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okiwave推出第三代mmW 5G IC系列》

  • 来源专题:集成电路
  • 编译者: Lightfeng
  • 发布时间:2019-03-03
  • 美国的Anokiwave公司在其第三代5G硅基IC系列中推出了第一款产品。该公司可为毫米波(mmW)市场和有源天线系统提供高度集成的硅核芯片和III-V前端集成电路。

    AWMF-0151是一款四核IC,采用5.2mm x 4.0mm WLCSP封装(晶圆级芯片级封装),适用于典型的5.3mm晶格间距,工作频率为 28GHz,可作为双极化4通道波束形成器IC或单极化8通道波束形成器IC。作为公司战略的一部分,AnokiWave计划将平面有源天线与硅芯集成电路商业化来来现MMW5G系统,通过在每个5G mmW频段提供从IF到天线的完整信号链解决方案来扩展其5G IC系列。

    AWMF-0151在3GPP n257(26.50-29.50GHz)和n261(27.50-28.35GHz)频带上运行。该公司表示,新的IC系列能够使服务提供商可以管理5G的资本开支和运营开支,凭借的是其低成本的材料、嵌入式零点校准、快速光束转向和动态绿色技术、用于远程监控的现场健康监视器以及持续提高能效的动力。

    首席系统架构师David Corman表示:“Anokiwave的新型Gen-3 5G硅基IC系列可实现功能强大且高效的有源天线,同时增加新功能。通过利用最高水平的集成,有源天线IC三代的改进和300毫米的硅工艺,我们可以使基站和小型蜂窝基站达到与Wi-Fi接入点相同的价位。”

    为了便于该技术和功能的推广,Anokiwave提供的评估套件包括带IC的电路板,带驱动器的USB-SPI接口模块以及所有必需的电缆。

相关报告
  • 《Anokiwave为mmW 5G系统推出了有源天线创新套件的256系列和可重新配置的28GHz阵列》

    • 来源专题:集成电路
    • 编译者:Lightfeng
    • 发布时间:2017-10-23
    • 为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地亚哥的Anokiwave公司提供高度集成的硅芯片和用于毫米波(mmW)市场和有源天线解决方案的III-V前端集成电路,推出了作为下一个在其家族的mmW相控阵天线创新工具包中的产品AWA-0134。 技术研究员Ian Gresham博士说:“我们是第一批拥有5G天线并可以显示实时5G连接的IC的公司之一,该产品将进一步使OEM能够继续推进5G的发展。该阵列基于我们的28GHz 5G四核IC,并允许在单个256或4x64元件配置中实现主动光束转向应用,实现4x4 MIMO测试,在波形刺激和时序控制选择方面具有充分的灵活性,该阵列是5G网络评估和开发的另一种技术产品。” 随着mmW 5G无线市场在航空航天方面的发展,AWA-0134包括一个集成的控制器,可以以较小的延迟和系统灵敏度将光束转向宽扫描体积内的预定位置。
  • 《5G催生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利好,GaN将脱颖而出》

    • 来源专题:集成电路
    • 编译者:shenxiang
    • 发布时间:2018-11-09
    • 相较目前主流的硅晶圆(Si),第三代半导体材料SiC与GaN(氮化镓)具备耐高电压特色,并有耐高温与适合在高频环境下优势,其可使芯片面积大幅减少,并简化周边电路设计,达成减少模块、系统周边零组件及冷却系统体积目标,GaN应用范围包括射频、半导体照明、激光器等领域。 现行GaN功率元件以GaN-on-SiC及GaN-on-Si两种晶圆进行制造,其中GaN-on-SiC强调适合应用在高温、高频的操作环境,因此在散热性能上具优势,其以5G基地台应用最多,预期SiC基板未来在5G商用带动下,具有庞大市场商机。 5G高频特性,使GaN技术有伸展空间 目前基地台用功率放大器(Power Amplifier,PA)主要为基于硅的横向扩散金属氧化物半导体(Laterally Diffused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LDMOS)技术,不过LDMOS技术仅适用于低频段,在高频应用领域存在局限性。 由于LDMOS功率放大器的频宽会随着频率增加而大幅减少,运用于3.5GHz频段的LDMOS制程已接近限制,性能开始出现下滑,在考虑5G商用频段朝更高频段发展下,过去LDMOS将逐渐难以符合性能要求,因此第三代半导体材料GaN技术崛起;由于GaN技术支援更高资料容量之多资料传输,同时搭配5G高速网络,不论在频宽、性能、容量、成本间可做出最佳成效。 换言之,GaN优势在于更高功率密度及更高截止频率(Cutoff Frequency,输出讯号功率超出或低于传导频率时输出讯号功率的频率),尤其在5G多输入多输出(Massive MIMO)应用中,可实现高整合性解决方案,例如模块化射频前端元件,以毫米波(Millimeter Wave,mmWave)应用为例,GaN高功率密度特性可有效减少收发通道数及尺寸,实现高性能目标,然短期LDMOS会与GaN共存,主要原因在于低频应用仍会采用LDMOS,例如2GHz以下应用领域。 5G基地台的功率放大器将以砷化镓与GaN制程为主 从Qorvo产品应用来看,采用GaN技术将天线阵列功耗降低40%,透过整合式多通道模块、3~6GHz及28/39GHz频段在射频前端产品的布局,更加强调高性能、低功耗、高整合度、高易用性等目标达成。 其中GaN可达LDMOS原始功率密度4倍,每单位面积功率提高4~6倍,即在相同发射功率规格下,GaN裸片尺寸为LDMOS裸片尺寸的1/6~1/4。由于GaN具有更高功率密度特性,能实现更小元件封装,满足Massive MIMO和主动天线单元(Active Antenna Unit,AAU)技术下射频前端高度整合需求。 目前GaN运用以5G基础设施(如基地台)为主,手机较难采用GaN技术,主要挑战包括:(1)GaN成本高;(2)GaN供电电压高;较不符合手机需求,不过若未来透过改进GaN射频元件特性,仍有可能应用于手机,例如加入新的绝缘介质与沟道材料,使其适应低电压工作环境。无论如何,GaN已成为高频、大功耗应用技术首选,包括需高功率水平的传输讯号或长距离应用,例如基地台收发器、雷达、卫星通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