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标搜索巧设导航路径——中国和伊朗联合攻关电磁导航支气管镜关键核心技术》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hujm
  • 发布时间:2023-03-09
  •  肺癌是全世界发病率与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肺癌的早期诊断与治疗能显著提高患者5年生存率。病理是肺癌诊断的金标准,支气管镜检查是肺癌病理组织获取的主要方法。然而,支气管树存在多级分支(6级以上),支气管镜很难在快速精准到达高级分支处的病灶部位。电磁导航支气管镜(Electromagnetic Navigation Bronchoscope, ENB)是一种能显著提高临床肺部病变诊疗效率的新技术,其先从肺部CT扫描图像中分割支气管树,利用三维重建技术获取虚拟支气管镜图像,并提取支气管树中心线,以此借助路径搜索自动生成最优导航路径,然后借助电磁定位技术实时引导支气管镜沿最优导航路径快速到达病灶部位进行活检或治疗,因此路径搜索是ENB的关键核心技术。

      路径搜索的目标是在所有中心线中选择一条满足连通性、中心性和单一性,且具有从气管顶部到目标病灶最短距离的最优导航路径,临床中,ENB路径搜索耗时越少越好,可以节省支气管镜实施的准备时间。然而,现有ENB路径搜索算法均采用基于索引的路径搜索策略,计算冗余且需加载整个CT影像,时间和内存消耗巨大,路径搜索效率低下。

      算法的快速轻量化是ENB路径搜索的难点。为此,苏州医工所高欣团队联合伊朗德黑兰医科大学阿迈迪恩.阿里瑞萨团队共同提出了一种基于坐标的路径搜索算法(Coordinate-based Path Searching, CPS)。算法流程如图1所示,从肺部高分辨率CT图像中分割出完整的支气管树并提取其中心线;科研人员设计了一种基于欧氏距离的坐标搜索策略,以坐标表示中心线上的点,通过计算点与点之间的欧氏距离筛选邻接点,再根据邻接点的数量采用不同操作,选择与中心线上距离病灶中心最近的目标点欧氏距离最短的邻接点作为最优导航路径上的点;最终,从主气管中心线顶端的起始点开始,重复以上搜索过程,直至找到目标点,完成整个导航路径搜索。

     五种型号CT扫描仪获取的共50例高分辨率胸部CT图像被用于验证CPS算法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CPS算法具有优越的路径搜索性能,其准确率高达100%,与现有性能最优的ENB路径搜索算法相比,CPS算法的平均搜索时长减少了73.1%(88.5ms/例 vs 329.4ms/例),平均内存消耗减少了83.0%(166.0MB/例 vs 978.9MB/例)。CPS算法准确度高、速度快、内存消耗低和泛化性强的特性使其对高分辨率肺部CT图像的多级分支支气管树导航路径搜索更具优势,该方法可极大提升ENB性能,具有较强的应用前景。该研究已发表在在国际医学与生物工程联合会官方期刊Medical & Biological Engineering & Computing上。

      如图2所示,该技术已经应用于伊朗牵头研制的ENB系统上,初步的模型仿真实验已取得成功。目前正在进行动物实验,相关成果有望在伊朗率先实现成果转化。这次技术合作对支撑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积极服务“一带一路”创新之路建设,实现高水平双向国际技术转移及跨境孵化具有重要意义。

      该研究受中国科学院与伊朗副总统办公室“丝路科学基金”等项目资助。博士研究生吴文彬是文章的第一作者。

      论文链接: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11517-022-02740-8, DOI:10.1007/s11517-022-02740-8

  • 原文来源:http://www.sibet.cas.cn/kxyj2020/kyjz_169572/202302/t20230207_6672653.html
相关报告
  • 《为不同关键核心技术“量身订制”攻关路径》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22-01-20
    •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提出,“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要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能否掌握关键核心技术事关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事关我国科技水平和国际竞争力,事关新时期我国科技经济发展的主动权,必须要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路径设计。由于关键核心技术门类多,各自存在很大差别,因此要对不同类型的关键核心技术分类施策,更好达到预期目标。   对不同类型的关键核心技术分类施策   关键核心技术由于技术特征不同,攻关路径存在很大差别,可从关键核心技术的“市场价值”和“技术集成度”两个维度出发,将关键核心技术分为4类,不同类别采用不同的攻关路径。   第一,对于高市场价值、低技术集成度的关键核心技术要着力培养龙头企业,强化技术生态建设。此类技术攻关要以龙头企业为主,协同推进以龙头企业为中心的生态建设。要坚持市场导向,更多以市场手段如采用政府合同采购、产业基金支持等方式,激励龙头企业进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同时,要支持龙头企业联合上下游和用户形成产业联盟,尤其是在工业软件、操作系统等领域,要形成围绕该产品的技术和服务生态。   第二,对于高市场价值、高技术集成度的关键核心技术要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以系统带动零部件共同发展。此类关键核心技术系统性、集成性强,且技术更新换代相对较慢,后进入者赶超机会较大。要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以大企业为主体和平台、以商品为导向,联动相关零部件、材料中小企业供应商,以及相关高校科研院所形成创新联合体。通过对该类技术的攻关,掌握相关基础型和通用型技术,实现产业链自主可控。   第三,对于低市场价值、低技术集成度的关键核心技术要积极发挥“专精特新”企业作用。重点发挥民营中小企业运转灵活、专注细分领域的特点,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参与此类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一方面,以大企业为带动,吸引产业链中小企业参与关键零部件和元器件的研究开发;另一方面就产业共性技术和关键零部件设立相关科技创新项目,吸引有条件、有基础的企业参与,或以合同采购的方式,支持相关企业开展关键核心技术和产品的研发。   第四,对于低市场价值、高技术集成度的关键核心技术要继续强化组织机制创新,加强产学研共同合作。可借鉴我国“两弹一星” “探月工程”等实践经验,对涉及我国重大科技进步,以及国家战略安全的重大工程、项目,从国家层面进行系统规划和长远安排,加强统一领导。进一步探索完善体制机制,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发挥我国国有企业战略服从、民营企业战略配合的体制优势,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成功攻关。   多点发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是个系统工程,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重点发力。   一是强化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长期支持。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周期长、风险大,技术的构成越来越复杂,涉及领域越来越广泛。必须横下一条心,下大决心攻克和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加大对关键核心技术的高强度和持续性投入,做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长期奋斗准备。要坚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战略一致性和政策一贯性,不能追求短平快的眼前效益,要规避其他可能干扰攻关进程的非技术因素。   二是充分发挥政府的关键用户作用。我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要充分利用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支持关键核心技术的率先应用。要多采用政府采购和多元化商业合同等支持方式。对于面向国内外消费市场的关键核心技术产品,要广泛动员国企、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的力量,加大采购力度,尤其要精准落实对中小企业创新产品的采购政策,保障产品进入市场初期的利润,给予企业充分空间进行技术改进与产品升级,要坚定不移地以采购形式保护受到国外产品冲击的自主创新产品。   三是积极构建关键核心技术的产业生态。一方面要推动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的产业群体性突破,以重要基础性、通用型技术为抓手,发展基于共同技术根基的产业群。另一方面要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用户导向,吸引用户参与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关键核心技术产品进入市场做好充分准备。此外,还应加快推动我国自主创新产品基于国内市场的标准制定,推动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快速形成规模市场效应。   四是加强企业发展基础性政策制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需要动员各种所有制、各种体量的企业广泛参与。要制定宏观稳定的企业发展政策,营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破除不同所有制、不同规模企业面临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强放管服改革,减少为企业设计的“帽子”“名头”,避免由于“帽子”“名头”造成的更大的不公平,给企业带来科技创新之外的负担。减少科技专项、技术中心等对企业人员职称、固定资产的限制,为民营中小企业提供更多机会。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政策体系,塑造良好的知识产权申请和维权制度体系,促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的企业大量涌现。   (作者单位: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创新发展研究所)
  • 《石家庄市建立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机制》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22-04-13
    •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自主创新”,为此,2022年的石家庄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落实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机制”。   如何落实好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机制?如何让这一事关“十四五”科技创新机制稳步高效推进并发挥保障作用?对此,石家庄市的政府管理部门一直在积极探索。   “我们先从建设市级产业技术研究院和启动‘揭榜挂帅’制科技项目两方面抓起,进而建立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机制。”石家庄市科技局局长常志卷介绍说。   4月9日,石家庄市科技局召开了首批市级产业技术研究院认定评审会。该市将建设以企业技术需求为导向,通过政府来搭桥,引导企业、科研院所、高校联合成立的产业技术研究院,并围绕主导产业,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服务区域关键技术研发。   抛撒真金白银,让创新主体更具活力   “我市建有一批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但一直没有市级产业技术研究院。”石家庄市科技局发展计划科科长王金生说,新建的市级产业技术研究院是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担负聚集产业技术创新资源,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开展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突破产业发展技术瓶颈等任务。   1月19日,石家庄市出台了《关于加快建设市级产业技术研究院促进主导产业快速发展的实施意见》。政策要落实好,保障很重要,3月1日,《石家庄市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运行与绩效考核管理办法》诞生了,这一重磅科技新政的出台,正好使二者有效衔接。   在建设市级产业技术研究院范围和类型上,要求由产业链“链主”企业或骨干企业牵头,联合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产业链相关企业组建。在面向产业发展的同时,整合相关科技创新资源,并围绕全产业链进行技术创新,开展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与集成等科技创新活动。   针对如何激发产业技术研究院创新活力,使创新要素向联合攻关机制集聚,石家庄市抛出“真金白银”激励举措。   对新认定的市级产业技术研究院给予20万元建设资金,对建立绩效评估制度并被评为优秀的研究院给予50万元补助奖励,对新认定的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给予100万元奖励。同时,每年支持10个以上联合攻关项目,每个项目给予100万元左右的财政资金支持。   与此同时,石家庄市还探索了“揭榜英雄”新模式。   严把关精遴选,让新举措落地生根   3月1日,《石家庄市揭榜挂帅制科技项目管理办法(试行)》正式出台,这是继2021年12月出台《石家庄市揭榜挂帅制科技项目实施方案(试行)》后的又一项科技新政。为鼓励企业提出重大关键核心技术难题、开出技术需求榜单,石家庄市在全球范围寻找“揭榜英雄”。   “我市首批‘揭榜挂帅’制科技项目共征集技术需求126个,推荐科技项目28个,其中技术攻关类项目21个,成果转化类项目7个,榜单总额高达1.44亿元,市财政将按最终揭榜榜额的40%予以配套支持。”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魏战路表示。   记者注意到,在首批“揭榜挂帅”制榜单中,主要涉及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现代农业等领域的23家单位。   对于榜单制定,“主要突出了发展、应用和解决问题方面的需求。”石家庄市科技局一级调研员贾良表示,通过严把各操作环节,遴选出了适宜石家庄市转化的关键核心技术研发需求和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需求。   “‘揭榜挂帅’帮助我们快速找到可行的解决方案,有利于联合国内优势力量突破技术瓶颈,推出的激励政策增强了我们的创新动力。”中电科54所高级工程师何应然说。   “我们这次针对行业内关键共性技术难题张榜,目的就是要落在品种开发上,最终实现产品落地。”石家庄四药有限公司董事长苏学军说,这次张榜的乳剂微射流关键技术开发及应用,主要解决当前国内高端特殊注射剂工业生产中的技术难题。   常志卷还表示,未来,这样的激励政策还将继续出台,将充分发挥驻石科研院所、高校和医疗机构的科研优势,不断加强和完善市级技术创新体系,有效引导和聚集社会各类创新主体和创新资源参与到石家庄市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