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AI+”发展,关键是要推动AI深度融入经济社会民生,重塑组织形态、经济形态、社会形态,释放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巨大潜能,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体现在为千行百业、千家万户注智赋能上。推动AI智能体成为信息服务的全新入口、AI+DICT成为产业落地的重要方向,打造有智慧、有温度、有特色的AI原生服务,加速经济社会数智化转型。二是体现在促进新兴技术融合创新上。发挥AI在融合创新中的“元技术”作用,加速原始性、颠覆性技术演进升级,不断激发新兴技术的创新潜能。三是体现在加快多域智能集成应用上。推动计算智能、感知智能、认知智能、运动智能协同发展,加速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等新业态成熟,让AI具备更强大的认知力、判断力、创造力,更好满足未来智能服务需求。
第三,以“AI+”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成为信息通信业的时代重任。
信息通信业作为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行业,既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领域,也为其他领域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重要支撑。中国移动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走出一条技术领先、融入行业、开放共享的“体系化人工智能”发展道路。下一步,我们将推进“AI+”作为重要战略着力点,围绕基础设施创新、关键技术创新、产品应用创新“三个方向”,促进“AI+”焕新向实,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一是夯实AI智能基座。以推动AI创新发展为牵引,升级网络、算力、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空天地一体化的信息网络,打造通智超量一体化的算力网络,构建支撑数据要素安全高效流通的数联网(DSSN)。二是构建AI核心能力。锚定AI供给者、汇聚者、运营者定位,建立完善通专协同的“九天”大模型矩阵,汇聚开放百个大模型、百大数据集、百套工具链,推出数据、算力及训推一体化的模型即服务(MaaS)。三是打造AI原生应用。聚焦推动生产、生活、治理数智化转型,以AI重塑5G新通话、视频彩铃等产品,在工业、能源、交通等行业打造百个AI标杆示范项目。AI到底是人类的助手还是对手,是机遇还是威胁,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杨杰认为,人工智能不会取代人类智能,但会重构很多行业和领域,AI不会替代人,但是擅长使用AI的人将会替代不会使用AI的人。正如“互联网+”时代,“电脑”并没有取代“人脑”,而是让更擅长使用计算机的人脱颖而出一样。未来,AI作为新生产工具,将进一步拓宽人类的认知边界,激发出更大的创新潜能。杨杰表示,中国移动愿意和社会各界一起,共创美好“AI+”新时代。一是共同提升科技创新能级,推动高水平算法、高性能算力、高质量数据的集成创新,让AI不仅会作诗,也要会做事,还能做更复杂、更具创造性、更有意义的事;二是共同促进生产方式变革,加速AI深度融入生产经营全流程,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提升核心竞争力,打造更多AI赋能新型工业化的样板间、商品房;三是共同完善AI治理体系,从技术、制度、法律、伦理等多层次、各方面,加强治理体系建设,确保AI始终符合人类共同的价值取向,实现科技向善。
编 辑:魏德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