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EUV光刻机争夺战,已经悄然打响》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husisi
  • 发布时间:2021-02-04
  • 近日,荷兰的光刻机制造商阿斯麦(ASML)发布2020年度财报,全年净销售额达到140亿欧元,毛利率达到48.6%。ASML同时宣布实现第100套极紫外光刻(EUV)系统的出货,至2020年年底已有2600万片晶圆采用EUV系统进行光刻。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发展,光刻的精度不断提高,2021年先进工艺将进入5nm/3nm节点,极紫外光刻成为必修课,EUV也成为半导体龙头厂商竞相争夺采购的焦点。未来,极紫外光刻技术将如何发展?产业格局如何演变?我国发展半导体产业应如何解决光刻技术的难题?

    半导体大厂

    竞相购买EUV

    在摩尔定律不断挑战物理极限的当下,半导体先进工艺领域的竞争形势,用“得EUV者得先进工艺”来形容并不为过。台积电、三星电子等厂商均加速了导入EUV的进程。也是这个原因,EUV正在成为半导体巨头在先进工艺领域争夺优势地位的焦点。

    近期,三星电子与ASML高层互访消息频出。2020年10月,三星电子副会长李在镕访问ASML,与ASMLCEOPeterWennink、CTOMartinvandenBrink进行会谈。2020年年底又传出PeterWennink回访三星电子的消息。

    有业界人士指出,这样频繁的互访,核心当然在于EUV设备。三星电子希望ASML提供更多的EUV设备,同时希望ASML协助三星电子更加顺利地使用已经购买的EUV。据了解,ASML2021年EUV产能约为45~50台。而台积电就抢下当中的30台,剩下的才由三星、英特尔及SK海力士等竞争对手瓜分。如此一来,三星电子势必在2021年EUV设备数量上输给台积电。三星电子此前提出“半导体愿景2030计划”,计划于2030年在晶圆代工领域赶超台积电。这是三星高层亲自出访ASML的主要原因。

    事实上,半导体逻辑制程技术进入到7纳米以下后,由于线宽过细,需要使用EUV作为曝光媒介。全球当前有能力并且有意愿进入7纳米世代的晶圆厂仅剩台积电、三星和英特尔,加之EUV设备供给有限,ASML便成为三大半导体巨头争相拉拢的重要对象。

    5nm/3nm

    极紫外光刻成为必修课

    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发展,光刻的精度不断提高,已由微米级、亚微米级、深亚微米级,细化到当前的纳米级,曝光光源的波长也由436纳米(G线)、365纳米(Ⅰ线),发展到248纳米(KrF)、193纳米(ArF),再到13.5纳米(EUV)。

    EUV是线宽突破10纳米,甚至之后的7纳米、5纳米、3纳米工艺的关键。华创证券调研报告显示,半导体芯片生产的难点和关键点在于将电路图从掩膜上转移至硅片上,这一过程需要通过光刻来实现。光刻的工艺水平直接决定芯片的制程水平和性能水平。芯片在生产中需要进行20~30次的光刻,耗时占到IC生产环节的50%左右,占芯片生产成本的1/3。如果采用EUV,晶圆厂可以减少将芯片设计缩小所遇到的光学麻烦,并在此过程中省去一些多重图形曝光(multi-patterning)步骤,在理想情况下能够节省成本和时间,提高良品率。也正是这个原因,尽管ASML的EUV售价高达1.2亿美元,三星和台积电等厂商依然积极采购。

    台积电在日前举行的法说会上宣布,2021年主要用于设备采购的资本支出约为250亿至280亿美元,较2020年的172亿美元增长了45%~62%。台积电首席财务官黄仁昭表示,为应对先进工艺与特殊工艺技术发展,并顺应客户需求的增长,公司将上调2021年资本支出,其中80%将用于3nm、5nm及7nm等先进工艺。

    资料显示,台积电的5纳米节点相比7纳米节点,可以使性能提高15%(在相同的功率和复杂度下),功耗降低30%(在相同的频率和复杂度下),晶体管密度最高提高1.8倍(并非适用于所有结构)。此外,5纳米节点将在十层以上的设备上使用EUV,这使台积电减少了掩膜的使用数量,减少了多重图形曝光的使用次数。

    未来,先进工艺将继续推进,至3纳米、2纳米,甚至是1纳米。届时,EUV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半导体研究机构imecCEO兼总裁LucVandenhove指出,imec通过与ASML通力合作研发并实现新一代高解析度EUV光刻技术(高NAEUVLithography),将促使摩尔定律继续发挥作用,即使工艺微缩化达到1纳米后,摩尔定律也会继续适用。

    存储芯片

    下一个EUV大户

    不仅逻辑芯片制造工艺需要使用EUV设备,未来美光、SK海力士等存储芯片大厂在量产DRAM时也将采用EUV设备。半导体专家莫大康指出,存储器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DRAM,另一种是3DNAND。3DNAND目前的竞争主要集中在层数上,虽然也需要线宽的微缩化,但需求不那么迫切。而DRAM存储器则不同,如果做到1z(12~14nm)以下,就有可能需要用到EUV光刻机。届时,存储器厂商订的EUV设备将有大的爆发。

    据悉,三星电子目前已经尝试将EUV应用于1zDRAM的生产当中。2020年8月,三星电子宣布在平泽工厂新建的第二座生产线开始生产16GbitLPDDR5移动DRAM。三星电子采用EUV生产的第四代10纳米级别的DRAM晶圆出货量达到100万个。

    在内存业内,目前的代际划分是1x、1y、1z、1α和1β。SK海力士表示,正在为使用EUV的DRAM的大规模生产做准备。SK海力士计划从2021年起将EUV应用于1αDRAM,2022年将EUV应用于1βDRAM。SK海力士规划升级M14晶圆厂的设备,同时在即将启用的新厂——M16晶圆厂中安装EUV光刻系统。

    美光也在布局对EUV的使用。有消息称,美光正在寻找管理EUV设备的工程师。美光科技高级副总裁兼移动产品事业部总经理拉杰·塔鲁里认为,是否采用EUV考量的关键在于芯片生产的成本和效率。“我们现在使用的多重图形曝光技术相比使用EUV在成本和效率上的优势更加明显。现在我们已经推进到1α节点,我们觉得做到1β、1γ节点,现有的多重图形曝光技术在成本上都会更加有优势。但是在1γ之后,我们有可能会尝试采用EUV。我们会进行成本效率分析,如果证明成本效率更优就会考虑采用。当然,前期我们会投入资金进行相关工艺的探索和开发。”

    极紫外光刻产业

    不仅只有EUV

    光刻机供应商除ASML之外,还有日本厂商尼康和佳能。随着EUV变得越来越重要,ASML的优势正变得越来越明显。佳能和尼康仅能在“深紫外线”(DUV)光刻系统上与之竞争。可即使在DUV领域,ASML也拥有62%的市场份额。

    然而,极紫外光刻产业又并不仅仅只有EUV光刻机。根据半导体专家莫大康的介绍,与EUV相关的还包括光掩膜缺陷检测和涂覆显影等周边设备,以及光刻胶等关键材料。光掩膜缺陷检测设备可检测光掩膜中存在的缺陷,如果承载原始电路的光掩膜存在缺陷,则芯片的缺陷率将相应增加。因此该设备也十分重要。日本Lasertec是这一领域的主要制造商。Lasertec公司的经营企划室室长三泽祐太朗指出:“随着微缩化的发展,在步入2纳米制程时,DUV的感光度可能会不够充分。”采用EUV光源的检测设备的需求有望进一步增长。

    EUV涂胶显影设备用于将特殊的化学液体涂在硅片上作为半导体材料进行显影。作为光刻机的输入(曝光前光刻胶涂覆)和输出(曝光后图形的显影),涂胶/显影机的性能直接影响到细微曝光图案的形成,其显影工艺的图形质量和缺陷控制对后续诸多工艺(诸如蚀刻、离子注入等)图形转移结果也有着深刻的影响。东京电子是该领域的主要供应商。东京电子的河合利树社长指出,如果EUV的导入能促进整个工序的技术进步的话,与EUV没有直接联系的工序数也会增加。国内设备厂芯源微日前表示,公司前道涂胶显影机与国际光刻机联机的技术问题已经攻克并通过验证,可以与包括ASML、佳能等国际品牌,以及上海微电子(SMEE)的光刻机联机应用。

    光刻胶对分辨率、对比度、敏感度,以及粘滞性黏度、粘附性等要求极高。目前全球光刻胶主要企业有日本合成橡胶(JSR)、东京应化(TOK)、住友化学、信越化学、美国罗门哈斯等,所占市场份额超过85%,市场集中度非常高。目前,中国已经可以量产G线、I线、KrF三大类光刻胶。南大光电计划通过3年的建设、投产及实现销售,达到年产25吨193nm(ArF干式和浸没式)光刻胶产品的生产规模,未来将攻关EUV光刻胶。

    解决光刻难题

    从非核心开始起步

    我国发展半导体产业,光刻技术是绕不开的课题,以国内目前薄弱的基础,短期内攻克EUV设备并不现实。对此,莫大康指出,高性能光刻技术对中国企业来说成本高昂,但是其战略意义不容忽视。中国要推进完整的光刻工业体系的发展,只能采取从低到高的策略,比如193nm深紫外ArF干式光刻机、浸没式光刻机,以及周边设备材料等,EUV是整套体系中最困难的一块。

    “要实现强大的功能,EUV就必须克服电能消耗以及光源等因素的影响。”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五研究所集团首席专家柳滨表示,EUV虽然售价超过了一亿美元,但是高额的价格并不是它最大的问题。EUV最大的问题是电能消耗。其电能消耗是传统193nm光刻机的10倍,因为极紫外光的波长仅有13.5nm,投射到晶圆表面曝光的强度只有光进入EUV设备光路系统前的2%。在与7nm成本比较中,7nm的EUV生产效率在80片/小时的耗电成本将是14nm的传统光刻生产效率在240片/小时的耗电成本的一倍,这还不算设备购置成本和掩膜版设计制造成本。

    除了电能以及光源,光刻胶也是EUV技术另一个需要面对的问题。据专家介绍,光刻胶本身对于光的敏感度就十分高,但是对于不同波长的光源,光刻胶的敏感度也有差异,这就对EUV光刻机产生了一些要求。光刻机选择的波长必须和光刻胶对应的波长处于同一个波段,这样才能提升光刻胶对于光源的吸收率,从而更好地实现化学变化。

    莫大康表示,极紫外光刻虽然领先,但正因如此也存在许多需要改进的空间。因此,国内厂商先在DUV等领域站住脚跟,从周边设备与材料切入,逐步解决产业中存在的问题,把产业做扎实,不失为一个有效的策略。

相关报告
  • 《5G时代,这3种材料的主导权争夺战即将打响》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husisi
    • 发布时间:2020-06-09
    • 随着5G技术的普及,全球各个国家都期待早日覆盖。有关数据统计,约到2035年,5G网络将在全世界范围内创下12万亿美金营收额。从此看出,5G已不是一项通讯技术那么简单,其起到的作用足可影响每个国家的发展,其就如蒸汽时代的蒸汽机,工业时期的工厂技术等,是一项促进时代大改革的重要技术,而此刻哪个国家抢先普及5G网络将给自家发展起到超乎现象的推进作用。 从4G到5G时代的跨越,意味着配件跟材料市场的更新替代。以前的4G设备跟材料很明显不符合5G要求,故此有三种材料目前成为世界各国的抢夺目标,甚至一些国家不惜代价地展开的全面争夺战。随着世界通信科技领域竞争趋向白热化,很多企业逐渐被淘汰扑街,崛起的企业将迎来全新的机遇。如我国的华为集团,其抢先夺得了3种材料的主导权,给将来的5G竞战,打下了良好基础。 5G的网速跟4G完全不在一个级别,故此采用的基本材料会要求更严格。我们的5G特性是拥有超低延时、高速率以及跟万物互联交换讯息等,如果采用普通塑料难以符合5G的需求,为此专家团队就研发出一种“改性塑料”,此乃构建5G网络的基本原材料之一,其耐磨耐用,质量轻,极具抗摔性能,可以防潮防腐蚀、仿雷电、抗干扰等,可谓是建立5G设备必不可少的新材料。 同时“改性塑料”还可用于制作5G系列设施,包括支架、键盘、鼠标、边框、箱盖、电线、外内框、盖子等,由于受5G发展的推动,目前各国相关企业急于解决高效生产改性材料的问题,力图抢先一步达成高产能,高利用率的改性材料。听说中国的一些塑料公司已嗅到这方面的商机,从而早早地展开了新战略,像东材科技、重庆国际、杜邦、宝理塑料公司等,都在暗流涌动,不甘落后的想在5G时代下分一杯羹。 随着5G“去金属化”的趋向形成,将来的生产的5G手机主要采用非金属材料为主,如用玻璃、陶瓷、塑胶等,故此有专业人士透露,2020年世界将有60%的智能新款手机使用了玻璃背面制作,而玻璃型的防护面板设计将会成为主流,另外氧化锆陶瓷也会大幅被采用到高端5G手机的制作当中,而塑胶目前将作为低端手机市场的制作补充材料。看来“去金属化材料”将是各国抢夺的重要原材料之一。 第三种材料是“石墨烯”,业界称其为“新材料的黑金”,石墨烯是目前人们创造出导电导热性能最强、机械强度最大的新型材料,拥有超高比表面积跟载流子迁移率,是一种能替代硅材料的新型材料。其性能充分满足了5G设施以及新机型的散热高要求,是5G系列设备最不可缺乏的重要原材料。目前,各国都十分重视对这三种材料的获取,或许需求量极大,是国产化最急需渴望的3种材料。
  • 《5G时代,这3种材料的主导权争夺战即将打响》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20-06-09
    • 随着5G技术的普及,全球各个国家都期待早日覆盖。有关数据统计,约到2035年,5G网络将在全世界范围内创下12万亿美金营收额。从此看出,5G已不是一项通讯技术那么简单,其起到的作用足可影响每个国家的发展,其就如蒸汽时代的蒸汽机,工业时期的工厂技术等,是一项促进时代大改革的重要技术,而此刻哪个国家抢先普及5G网络将给自家发展起到超乎现象的推进作用。 从4G到5G时代的跨越,意味着配件跟材料市场的更新替代。以前的4G设备跟材料很明显不符合5G要求,故此有三种材料目前成为世界各国的抢夺目标,甚至一些国家不惜代价地展开的全面争夺战。随着世界通信科技领域竞争趋向白热化,很多企业逐渐被淘汰扑街,崛起的企业将迎来全新的机遇。如我国的华为集团,其抢先夺得了3种材料的主导权,给将来的5G竞战,打下了良好基础。 5G的网速跟4G完全不在一个级别,故此采用的基本材料会要求更严格。我们的5G特性是拥有超低延时、高速率以及跟万物互联交换讯息等,如果采用普通塑料难以符合5G的需求,为此专家团队就研发出一种“改性塑料”,此乃构建5G网络的基本原材料之一,其耐磨耐用,质量轻,极具抗摔性能,可以防潮防腐蚀、仿雷电、抗干扰等,可谓是建立5G设备必不可少的新材料。 同时“改性塑料”还可用于制作5G系列设施,包括支架、键盘、鼠标、边框、箱盖、电线、外内框、盖子等,由于受5G发展的推动,目前各国相关企业急于解决高效生产改性材料的问题,力图抢先一步达成高产能,高利用率的改性材料。听说中国的一些塑料公司已嗅到这方面的商机,从而早早地展开了新战略,像东材科技、重庆国际、杜邦、宝理塑料公司等,都在暗流涌动,不甘落后的想在5G时代下分一杯羹。 随着5G“去金属化”的趋向形成,将来的生产的5G手机主要采用非金属材料为主,如用玻璃、陶瓷、塑胶等,故此有专业人士透露,2020年世界将有60%的智能新款手机使用了玻璃背面制作,而玻璃型的防护面板设计将会成为主流,另外氧化锆陶瓷也会大幅被采用到高端5G手机的制作当中,而塑胶目前将作为低端手机市场的制作补充材料。看来“去金属化材料”将是各国抢夺的重要原材料之一。 第三种材料是“石墨烯”,业界称其为“新材料的黑金”,石墨烯是目前人们创造出导电导热性能最强、机械强度最大的新型材料,拥有超高比表面积跟载流子迁移率,是一种能替代硅材料的新型材料。其性能充分满足了5G设施以及新机型的散热高要求,是5G系列设备最不可缺乏的重要原材料。目前,各国都十分重视对这三种材料的获取,或许需求量极大,是国产化最急需渴望的3种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