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疫苗产业:80%以上被辉瑞、诺华等巨头垄断》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huangcui
  • 发布时间:2017-11-02
  • 生物制药目前已成为医药产业中的一块“香饽饽”,众多企业投入大量资金研发和生产。疫苗作为生物制药的核心部分,也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2010年全球疫苗市场的估值为250亿美元,预计2015~2016年将增长一倍,到2025年将上升到1000亿美元。但从全球市场看,各大药企目前对疫苗投入并不多,相比一些重磅药,它甚至有些被“冷落”。

    疫苗是个高风险产业

    目前,全球疫苗市场有80%以上被葛兰素史克、赛诺菲、默克、辉瑞、诺华等药企巨头垄断,小型药企很少涉及。同时,这些药企的研发投入多集中在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药物上,疫苗所占比例有限。中国医药质量管理协会副会长孙新生认为,以下原因限制了疫苗市场的发展。

    要求高,小企业难涉足。“疫苗临床研究开发比药品更为复杂,一个成功的上市疫苗不仅需要大量的临床受试人群,长时间的观察,还要花费巨额资金的投入。此外,疫苗多是注射剂,对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水平(GMP)要求很高。很多小型制药企业由于无法满足以上这两种能力,所以被拒之门外。”孙新生告诉《生命时报》记者。

    市场大,但持续度不高。疫苗的接种者几乎覆盖所有人群,市场看似很大,但药企积极性却不太高。“这和疫苗不能‘可持续发展’有关”,孙新生表示,用于治疗慢性病的药物需要长期服用,而疫苗一般完成一套接种程序就行了,因此药企对慢性病药物的投入更加偏重。此外,打疫苗不像吃药一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有些人因此放弃接种,影响最终的使用量。

    风险大,难获好口碑。很多药物因能攻克顽疾获得好口碑,但疫苗多起预防作用,接种者也多是健康人,接种时并未患病,很难体会到疫苗带来的好处。如果本来没病的人接种疫苗后出现异常,指责的声音还会因接种人数多而更响亮。“这不像降糖药只涉及糖尿病患者,一旦疫苗出现安全问题,几乎所有接种过的人都会受影响。”孙新生说。2013年底国内“康泰”乙肝疫苗事件就对疫苗市场冲击巨大,深圳等10个省市的乙肝疫苗接种率一度降低了30%。

  • 原文来源:http://news.bioon.com/article/6656524.html
相关报告
  • 《制药巨头并购重组,开创国内疫苗市场》

    • 来源专题:再生医学与健康研发动态监测
    • 编译者:malili
    • 发布时间:2017-07-26
    • 不久前,著名医药市场研究机构EvaluatePharma发布了《world preview 2017, outlook to 2022》,对2017-2022年的制药产业前景进行了展望。根据这份报告的预测,全球疫苗市场领域,GSK、默沙东、辉瑞、赛诺菲四大巨头将继续引领全球疫苗市场,各大公司将分别占有大约20%的市场份额,销售额为55.68亿美元,预计到2022年市场份额将小幅下滑至19.3%,销售额预计为68.26亿美元。 制药巨头频繁并购重组 事实上,早在2000年之前,大部分制药行业对疫苗的预期并不高。约在2005年以后,GSK、辉瑞、赛诺菲、强生、雅培等大型医药企业通过收并购等方式纷纷进入疫苗市场,从而推动了疫苗行业的新兴发展。 默沙东在2014年底收购NewLink公司的埃博拉病毒实验性疫苗的全球商业化权利。赛诺菲于2014年与韩国的SKChemical公司合作共同开发肺炎球菌结合疫苗。辉瑞先后收购了Baxter公司和RedvaxGmbH公司,获得C脑疫苗产品NeisVac- C、森林脑炎疫苗产品Tico和CMV疫苗,并于2015年6月以1.15亿欧元收购GSK旗下两大脑膜炎疫苗Nimenrix和Mencevax。GSK在2015年与诺华完成220亿美元巨额资产置换,GSK将肿瘤业务出售给诺华,并获得诺华除流感疫苗外的疫苗业务。 今年,这些制药巨头依然没有停下扩展业务的脚步。7月11日,赛诺菲宣布收购Protein Science。根据协议,赛诺菲将支付一笔6.5亿美元的预付款,在达到特定里程碑后还将支付总额达1亿美元的里程碑金。赛诺菲执行副总裁兼旗下疫苗事业部赛诺菲巴斯德主管David Loew表示,通过收购Protein Sciences公司,将获得非蛋源性(egg-based)疫苗,这将使我们能够扩大我们的流感疫苗组合资产。 Protein Sciences公司是一家总部位于美国美国康涅狄格州南部城市梅里登的疫苗生物技术公司,致力于开发挽救生命的疫苗的生物制剂,该公司开发的四价流感疫苗(QIV)Flublok于2016年10月获得FDA批准,该疫苗也是FDA批准的唯一一款基于重组蛋白技术的流感疫苗。 新型重磅疫苗是新的方向 根据EvaluatePharma的报告显示,全球最畅销的疫苗品种依然是辉瑞的13价肺炎球菌疫苗。2016年全球销售额达到60.34亿美元,占全球疫苗销售额的21.9%,预计到2022年销售额将略有下降,但依然会达到57亿美元以上。紧随其后的是默沙东的HPV疫苗Gardasil,2016年的销售额为24.88亿美元,占全球疫苗销售额的9.0%,预计2022年将达到25亿美元以上。 从全球范围看,疫苗市场未来重要的增长动力将是新型、重磅疫苗。例如赛诺菲的DTPa-Hib-脊灰五联苗,2016年的销售额为16.54亿美元,占全球疫苗销售额的6.0%,预计2022年将达到21.28亿美元。这是一种联合疫苗,不仅可以提高疫苗覆盖率和接种率,减少接种次数、操作方便,而且还可以减少疫苗生产中必含的防腐剂及佐剂等剂量,降低疫苗的不良反应等。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家重视和推崇这类联合疫苗,这将是未来疫苗行业发展的一大方向。 此外,主要应用于尚无有效治疗药物疾病,如肿瘤、自身免疫病、慢性感染、移植排斥、超敏反应等的治疗性疫苗,虽然目前尚无重磅产品,但也将会是未来发展的一大方向。这是一种在已感染病原微生物戒已患有某些疾病的机体中,通过诱导特异性的克疫应答,达到治疗或防止疾病恶化的天然、人工合成或用基因重组技术表达的产品或制品。 2017上半年国内疫苗行业最大一笔融资 从全球疫苗市场区域分布来看,美国是全球最大的疫苗市场,占比达34.54%,紧随其后的是欧洲市场,占比达30.34%,之后就是日本、南非、除美国外的北美地区。由于疫苗市场的占比与当地人口占比差距悬殊,中国和印度这样的人口大国对疫苗的需求缺口相对较大,因而中国和印度是疫苗行业最有潜力的市场。 我国疫苗市场在2011年-2014年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8.3%,相对来讲低于医药工业的整体增速水平。2013年国内的疫苗市场规模为110亿元人民币,仅占整个医药工业的0.5%,与全球2.5%的水平有较大的差距。根据Kalorama Information的数据显示,2014年-2017年间我国疫苗市场将保持8%以上的年均复合增长率,2017年将达到151亿元人民币。 今年上半年,国内疫苗企业最大的一笔融资当属康希诺生物股份有限公司获得4.5亿元人民币的融资。这是由国投创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管理的先进制造产业投资基金领投,由歌斐资产、达晨创投、金石翊康等新投资人以及礼来亚洲基金、启明创投等原有投资人共同出资完成。 康希诺成立于2009年,专注于新型人用疫苗的研发和生产,已建立了由10余个新型疫苗组成的研发管线,涵盖了对肺炎、结核病、埃博拉病毒病、脑膜炎、百白破、宫颈癌等一系列疾病的预防,已经有4个新型疫苗产品分别在北美、非洲和中国进入临床I-III期研究,3个产品等待临床批准。 康希诺本次募集的资金将用于加速在研疫苗产品的开发与临床研究、新疫苗产品的引进、生产运营、市场开发以及管理信息化建设等方面,进一步提高科学技术能力、加快产品供应能力、完善产品布局。
  • 《英国正式批准辉瑞/BioNTech新冠疫苗上市》

    • 来源专题:食物与营养
    • 编译者:李晓妍
    • 发布时间:2020-12-11
    • 英国药品和医疗产品监管署(MHRA)已批准其新冠肺炎mRNA疫苗BNT162b2的紧急使用授权,各方已准备好立即向英国提供第一批辉瑞疫苗。辉瑞称英国紧急使用授权标记着抗击新冠疫情的历史性时刻。MHRA的授权基于mRNA疫苗BNT162b2提交的滚动申请,包括来自11月18日公布的III期临床研究的最终数据,试验共入组了 43000 名志愿者,有效率达95%(p<0.0001),其中65岁及以上成年人中有效率达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