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研发出镍-钼催化剂》

  • 来源专题:新一代信息技术
  • 编译者: 张卓然
  • 发布时间:2023-06-08
  •    韩国科学技术院(KAIST)研究团队成功开发出一种新型催化剂——镍-钼催化剂,作为离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电极材料,具有成本低、催化效率高等优点。

       研究团队表示,此前国际上就曾开展过镍催化剂的相关研究,但其作为离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电极材料展现出的性能不及铂催化剂的百分之一,在实际应用方面存在较大的技术难题。为解决镍催化剂的性能问题,研究人员经过多次实验成功用氧化钼改变了镍的电子结构,显著提高了镍的催化性能。相关实验结果显示,铂催化剂的性能为1.0mA/cm2,而镍-钼催化剂的性能为1.1mA/cm2,展现出更加优越的催化性能。此外,镍-钼催化剂的成本仅为铂催化剂的80分之一,在大规模生产方面也有较大优势,预计未来有望成为离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主要电极材料。此项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应用催化B:环境》网络版上。

  • 原文来源:https://www.istic.ac.cn/html/1/538/1506840038330331872.html
相关报告
  • 《韩国开发出铑合金催化剂提升燃料电池性能》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姜山
    • 发布时间:2017-11-09
    • 韩国科学技术研究院发布消息称,其研究团队最近开发出可用于固体碱膜燃料电池的高性能铑基础纳米催化剂,利用铑合金代替高价的铂,成功提升了燃料电池的性能。该成果在线发表在《美国化学会》(ACS Catalysis)杂志上。 一般来说,在碱性燃料电池能源中发挥核心作用的纳米催化剂,常用于电化学活性较好的铂和钯基础纳米粒子合金,但材料本身的稳定性存在局限性。燃料电池材料长时间暴露在氧化环境中,会导致材料稳定性和耐用性差的问题,从而降低铂和钯合金材料的性能。 韩国研究组对材质稳定性好但性能较低的铑进行了燃料电池催化剂研究,结果显示,铑合金纳米粒子对燃料电池的电能化学氧还原反应具有较好的特性。研究组表示,该成果不仅可以提升燃料电池催化剂性能,也可以提升燃料电池的性能。
  • 《中国团队研发出一种用于环保电池的高效催化剂》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5-01-07
    • 记者4日从安徽工业大学获悉,该校曾杰教授、刘明凯教授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李洪良副教授合作,开发出一种用于环保电池——锌-空气电池的高效催化剂,有望在未来能源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该成果1月3日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安徽工业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 锌-空气电池也称为锌-氧空气电池,是一种体积小、质量轻、适用温度范围宽、无腐蚀且工作安全可靠的环保电池。然而,锌-空气电池的正极高度依赖贵金属铂的使用。贵金属铂的储量有限,价格昂贵,进而制约了锌-空气电池的大规模推广。 因此,开发出能够替代贵金属铂且性能优越的正极催化剂,是锌-空气电池领域的关键科学问题。 曾杰领衔的联合研发团队创造性地将化学刻蚀和氮源锚定的方法相结合,制备出高纯度的双原子铁催化剂,并实现了对相邻两个铁原子之间距离的精准调控。研究人员还将该方法拓展应用到一系列非贵金属催化剂中,实现了包括铁、铜、钴、镍、锌、锰等多种非贵金属双原子催化剂的制备。 研究人员将双原子铁催化剂应用在锌-空气电池的正极,用以替代传统的铂金属催化剂。结果表明,这种催化剂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活性、耐复杂环境能力和长时稳定性。用其组装的锌-空气电池,展示出高达190.6毫瓦每平方厘米的最大功率密度,显著优于传统铂催化剂组装的电池(151.7毫瓦每平方厘米)。 这项工作为开发锌-空气电池用的低成本、高性能催化剂提供了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