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批准发布国家标准物质突破1.9万项》

  • 来源专题:计量基标准与精密测量
  • 编译者: 张宇
  • 发布时间:2025-08-15
  • 市场监管总局日前发布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累计批准发布国家标准物质19007项,其中1—7月新批准发布国家标准物质549项,同比增长56%。

    标准物质是开展化学、生物等检测活动的“标尺”和“砝码”,是国家计量能力建设的关键要素。传统领域是标准物质的“基本盘”,以环境监测为例,1—7月批准发布标准物质205项,占比37.3%,同比增长64%。同时,在高端生物医药、新型半导体制造等新兴领域,标准物质研制生产处在“量质爬升”阶段,能够解决产业发展的关键计量技术难题。

  • 原文来源:https://www.samr.gov.cn/xw/mtjj/art/2025/art_ff0850457d56458f977c4cc7c465ae4e.html
相关报告
  • 《ChaoJi充电国家标准获批发布》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3-09-14
    • 9月7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2023年第9号国家标准公告,批准发布了下一代传导充电国家标准GB/T 18487.1—2023《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系统 第1部分:通用要求》、GB/T 27930—2023《非车载传导式充电机与电动汽车之间的数字通信协议》、GB/T 20234.4—2023《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 第4部分:大功率直流充电接口》。 ChaoJi是一套包括充电连接组件、控制及导引电路、通信协议、充电系统安全、热管理等完整的传导充电系统解决方案,满足电动汽车充电快捷、安全、兼容的要求。ChaoJi吸取了当前国际四大直流充电接口系统的优点,改进了原有系统难以克服的缺陷,适应大、中、小功率充电,满足家用及各类公共充电场景;接口结构小巧轻便,在机械安全、电气安全、电击防护、防火及热安全设计上全面优化;能与现有国际四大直流充电系统实现兼容,并充分考虑未来产业发展需求,可平稳升级。与现有的各接口系统相比,ChaoJi充电系统在向前和向后兼容性、增强充电安全性、提升充电功率、提升用户体验以及国际认可度等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
  • 《电动汽车领域首批强制性国家标准发布》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0-05-18
    •  5月1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官网显示,工信部组织制定的GB18384-2020《电动汽车安全要求》、GB38032-2020《电动客车安全要求》和GB38031-2020《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三项强制性国家标准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将于2021年1月1日起实施。   这也是我国电动汽车领域首批强制性国家标准,综合我国电动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成果与经验总结,充分协调国际标准法规,对提升新能源汽车安全水平、保障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电动汽车安全是消费者关注的焦点,也是新能源汽车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据了解,为了落实《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等要求,结合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实际和技术进步需要,工信部于2016年启动电动汽车安全三项强制性国家标准制定工作。   三项强制性国家标准以我国原有推荐性国家标准为基础,与我国牵头制定的联合国电动汽车安全全球技术法规全面接轨,将进一步提高和优化对电动汽车整车和动力电池产品的安全技术要求。   其中,《电动汽车安全要求》规定电动汽车的电气安全和功能安全要求,增加了电池系统热事件报警信号要求,能够第一时间给驾乘人员安全提醒;强化了整车防水、绝缘电阻及监控要求,以降低车辆在正常使用、涉水等情况下的安全风险。   《电动客车安全要求》针对电动客车载客人数多、电池容量大、驱动功率高等特点,对电动客车电池仓部位碰撞、充电系统、整车防水试验条件及要求等提出了更为严格的安全要求,增加了高压部件阻燃要求和电池系统最小管理单元热失控考核要求,进一步提升了电动客车火灾事故风险防范能力。   《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在优化电池单体、模组安全要求的同时,重点强化了电池系统热安全、机械安全、电气安全以及功能安全要求,试验项目涵盖系统热扩散、外部火烧、外部短路、过温过充等内容。(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