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70年大庆,煤炭市场表现不一!》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19-09-23
  • 本周主产地动力煤价格涨幅收窄,北方港口动力煤市场整体运行平稳。

    产地方面,经过前期煤价集中上涨之后,陕西榆林多数煤矿价格保持稳定,在下游焦化、化工、建材等行业停产、限产的影响下,整体用煤需求疲软,煤价继续上涨动力不足。鄂尔多斯多数煤矿粉煤价格运行平稳,个别水洗粉煤价格下调5元/吨,块煤受民用需求的带动,价格稳中偏强运行,中秋节前伊旗某矿块煤价格上调15元/吨至465元/吨。北方港口方面,随着气温降低以及部分电厂开始机组检修,沿海主要电力企业用煤需求转向回落,但受产地煤价上涨以及发运成本的支撑,煤价暂时稳定。现5500大卡煤主流平仓价585-590元/吨,5000大卡煤主流平仓价515-520元/吨,市场观望居多,实际成交量并不大。临近国庆产地煤矿以及下游企业开工率均有下滑的趋势,煤炭供需将呈双弱的局势,预计短期之内煤价将小幅震荡运行。

    本周全国焦煤市场延续弱势。

    进入9月份以来,全国焦煤市场整体承压较大,受需求持续萎缩影响,山西、山东、内蒙、进口等方面焦煤价格实现普跌,部分地区单月降幅已经突破100元/吨。此次焦煤市场下行,无论是优质焦煤还是配焦煤及高硫焦煤,市场整体承压波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为2016年供给侧结构改革后,炼焦煤市场形势最为严峻的一次。后期炼焦煤市场弱势仍将持续,从现在到年底焦煤市场形势不甚乐观,价格仍有下行空间。首先供应方面,虽然临近建国70周年煤矿安检力度会加大,但这对煤矿产量影响有限,多数煤矿生产仍保持正常,供应端并未有明显缩量。其次需求方面,目前焦煤市场来自需求端的萎缩十分明显,一方面跟焦化去产能力度加大有关,另一方面跟目前钢厂焦化厂利润水平偏低,不断尝试打压焦煤价格有关。

    本周国内无烟煤市场弱稳运行为主,市场暂未出现明显波动。

    9月中旬,无烟煤主产地山西、河北等地区煤矿多持观望心态,从供需面来看,近期下游用户对民用煤采购积极性增加,部分煤矿表示中块煤发运节奏较快,但下游化工、冶金等行业对无烟煤需求未有明显变动,需求端整体对市场支撑有限;而供应端,现阶段除部分煤矿因搬家、检修等因素影响生产不正常之外,多数矿井保持正常开工,目前无烟煤市场供需关系仍保持偏宽松状态。对于后市,在需求端难以发生明显变动的态势下,煤价能否上涨主要看供应端产量变动情况。预计短期内无烟煤市场仍是弱稳运行,但后期来看,随着近日晋城市应急管理局发布关于加强国庆期间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若9月下旬产地环保、安检趋严,无烟煤产量继续缩减,届时不排除当地有煤矿有上涨无烟煤价格的可能。

    本周国内喷吹煤市场大势维稳,主流煤企稳价为主,零星市场煤小幅波动。

    9月中旬,山西、河北、河南等地区主流矿井多数生产正常,虽然下游部分厂家考虑到70周年大庆的影响,开始适当增加备货,提高喷吹煤发运节奏,但由于现阶段钢企整体盈利水平一般,钢厂对后期有环保限产加严的预期,需求端整体对市场支撑力度有限,产地部分煤矿尤其产量较大的主流矿井销售继续承压。市场煤当前观望氛围较为浓厚,本周除河北地区个别钢厂无烟喷吹煤到厂价格小幅上涨15元/吨以外,华北、华东地区多数钢厂市场煤采购价格多保持稳定,现暂时观望市场为主。短期内除局部地区市场喷煤价格有因运输受限而小幅上调的可能以外,喷吹煤市场整体缺乏上涨动力。对于喷吹煤后期走势需持续关注国庆之前环保、安检等因素对喷吹煤上下游及运输方面带来的影响。

相关报告
  • 《十一月份煤炭市场走势研判》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19-11-07
    • 煤炭市场:动力煤市场价格弱势下探。一是下游电厂煤炭库存依然处于较高水平,发电负荷较低,采购意愿不足。截至10月22日,全国重点电厂煤炭库存量9178万吨,创去年12月份以来新高。同时沿海六大电厂存煤合计已升至1670万吨以上,为8月底以来的最高水平; 二是中转港煤炭库存偏高,且主产地煤炭供给回升,并在优质产能释放下供需偏向宽松。京唐港5500大卡现货平仓价格为560元/吨,4500大卡现货平仓价格为440元/吨,比上月末分别下跌25元/吨和15元/吨。 不过国际动力煤市场需求回升,价格有所走高,目前主要输往中国地区的澳洲5500大卡动力煤现货平仓价格为53.9美元/吨,比上月末上涨4.6美元/吨。 炼焦煤市场需求不足,市场煤价格相继下跌。10月份国内炼焦煤市场在长协煤价格支撑下继续主流保持稳定,但区域市场煤价格相继下跌,其中山西地区下跌40-60元/吨为主,山东气精煤则加大量价优惠政策10-35元/吨。 影响因素如下:一是部分地区高位炼焦煤价格补跌,并带动周边炼焦煤市场下滑;二是由于环保限产政策对炼焦煤需求的抑制;三是受下游焦炭市场弱势下跌的拉动。 不过,进口煤表现与国内炼焦煤市场有所不同,由于持续下跌后价差优势明显,近期需求有所回升,价格止跌反弹,截止10月30日,澳洲二线主焦煤国内到岸价格142美元/吨,比上月末上涨7.5美元/吨。 钢材市场呈普跌走势。中钢协发布的最新一期钢材价格指数为104.36点,较上月末下降1.65%;从跟踪的国内十大城市现货行情均价看,价格较上月末整体下跌50-130元/吨。 影响因素如下:一是国庆期间钢材需求有所下滑,导致钢材厂存与社会库存升高;二是受环保限产政策制约的钢厂节后陆续恢复生产,市场观望气氛增强;三是由于对冬季钢材需求下滑的预判,期货市场先行弱势下跌,目前螺纹钢主力合约报收于3373元/吨,比9月末下跌97元/吨,跌幅2.80%。 近日最新统计的全国钢厂高炉产能利用率为81.16%,较上月末上涨5.58个百分点。 焦炭市场偏弱运行。在钢厂与焦化厂的多番博弈后,国内焦炭市场最终弱势下探,华东、华北以及东北地区焦炭价格相继下跌50元/吨。 影响因素如下:一是下游钢材市场行情低迷,叠加环保限产政策以及对冬季钢材需求减弱的预期,钢厂对原料价格打压意愿增强;二是钢厂焦炭库存多处于中高位水平,采购积极性下降;三是焦化厂焦炭库存上升,博弈心态有所减弱。 唐山区域市场运行情况分析 钢材市场持续走弱,目前唐山钢坯价格3350元/吨,比上月末下跌50元/吨。同时,跟踪的建材与板材五大品种价格较上月末下跌20-80元/吨不等。截止10月31日,唐山地区二级冶金焦成交均价1790元/吨,比上月末下跌50元/吨。 生产方面,受重污染天气影响,10月份唐山地区环保限产政策依旧较严,钢厂开工持续受限,最新统计的唐山地区高炉产能利用率为65.49%,比上月末微降0.53个百分点。焦化厂根据《唐山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中“大气环境质量管控”的相关要求,全月焦炉结交时间多维持在30小时左右。目前执行的《重污染天气Ⅱ级应急响应》再次强调绩效评价为B、C的焦企焦炉结焦时间延长至36小时。 十一月份市场走势研判 对11月份国内煤炭市场走势影响较大的因素分析如下:利好方面,一是采暖季临近,居民取暖用煤需求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支撑;二是由于煤矿事故频发,后期对“三超”(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等执法力度将加大,或压制部分地区的煤炭供给能力;三是基建等正处于入冬前赶工期,对钢材市场仍有一定刚性需求。 利空方面,一是港口和电厂煤炭库存偏高,在长协煤供货为主情况下,下游采购积极性较弱;二是环保压力导致钢厂与焦企用煤需求受到一定制约;三是特高压与光伏发电等对沿海火电市场的持续冲击,抑制着电厂耗煤量的提升。 综上所述,十一月份国内钢材市场将震荡调整;焦炭市场依然有下行压力;炼焦煤市场稳中偏弱,地方市场煤价格或进一步下探;动力煤市场由于取暖需求增加,虽然有一定支撑,但供需宽松的大格局依然没有改变,价格总体上将继续承压。
  • 《明年煤炭市场怎么发展?专家这样预测!》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0-11-18
    • 昨天在第十届中国煤炭市场高峰论坛上,与会专家预测2021年—— 煤炭需求小幅增长 供应能力稳步提升 “随着我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煤炭市场也逐步进入供需常态。总体来看,前三季度全国煤炭销量小幅下降,产量基本持平,进口量略有减少,市场供需大体平衡,价格波动趋稳。但煤炭企业经济效益大幅下滑,市场下行的压力持续存在。”11月12日,在中国煤炭资源网主办的第十届中国煤炭市场高峰论坛上,中国煤炭经济研究会副理事长梁敦仕说。 供应能力 进一步提升 梁敦仕介绍,“十二五”时期我国煤炭产量年均递增1.8%,“十三五”时期煤炭产量年均递增0.5%左右。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原煤产量为27.9亿吨,同比下降0.1%,预计今年煤炭产量与上年基本持平。 “2019年我国煤炭行业去产能任务已完成总量目标,今年我国还将去产能8400万吨,‘十三五’期间共去产能9.03亿吨,其中动力煤去产能6.12亿吨,占比68%。”汾渭能源资讯服务部总经理冯栋斌介绍。 冯栋斌表示,政策性去产能告一段落,未来煤矿的关闭将回归自然关停和市场淘汰,预计2021年仍有3400万吨产能的矿井面临关闭,其中动力煤产能1900万吨。 不过,我国仍有巨大的煤炭储备产能。根据汾渭能源统计,到2020年底,我国共有各类煤矿产能54亿吨,其中生产矿井产能38.85亿吨,各类建设状态产能14亿吨。 “由于产能置换矿井逐步投产,有效产能稳步提升,供应保障能力增强。预计2021年新增产能1亿吨,2021年我国煤炭有效产能将达到43.13亿吨,同比增加5900万吨。”冯栋斌表示,2021年国内煤炭产能继续释放,在需求维持高位及进口煤政策长期严格执行的背景下,产量继续保持增势,预计原煤产量将达到38.85亿吨,同比增长0.6%。 需求保持 温和增长 三季度以来,我国煤炭消费逐渐趋于正常。国投安信期货统计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国煤炭消费量约为30.3亿吨,同比下降1%,降幅比上半年收窄1.5个百分点。其中,电力行业耗煤14.2亿吨,同比下降1.8%;钢铁行业耗煤5.2亿吨,同比增长3.5%;建材行业耗煤3.7亿吨,同比下降1.0%;化工行业耗煤2.3亿吨,同比下降1.8%。 “四季度,拉尼娜状态下中东部气温较往年同期偏低的概率较大,加上水电出力挤压火电的高峰期已基本结束,预计全年火电耗煤同比增长0.1%。”国投安信期货能源首席分析师高明宇表示。 不过,高明宇也表示,从8月下旬起,取暖季动力煤补库行情就被贸易商提前点燃,沿海终端电厂陆续跟进。9月以来,CCI5500大卡动力煤月均价涨幅已达每吨57.4元,10月以来动力煤中下游库存累增1036.6万吨,冬季缺口行情已被阶段性透支。 冯栋斌预计,2020年动力煤需求为33.48亿吨,同比略有下降;2021年,动力煤需求温和回升,全年需求预计33.57亿吨左右。 价格重心 继续下移 数据显示,当前,全国统调电厂存煤增至1.5亿吨,环渤海四港区存煤比9月末增加28万吨,同比减少638万吨。 高明宇介绍,今年以来,产地及港口库存水平偏低,而电厂存煤处于历史同期最高水平,库存结构呈现由产地和中转地环节向终端用户转移的“金字塔”态势,导致贸易商经营困难,下游用户话语权增强。 “进口煤方面,预计今年全年煤炭进口量为2.83亿吨,同比下降6%。2021年煤炭进口量或将继续受到抑制,同比约下降5%。”冯栋斌表示。 冯栋斌预计,2021年煤炭需求或高位小幅增长,供应能力稳步提升,2020年延后释放产能预计在2021年投产,虽然进口端扰动因素仍在,但供应还是整体走强。综合来看,2021年,动力煤价格重心将继续下移。 “年初以来,CCI均价为每吨558.8元,同比降幅自2019年的每吨61元缩窄至每吨33.3元。预估2020年全年均价在每吨550元至560元之间,波动区间在每吨470元至630元之间。”高明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