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驱动的酸性土壤铀释放:有机纳米胶体主导而非铁氧化物》

  • 编译者: 张毅
  • 发布时间:2025-10-09
  • 8月15日,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联合发布研究成果,对全球富含铁的酸性土壤中ppm级铀(U)释放的机制进行探讨。研究发现,大气中CO?升高,可以驱动酸化显著增强U的活化和淋失,而非此前认为的非溶解无机碳作用,其中超过90%的U以有机纳米胶体形式释放。因此气候变化加剧将提升酸土中U释放导致的环境与健康风险。相关成果以“Uranium release from iron-rich acid soils under IPCC elevated CO2 scenarios: One-sided organic nanocolloidal dominance rather than expected iron oxide colloids”发表在《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上。
相关报告
  • 《CO?驱动的酸性土壤铀释放:有机纳米胶体主导而非铁氧化物》

    • 编译者:张毅
    • 发布时间:2025-10-16
    • 8月15日,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联合发布研究成果,对全球富含铁的酸性土壤中ppm级铀(U)释放的机制进行探讨。研究发现,大气中CO?升高,可以驱动酸化显著增强U的活化和淋失,而非此前认为的非溶解无机碳作用,其中超过90%的U以有机纳米胶体形式释放。因此气候变化加剧将提升酸土中U释放导致的环境与健康风险。相关成果以“Uranium release from iron-rich acid soils under IPCC elevated CO2 scenarios: One-sided organic nanocolloidal dominance rather than expected iron oxide colloids”发表在《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上。
  • 《金属(非金属)氧化物和金属硫化物纳米材料降低土壤栽培黄瓜对重金属的吸收》

    • 来源专题:农业立体污染防治
    • 编译者:季雪婧
    • 发布时间:2019-12-10
    • 农业土壤是重金属和纳米材料(NMs)的一个主要汇集地。纳米材料是否会影响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以及重金属在植物体内的生物累积尚不清楚。在此,我们在一块多重重金属污染的土地上栽培黄瓜作物,并分别用四种纳米材料(二氧化硅、二氧化钛、硫化锌、二硫化钼)分别对这块土地修复四个星期。我们确定了生理和生物化学参数来研究纳米材料对植物生长的影响。采用耦合等离子质谱法确定植物中的金属含量。结果表明,受测的纳米材料对植物生物量均无影响,但是所有的纳米材料均不同程度的降低了植物根、茎、叶中重金属的生物累积。但是,四种纳米材料均不同程度的减少了植物对宏量和微量营养素的吸收。二硫化钼减少了重金属(砷、镉、铬、铜、镍、铝、钛和铅)的生物累积,达36.4%-60.6%,也降低了植物根部对营养素(镁、铁、钾、硅和锰)的吸收,达40.1%-50.1%。二硫化钼纳米材料同时也使植物叶片中的硅含量增加了23.4%、根部钼含量增加了205.6%以及茎中钼含量增加了83.9%。总之,本研究结果表明纳米材料尤其是二硫化钼纳米材料有望减少农作物对重金属的吸收。但是,同时我们也应注意纳米材料干扰植物吸收营养素这一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