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极Ⅲ族氮化物隧道结发光二极管的首次展示》

  • 来源专题:集成电路
  • 编译者: Lightfeng
  • 发布时间:2020-08-02
  • 中国和沙特阿拉伯的研究人员首次展示了氮极隧道结(TJ)氮化铟镓(InGaN)发光二极管(LED),研究人员称,以前已经报道了具有良好性能的N极隧道结,但是目前仅获得了III极III型氮化物TJ-LED。

    研究团队使用极化掺杂的氮化铝镓(AlGaN)来提高TJ的性能,产生更高的空穴浓度,并增加了从电极散布的横向电流。这项工作中的隧道结电流密度仍低于所报道的N极GaN / InGaN / GaN TJ的电流密度,这可能是由于在隧道结中使用富铝AlGaN。

    对隧道结的顶部n-GaN层进行优化,使用连续的氨水(NH3)以及交替爆裂的硅烷和三甲基镓(TMG)进行定期掺杂。研究认为与在N极GaN中进行常规连续Si掺杂相比,周期性的Si-δ掺杂中V坑的形成受到抑制可能与拉伸应力的降低有关。

    隧道结下方的p-AlGaN层,保持相对较薄的75nm,以优化渐变成分的极化掺杂效果。 p型镁掺杂剂由双环戊二烯基镁(Cp2Mg)提供。空穴浓度和迁移率分别为9×1017 / cm 3和7.5cm 2 / V-s。在隧道结的p型和n型层之间放置一个薄Al0.4Ga0.6N中间层。

    隧道结使给定的正向电压可以实现更高的电流,两个器件的开启电压均为约2.5V。在线性区域中,隧道结的总电阻为264Ω,参考器件中的总电阻为439Ω。两种器件的峰值波长均为?430nm。

    在光输出方面,通过注入20A / cm2,TJ-LED的光输出强度提高了70%。外部量子效率(EQE)也更高,在20A / cm2时为1.7倍,研究人员将改进的性能归因于TJ-LED较低的总电阻。

相关报告
  • 《改善氮化镓μ发光二极管的MOCVD隧道结》

    • 来源专题:集成电路
    • 编译者:Lightfeng
    • 发布时间:2020-07-19
    • 美国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UCSB)发布了具有通过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法生长的具有外延隧道结(TJ)的氮化镓(GaN)基微型发光二极管(μLED)的最低正向电压( MOCVD)。该电压仅略高于使用铟锡氧化物(ITO)透明导电电极的电压。 UCSB团队使用选择性区域生长(SAG)技术来创建带有穿孔的隧道结层。 TJ中的穿孔孔用于在退火期间释放氢,以激活结的下层p-GaN层。氢钝化p-GaN的镁受体能级,抑制其捕获电子的能力并在价带中产生空穴。尽管可以使用分子束外延(MBE)来避免GaN TJ结构中的氢,但MOCVD在制造中是优选的。 与传统的p电极相比,使用TJ结构带来的好处包括简化制造、改善电流扩散和降低光子吸收率。通过将蓝色/绿色/红色μLED直接集成在与TJ连接的级联结构中,可以启用新的设备架构。 LED的制造过程包括:用四氟化硅反应离子进行台面蚀刻,使用缓冲氢氟酸去除二氧化硅柱,在氮气中进行700°C退火以从p-GaN中驱除氢,从7对二氧化硅和五氧化钽层形成全向反射器,以及用于触点和金属焊盘的铝/镍/金沉积。 使用安装在银接头上并封装在硅树脂中的切块设备进行测试。已发现,与没有n +-/ n-GaN层穿孔的类似参考MOCVDTJ-μLED相比,在整个器件上发射的辐射更加均匀。实际上,在参考器件的边缘处的发射更大,这很可能是由于退火过程中氢的侧壁向外扩散所致。带有穿孔的TJ-μLED的电气性能也很出色,对于给定的注入电流密度,可提供更紧密和更低的正向电压。相比之下,参考器件在更大的面积上显示出增加的正向电压,这表明在这些情况下,退火期间氢侧壁向外扩散的有效性降低。
  • 《紫外发光二极管性能的提高》

    • 来源专题:集成电路
    • 编译者:Lightfeng
    • 发布时间:2019-04-14
    • 中国研究人员使用薄膜和表面纳米结构将紫外(UV)发光二极管(LED)的性能提高了3.9倍。即在器件的厚铝氮化镓(AlnGaN)n侧上进行纳米结构化,这是通过将LED材料翻转到另一个晶片上并移除硅生长衬底来实现的。纳米结构设计用于减少由于III族氮化物材料(~2.4)和空气(1)之间的折射率的大对比而捕获光的全内反射,发光来自氮化铟镓(InGaN)多量子阱(MQW)。 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学研究所和中国科技大学的研究小组在(111)晶向上在硅上生长了UV LED结构。并进行了光线跟踪蒙特卡罗模拟,并选择了250纳米直径的SiO2纳米球来制作圆顶。模拟结果表明,最佳高度/直径(H / D)比为0.27,光提取效率为68%,而平坦表面为19%。 具有0.27 H / D比的纳米棒LED的集成电致发光实现了平坦参考设备的3.9倍的性能。模拟结果表明增加了3.6倍。研究人员还比较了扁平LED与具有“棒”,“梯形”和“锥形”纳米圆顶结构的器件的性能。通过不用反应离子蚀刻减少250μm直径的纳米球并且仅针对不同的处理时间执行电感耦合蚀刻来实现结构。 研究人员还研究了远场辐射模式,发现与扁平LED相比,纳米体可以向前发射更多的辐射。研究人员评论说:“这种现象对于H / D = 0.5的纳米体结构更为明显,表明纳米结构将促进沿垂直方向的光提取,这对UV固化和UV LED的其他相关应用特别有用。AlGaN纳米结构技术可以很容易地扩展到深紫外垂直LED,以增强光提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