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个针对渤海海域海洋工程地质的测扫声呐公开数据集》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 熊萍
  • 发布时间:2025-01-07
  • 近日,我国科学家正式推出Marine_PULSE数据集,这是我国首个针对渤海海域海洋工程地质的测扫声呐公开数据集。该数据集的发布标志着人工智能与海洋科学深度融合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为海底工程应用创新提供了重要基础。Marine_PULSE数据集由海洋地质灾害领域研究人员杜星及其团队建立,包含了黄河口海域的常见测扫声呐图像数据,旨在实现海洋工程构筑物及常见海底地貌的自动识别。作为一个开放资源,该数据集不仅为科研工作者提供了高质量的训练和测试数据,还将促进人工智能在海洋灾害评估、自动化海底工程检测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 原文来源:https://aoc.ouc.edu.cn/2024/1224/c9828a491635/page.htm
相关报告
  • 《南海海洋科学数据库》

    • 来源专题:水体污染与防治领域信息门户
    • 编译者:徐慧芳
    • 发布时间:2006-03-27
    • 南海海洋科学数据库 由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承担建设,是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南海海洋科学数据库收录国内外对南海及其邻近海域考察已经取得的各种海洋数据,包括观测数据、探测数据、调查数据、试验数据和实验所获取的基本科学技术数据,收录世界上公开发表的有关南海海洋研究的文献资料。南海海洋科学数据库规划有9个子库,它们分别是:1、南海水文气象数据库;2、南海地质与地球物理数据库;3、南海岛礁与地理数据库;4、南海生物资源数据库;5、南海理化环境数据库;6、南海沉积数据库;7、热带海湾生态环境数据库;8、珠江口生态环境数据库;9、南海海洋文献资料数据库。南海海洋科学数据库主要应用于海洋科学研究、国家和地方政府决策以及国防对南海海洋科学信息的需求,主要服务对象为海洋科研人员、国家和地方的决策部门。随着海洋经济不断发展对于各种海洋信息量需求的增加,该数据库部分直接服务于社会,以满足社会各界对于南海海洋信息的需求。
  • 《我国首个海洋工程数字化技术中心建成》

    • 来源专题:科技大数据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dingxq
    • 发布时间:2018-12-05
    • 12月4日,历时10年建设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我国首个海洋工程数字化技术中心(下称“技术中心”)在天津正式建成。作为国内唯一的海洋工程数字化技术研发专业机构,该中心将填补我国在海洋工程数字仿真技术领域的技术空白,为海上吊装、海上浮托、水下生产设施安装等国内外海洋工程作业提供仿真方案预演与关键岗位人员模拟培训。 据介绍,数字化技术中心投入使用后,除了能够对浮托安装作业进行仿真模拟之外,还能够根据海洋工程业务特点,对设计建造、海上安装、水下作业及应急维修等海洋工程作业的全过程完成仿真预演,构建起海洋工程全寿命周期的虚拟环境,实现虚拟设计、虚拟制造、虚拟作业、虚拟培训、工程数据中心、上下游业务拓展等六大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