型,通过中国的公开数据拟合预估了特定年龄区间病例的病死率(CFR),根据预测结果,目前所有感染者的总病死率为1.6%(1.4-1.8%),同时老年人的病死率显著提升。研究结果表明,随着COVID-19在全球范围内的进一步蔓延,其对人口造成了负担压力。
    *注,本文为预印本论文手稿,是未经同行评审的初步报告,其观点仅供科研同行交流,并不是结论性内容,请使用者谨慎使用。

  • 原文来源:https://www.medrxiv.org/content/10.1101/2020.03.04.20031104v1
相关报告
  • 《3月6日_湖北省2020年1月和2月COVID-19流行期间调整的年龄别病例死亡率》

    • 来源专题:COVID-19科研动态监测
    • 编译者:xuwenwhlib
    • 发布时间:2020-03-08
    • 3月6日_湖北省2020年1月和2月COVID-19流行期间调整的年龄别病例死亡率 1.时间:2020年3月6日 2.机构或团队:伯尔尼大学 3.事件概要: 2020年3月6日,medRxiv预印平台上发布了伯尔尼大学的文章“Adjusted age-specific case fatality ratio during the COVID-19 epidemic in Hubei, China, January and February 2020”。文章称,在传染病流行的早期阶段,获得可靠的总病死率(CFR)预计值将有助于预估COVID-19引起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并为卫生保健系统的决策提供关键信息。由于可能对轻度或无症状病例的遗漏以及病例从发病到死亡的时间存在延迟,使得在传染病的早期阶段获得可靠的病死率(CFR)尤为困难。 研究团队针对以上两点,建立优化了传播模型,通过中国的公开数据拟合预估了特定年龄区间病例的病死率(CFR),根据预测结果,目前所有感染者的总病死率为1.6%(1.4-1.8%),同时老年人的病死率显著提升。研究结果表明,随着COVID-19在全球范围内的进一步蔓延,其对人口造成了负担压力。 *注,本文为预印本论文手稿,是未经同行评审的初步报告,其观点仅供科研同行交流,并不是结论性内容,请使用者谨慎使用。 4.附件: 原文链接:https://www.medrxiv.org/content/10.1101/2020.03.04.20031104v1
  • 《2月17日_中国COVID-19感染死亡率的估计》

    • 来源专题:COVID-19科研动态监测
    • 编译者:xuwenwhlib
    • 发布时间:2020-02-22
    • 信息名称:中国COVID-19感染死亡率的估计 1.时间:2020年2月17日 2.机构或团队:上海信义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3.事件概要: 上海信义医疗技术有限公司在medRxiv预印本平台发布“Estimating the case fatality ratio of the COVID-19 epidemic in China”。文章们旨在基于流行病早期的统计模型来精确估算COVID-19精确死亡率(CFR)。 文章基于中国国家卫生委员会于2020年1月20日至2020年2月20日发布的每日流行病报告数据,建立竞争风险模型获得死亡、治愈和治愈死亡风险比例。根据连接点回归模型中最后一块的斜率来计算CFR估计值。结果发现,湖北省(包括武汉和震中)COVID-19的CFR为8.71%(95%CI:7.95%-9.64%),而在中国其他地区为1.21% (95%CI:1.07%-1.40%)。 *注,本文为预印本论文手稿,是未经同行评审的初步报告,其观点仅供科研同行交流,并不是结论性内容,请使用者谨慎使用. 4.附件: 原文链接:https://www.medrxiv.org/content/10.1101/2020.02.17.20023630v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