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里斯托尔大学开发新策略 用于制造高性能钠和钾离子电池》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2-01-09
  • 据外媒报道,布里斯托尔复合材料研究所(Bristol Composites Institute)的科学家利用可持续性纤维素,制造高性能钠和钾离子电池。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创新可控单向冰模板策略,以定制新一代后锂离子电池的电化学性能,使其具有可持续性和规模化应用。

    目前,对可持续、低成本储能的需求迅速增长。这要部分归因于电动交通运输系统的发展,主要是用电动汽车取代汽油和柴油发动机。目前,这些技术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锂离子电池。此类电池中包含两个电极和一个隔板,并通过其间的电解液来携带电荷。在此类电池中使用锂存在几个问题,如金属积聚可能导致短路和过热。

    作为锂电池的替代品,钠电池和钾电池在速率性能和循环次数方面表现欠佳。这是由于钠离子和钾离子的尺寸较大,其通过电池中多孔碳电极的能力有限。另一问题是,这些电池在使用寿命结束时不易处理,因其使用的是不可持续材料。此外,锂开采具有很大的破坏性,而且材料成本较高。

    作为布里斯托尔大学的专业研究机构之一,布里斯托尔复合材料研究所与帝国理工学院(Imperial College)合作,开发了基于冰模板系统的新型碳电极材料。在这些气凝胶材料中,纤维素纳米晶体(一种纳米大小的纤维素)通过冰晶生长和升华形成多孔结构,从而在结构中留下了巨大的通道,可以携带大量的钠离子和钾离子。

    这些新型钠离子和钾离子电池的性能,已被证明优于其他众多类似系统。而且,使用了一种可持续性来源性料——纤维素。研究人员Steve Eichhorn表示:“这些新电池的性能令人震惊。该技术在进一步开发和生产更大规模的设备方面具有巨大潜力。”

    研究人员Jing Wang表示:“我们提出了一种新型可控冰模板策略,以制造由低成本纤维素纳米晶体/聚乙烯氧化物衍生的碳气凝胶,其电极材料具有分层定制和垂直对齐的通道,可用于调节钠离子和钾离子电池的速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由于前体具有可再生能力,以及环保型合成过程的成本相对较低,而且具有可扩展性,不久的将来,这项工作或将提供有吸引力的途径,促进可持续电动汽车的大规模应用,以及储能电网的规模化发展。”

    研究人员希望与行业合作,在工业规模上发展这一策略,并探讨该技术是否能用于其他储能系统,如锌离子电池、钙离子电池、铝离子电池和镁离子电池,以证明其在下一代能源存储系统中的潜力。

  • 原文来源:http://www.cnenergynews.cn/zhiku/2022/01/08/detail_20220108115332.html
相关报告
  • 《日企研发高性能锂金属电池,性能超锂离子电池》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0-09-11
    • 据英国《金融时报》网站8月9日报道,从智能手机到无人机再到电动汽车,它们目前的能源来源是锂离子电池。但日本的初创企业正在努力创造可能成为下一个全球标准的高性能电池组。报道编译如下:   在日本港口城市横滨,一家公司的电话响个不停。   电话的另一端是美国和欧洲的汽车和无人机制造商。他们或是寻求尝试新电池,或是寻求与2014年成立于东京都立大学的初创企业3DOM公司合作。   一开始,这是一场独角戏。东京都立大学教授金村圣志曾是3DOM公司唯一的工程师。后来,来自松下等大型家电企业和汽车制造商的工程师被该公司的创新前景所吸引,在金村的领导下聚集在一起。   现在3DOM公司约有70名工程师,其中一半是在过去一年中加入的。   可充电电池是日本企业的强项,但近年来,这一产业已面临中国和韩国强劲对手的竞争。现在,日本在可充电电池产业继续作为全球大国的希望寄托于其工程师的能力。预计到2035年,该产业市值将超过2.7万亿日元(约合250亿美元)。   3DOM公司力争在2022年前实现锂金属电池的商业化。   这家初创企业表示,其锂金属电池电量是同等重量锂离子电池的两倍,性能已经得到证明。此外,该公司称,它的电池可以极大延长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   这家制造商希望其产品有朝一日能为飞行汽车提供动力。   虽然目前大多数锂离子电池负极使用的是碳材料,但3DOM公司使用的是锂金属,这种材料的优点是可以轻松提高电池的蓄电能力,但缺点是容易短路并起火。   起火是由于化学反应不均导致负极表面上生成枝状晶体的现象而发生的。3DOM公司开发了一种控制这种枝晶现象的分离器。该分离器的球孔整齐排列,直径为数百纳米(1纳米为1米的十亿分之一)。由于孔洞的大小统一,位置有序,因而离子统一流动,化学反应均匀。   这一分离器由聚酰胺制成。聚酰胺是一种耐热塑料,即使在400摄氏度的高温下也不会燃烧。目前,3DOM公司在美国西雅图郊区生产锂离子电池,并计划明年在美国再建一家工厂,为生产下一代电池做准备。   随着电动汽车和无人机的使用越来越广泛,锂离子电池的市场正在扩大,制造商们正在加紧努力开发下一代技术,让电池的容量更大、更安全、运行时间更长。   日本富士经济研究公司预计,今年全球下一代电池市场的规模将达到42亿日元,到2035年将达到2.7万亿日元。   未来最有前景的电池可能是全固态电池,这种电池可以比现在的电池更袖珍,而且可以迅速充电。日本丰田汽车工业公司和与美国特斯拉汽车公司合作运营电池设备的松下电器产业公司正在开发这一技术。
  • 《GS汤浅开发新型硅电极制造固态电池》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19-11-21
    • 日本电池制造商GS汤浅正在提升其在动力电池领域的竞争实力。 外媒报道称,GS汤浅开发了一种硅金属电极,这种可以带来更高的能量密度和更长的使用寿命。与现有的锂电池相比,其能量密度可以增加两倍。 GS汤浅表示,这种极具前途的硅金属电极可以用于开发固态电池,为电动汽车提供三倍能源。现在需要进一步改善该材料的循环稳定性,计划在2025年在电动汽车电池中大规模使用硅金属电极。 金属硅拥有4200 mAh/g的理论容量,比锂离子电池高数倍。但由于硅金属在充电和放电过程中会发生相当大的体积膨胀,因此尚未大规模导入使用。 GS汤浅宣布,它已经提高了金属硅电极电池的库仑效率和循环性能, 主要方法是找到硅金属的最佳粒径和电极结构,以及使用多种不同的导电添加剂。 这改善了硅金属电极的电极可成形性,并且还显示出电极电导率的提高产生更好的放电性能。 此前,GS汤浅宣布与博世合作开发新型电池技术,研发出两倍于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且成本降低一半的新型电池,目标是在2020年投入市场。但由于博世在2018年宣布不会生产电芯,这使得该合作项目没有持续下去。 不过,GS汤浅的新型电池技术项目在日本找到了新的合作伙伴。 2018年,GS汤浅与丰田、松下、日产、本田等企业成立了一个产业联盟,在日本政府的帮助下开展下一代固态电池项目的开发研究,共同推进固态电池的产业化。 2019年夏天,丰田宣布将在2020年东京奥运会上亮相旗下的固态电池电动汽车,而GS汤浅正是丰田该项目的合作伙伴之一。 除了研发新型电池之外,GS汤浅也在扩充其动力电池产能,并将目光从亚洲转向欧洲市场。 日前, GS汤浅在欧洲大陆的第一家电池工厂正式竣工,即将进入生产阶段,向其欧洲汽车合作伙伴的混合动力和电动汽车供应锂离子电池。 该工厂是GS汤浅于2018年投资2900万欧元(约合人民币2.26亿元)在匈牙利米什科尔茨建造其第一家欧洲电池工厂,将有51名员工开始生产。该项目还获得了匈牙利政府4.65亿匈牙利福林(约合人民币1106万元)的资金补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