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核电“核能综合利用+智慧能源”工程正式开工》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0-07-09
  • 7月6日,在海阳核电现场的海水淡化厂房区域,随着“水热同传”板块淡化水箱基础开挖,山东核电“核能综合利用+智慧能源”工程正式开工。该工程作为国家电投创新示范项目,通过建设以核能为特色的智慧园区,打造国家电投综合智慧能源新名片。

    “核能综合利用+智慧能源”工程将应用于山东核电员工宿舍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板块:

    充分发挥核能已有资源和优势,利用海阳核电已有的海水淡化以及核能供热设施,通过“水热同传”技术,同步输送淡化水和热能,在宿舍区内实现水热分离和消纳,为后续向胶东半岛长距离供热、输水进行技术验证。

    与储热、储冷技术结合,提高环保效益、降低用能成本,为清洁能源综合利用的新业态提供示范和借鉴,为胶东半岛大规模核能供热+清洁能源存储探索新路子。

    新增光伏、电储能、智慧路灯等系统。通过综合智慧能源管理系统调控,改变原有能源利用方式,实现水热同传、储能、光伏互补一体化管控、智能调度。

    作为海阳核能综合利用的延伸和拓展,“核能综合利用+智慧能源”工程在节能环保、探索能源发展新理念等方面,都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特别是“水热同传”项目属于国内首次工程实践,对后续在胶东半岛等北方沿海缺水地区进行大规模供热、供水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

    项目于2019年12月启动可行性研究;2020年3月,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专家评审;2020年7月6日,正式开工建设,计划2020年底投入运营。

相关报告
  • 《国家电投海南公司“国和一号+”荣成零碳谷综合智慧能源项目开工建设》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3-12-27
    • 12月22日,海南公司“国和一号+”荣成零碳谷综合智慧能源项目正式开工。该项目充分利用核电项目的厂址及周边自然资源和政府资源,借鉴综合智慧能源项目各应用场景,构建出以核电为中心的综合智慧能源应用场景模型。在核能供热、海水淡化、核能制氢等核能综合利用项目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利用好核电厂址及周边风光等自然资源,在核电站综合办公楼、仓库、边坡及部分厂房的闲置屋顶布置分布式光伏,在核电站海工工程及所属海域、厂址5千米规划限制区海岸线范围内布置风电,同时布置储能设施进一步提高核电站事故情况下的应急能力。通过智能化多能集控平台实现对核、风、光、储、热、水、氢等多能的调度,最终实现多能互补,在山东省荣成市打造地面分布式光伏发电示范标杆。 海南公司将依托该项目的建设,与荣成市政府、国核示范、绿能科技协作支持,高标准、严要求推进项目建设,以先进的设计理念,坚定不移的以“清洁能源”造福荣成、以“碳中和”贡献荣成为己任,依托核电、服务核电,将“国和一号+”荣成零碳谷综合智慧能源项目建设成山东区域及海南公司的示范工程,为荣成绿色智慧能源基地增砖添瓦。
  • 《河北宣化风储氢综合智慧能源示范项目正式开工》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3-08-30
    • 8月26日,河北工程公司承建的国电投宣化风储氢综合智慧能源示范项目升压及储能站PC总承包工程正式开工建设。 项目位于宣化区赵川镇东北部,距宣化县城约28千米,场区占地面积17708平方米,场区由北向南可分为三个区域:储能站区域、升压站区域、制氢站区域。本期工程为新建一座220千伏升压站及一座30兆瓦/60兆瓦时储能站,包括办公管理区、电气生产区、储能区内所有建筑物及附属设施建设,站内设备安装、调试、试验等工作。项目计划于12月25日实现升压站反送电。 作为宣化区重点新能源项目,宣化风储氢项目建成后每年可发电3.8亿千瓦时,与相同发电量的火电相比,每年节约标准煤约为11.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为31.5万吨;制氢站采用风场的电能制氢,年制氢量280万标准立方米,制取的氢气将用于本地氢燃料电池车示范运营及宣化钢厂,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及环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