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里斯托尔大学开发新策略 用于制造高性能钠和钾离子电池》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2-01-09
  • 据外媒报道,布里斯托尔复合材料研究所(Bristol Composites Institute)的科学家利用可持续性纤维素,制造高性能钠和钾离子电池。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创新可控单向冰模板策略,以定制新一代后锂离子电池的电化学性能,使其具有可持续性和规模化应用。

    目前,对可持续、低成本储能的需求迅速增长。这要部分归因于电动交通运输系统的发展,主要是用电动汽车取代汽油和柴油发动机。目前,这些技术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锂离子电池。此类电池中包含两个电极和一个隔板,并通过其间的电解液来携带电荷。在此类电池中使用锂存在几个问题,如金属积聚可能导致短路和过热。

    作为锂电池的替代品,钠电池和钾电池在速率性能和循环次数方面表现欠佳。这是由于钠离子和钾离子的尺寸较大,其通过电池中多孔碳电极的能力有限。另一问题是,这些电池在使用寿命结束时不易处理,因其使用的是不可持续材料。此外,锂开采具有很大的破坏性,而且材料成本较高。

    作为布里斯托尔大学的专业研究机构之一,布里斯托尔复合材料研究所与帝国理工学院(Imperial College)合作,开发了基于冰模板系统的新型碳电极材料。在这些气凝胶材料中,纤维素纳米晶体(一种纳米大小的纤维素)通过冰晶生长和升华形成多孔结构,从而在结构中留下了巨大的通道,可以携带大量的钠离子和钾离子。

    这些新型钠离子和钾离子电池的性能,已被证明优于其他众多类似系统。而且,使用了一种可持续性来源性料——纤维素。研究人员Steve Eichhorn表示:“这些新电池的性能令人震惊。该技术在进一步开发和生产更大规模的设备方面具有巨大潜力。”

    研究人员Jing Wang表示:“我们提出了一种新型可控冰模板策略,以制造由低成本纤维素纳米晶体/聚乙烯氧化物衍生的碳气凝胶,其电极材料具有分层定制和垂直对齐的通道,可用于调节钠离子和钾离子电池的速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由于前体具有可再生能力,以及环保型合成过程的成本相对较低,而且具有可扩展性,不久的将来,这项工作或将提供有吸引力的途径,促进可持续电动汽车的大规模应用,以及储能电网的规模化发展。”

    研究人员希望与行业合作,在工业规模上发展这一策略,并探讨该技术是否能用于其他储能系统,如锌离子电池、钙离子电池、铝离子电池和镁离子电池,以证明其在下一代能源存储系统中的潜力。

  • 原文来源:http://www.cnenergynews.cn/zhiku/2022/01/08/detail_20220108115332.html
相关报告
  • 《日企研发高性能锂金属电池,性能超锂离子电池》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0-09-11
    • 据英国《金融时报》网站8月9日报道,从智能手机到无人机再到电动汽车,它们目前的能源来源是锂离子电池。但日本的初创企业正在努力创造可能成为下一个全球标准的高性能电池组。报道编译如下:   在日本港口城市横滨,一家公司的电话响个不停。   电话的另一端是美国和欧洲的汽车和无人机制造商。他们或是寻求尝试新电池,或是寻求与2014年成立于东京都立大学的初创企业3DOM公司合作。   一开始,这是一场独角戏。东京都立大学教授金村圣志曾是3DOM公司唯一的工程师。后来,来自松下等大型家电企业和汽车制造商的工程师被该公司的创新前景所吸引,在金村的领导下聚集在一起。   现在3DOM公司约有70名工程师,其中一半是在过去一年中加入的。   可充电电池是日本企业的强项,但近年来,这一产业已面临中国和韩国强劲对手的竞争。现在,日本在可充电电池产业继续作为全球大国的希望寄托于其工程师的能力。预计到2035年,该产业市值将超过2.7万亿日元(约合250亿美元)。   3DOM公司力争在2022年前实现锂金属电池的商业化。   这家初创企业表示,其锂金属电池电量是同等重量锂离子电池的两倍,性能已经得到证明。此外,该公司称,它的电池可以极大延长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   这家制造商希望其产品有朝一日能为飞行汽车提供动力。   虽然目前大多数锂离子电池负极使用的是碳材料,但3DOM公司使用的是锂金属,这种材料的优点是可以轻松提高电池的蓄电能力,但缺点是容易短路并起火。   起火是由于化学反应不均导致负极表面上生成枝状晶体的现象而发生的。3DOM公司开发了一种控制这种枝晶现象的分离器。该分离器的球孔整齐排列,直径为数百纳米(1纳米为1米的十亿分之一)。由于孔洞的大小统一,位置有序,因而离子统一流动,化学反应均匀。   这一分离器由聚酰胺制成。聚酰胺是一种耐热塑料,即使在400摄氏度的高温下也不会燃烧。目前,3DOM公司在美国西雅图郊区生产锂离子电池,并计划明年在美国再建一家工厂,为生产下一代电池做准备。   随着电动汽车和无人机的使用越来越广泛,锂离子电池的市场正在扩大,制造商们正在加紧努力开发下一代技术,让电池的容量更大、更安全、运行时间更长。   日本富士经济研究公司预计,今年全球下一代电池市场的规模将达到42亿日元,到2035年将达到2.7万亿日元。   未来最有前景的电池可能是全固态电池,这种电池可以比现在的电池更袖珍,而且可以迅速充电。日本丰田汽车工业公司和与美国特斯拉汽车公司合作运营电池设备的松下电器产业公司正在开发这一技术。
  • 《布里斯托尔大学:研究人员将塑料污染转化为清洁剂》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8-03-19
    • 布里斯托尔大学的科学家们发现,可以重复使用一种普通塑料来分解废水中的有害染料。 英国和巴西联合研究小组在ACS应用材料和界面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它描述了全球服装业中使用的合成染料是如何被包装和餐具中的塑料处理。以聚苯乙烯为原料,采用新型的冷冻和膨胀方法,将其制成一种智能型纳米粒子新材料。在固态条件下,它可以用于去除有害的合成染料,这些染料具有致癌作用,对人类和动物来说是一种慢性生殖毒素。 该项目由布里斯托尔大学化学系教授 Julian Eastoe 与布拉齐巴拉巴州立大学的Rodrigo J de Oliveira教授合作开展,伊斯特教授评论道: “最近,英国广播公司发布的“蓝色行星II”系列强调:处理海洋中塑料碎片的规模(所谓的“白色污染”),开发分解、回收或再利用废弃塑料的过程是至关重要的。 这项研究提出了一种很有好的方法,即将大量的塑料白色污染转化为另一种资源,以水材料形式处理其他地方的环境破坏。 ” 他说:“目前各种各样的不断被排放进工业废水中的有毒和危险物质(包括合成染料),主要是由于缺乏有效的处理方法。最近的研究显示,这些污染物染料对水生生态系统造成严重损害:研发从工业废水中去除这些化合物的方法正变得日益重要。” “我们的研究主要着眼于塑料的二次利用,从而制造另一种新材料,然后利用这种新材料来处理染料造成的水污染。这一突破将引起世界各地水务公司的兴趣,下一阶段将是研究如何清除其他污染物。”污染物(如染料)可以由活性氧化过程(AOP)分解,这通常涉及多相(固态)光催化剂,以将污染物转化为危害较小的最终产品,如水和二氧化碳。 在这项新的研究中,废塑料(聚苯乙烯)可以从环己烷作溶剂(冰点为6℃)冷冻形成的多孔固体中再次利用,一旦溶剂被除去,就会留下膨胀的固体塑料聚苯乙烯泡沫,然后将这种高比表面积的支撑材料涂覆光催化纳米粒子,形成一种固体光催化剂例如Rhodamine B,然后引入受污染的废水样品中分解染料。这种染料在食品生产中被禁止使用,但在污水处理厂被广泛用于检测泄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