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分辨光刻装备项目”通过国家验收 可加工22纳米芯片》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8-11-30
  • 国家重大科研装备研制项目“超分辨光刻装备研制”29日通过验收。该光刻机由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研制,光刻分辨力达到22纳米,结合双重曝光技术后,未来还可用于制造10纳米级别的芯片。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许祖彦院士等验收组专家一致表示,该光刻机在365纳米光源波长下,单次曝光最高线宽分辨力达到22纳米。项目在原理上突破分辨力衍射极限,建立了一条高分辨、大面积的纳米光刻装备研发新路线,绕过国外相关知识产权壁垒。

    光刻机是制造芯片的核心装备,我国在这一领域长期落后。它采用类似照片冲印的技术,把母版上的精细图形通过曝光转移至硅片上,一般来说,光刻分辨力越高,加工的芯片集成度也就越高。但传统光刻技术由于受到光学衍射效应的影响,分辨力进一步提高受到很大限制。

    为获得更高分辨力,传统上采用缩短光波、增加成像系统数值孔径等技术路径来改进光刻机,但技术难度极高,装备成本也极高。

    项目副总设计师胡松介绍,中国科学院光电所此次通过验收的表面等离子体超分辨光刻装备,打破了传统路线格局,形成一条全新的纳米光学光刻技术路线,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为超材料/超表面、第三代光学器件、广义芯片等变革性领域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制造工具。

    据了解,这种超分辨光刻装备制造的相关器件已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八研究院、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中国科学院微系统所等多家科研院所和高校的重大研究任务中得到应用。

  • 原文来源:http://www.stdaily.com/index/kejixinwen/2018-11/29/content_735105.shtml
相关报告
  • 《国产90nm的光刻机,究竟能制造多少纳米的芯片?》

    • 来源专题:数控机床与工业机器人
    • 编译者:icad
    • 发布时间:2022-12-06
    • “ 光刻机 ”被称之为传统 芯片 制造的工业母机,因为它必不可少,同时光刻机的好坏,精度,决定了芯片的精度、良率等等。 不过大家也清楚,光刻机目前全球只有4家厂商能够生产,分别是ASML、尼康、佳能、上海微电子,ASML是荷兰企业,尼康、佳能是日本企业,而上海微电子是中国企业。 据统计4大厂商的光刻机精度。其中用于7nm及以下芯片制造的EUV光刻机,只有ASML能够生产。 而尼康能搞定高端的7-28nm的AiF+浸润式光刻机,但佳能、上海微电子却还停留在 90nm ,只能生产低端的光刻机。 不过也有人称,光刻机所指的精度,并不是指能制造芯片的精度,光刻机可以通过多次曝光,提升分辨率的,那么问题就来了,上海微电子的90nm光刻机,最多能生产多少纳米的芯片? 据资料显示,目前上海微电子的90nm的光刻机,主要用于电源管理芯片、LCD驱动芯片、WiFI芯片、射频芯片、各类数模混合电路等。 而在精度方面,90nm肯定没问题的,同时经过两次曝光,可以得到45nm的芯片,三次曝光最高可以达到22nm左右的水平。 那么能不能四次曝光,五次曝光,将精度提升上去?事实上,在实际使用中,2次曝光就已经很厉害了,像ASML等的光刻机 ,大多也只是进行2次曝光。 因为实践表示,3次曝光会导致良率大幅度下降,4、5次良率可能会低到没法想象,晶圆厂们的成本高到没法承受,不如买一台更高级光刻机,成本还低一些。 所以,目前国内在努力的研发28nm的光刻机,这样经过两次曝光后,可以搞定14nm,至于7nm工艺,那最好还是期待EUV光刻机,用28nm的来曝光三次,良率没法看。 不过,在整个半导体产业链,流传说一句话,那就是“靠山山倒,靠人人跑,只有自己最可靠”。 所以像光刻机这种东西,只有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才能避免受制于人,虽然EUV光刻机非常难,但也不得不去攻克。 更多信息可以来这里获取==>> 电子技术应用-AET << .
  • 《再度突破,哈工大公布重要光刻机技术,国产芯片有望实现7纳米》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husisi
    • 发布时间:2023-02-20
    • 光刻机已是当下中国芯片制造的最大瓶颈,为此中国芯片产业链一直都在共同努力,力求打破这一难关,而哈工大公布的光刻机技术将有助于打破这个环节,国产芯片的先进工艺问题将因此得以解决。 光刻机的研发难度非常大,虽然全球仅有ASML可以生产出先进光刻机,然而ASML自身也无法完全搞定整个光刻机元件,它自己仅能完成其中10%的零部件,其他零部件需要全球20多个国家的5000多家企业配合,由此可见光刻机这条产业链多么长。 中国的光刻机研发进展落后于其他环节,恰恰就在于产业链需要逐步完善,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中国不仅难以买到先进光刻机,连先进光刻机的元件都难以买到,迫使我们建设自己的光刻机产业链。 此前在国内产业链的支持下,已逐步解决了双工作台、物镜系统、激光光源等诸多光刻机零部件,这次哈工大研发的“高速超精密激光干涉仪”,这项技术是14纳米光刻机的重要技术,可以确保掩膜工作台、双工作台和物镜系统之间复杂的相对位置,实现光刻机的整体套刻精度,可以确保诸多元件整合成系统后的芯片工艺精度,已是光刻机的最后技术之一,也意味着国产先进光刻机即将完成最后的步骤。 对于芯片制造工艺来说,14纳米光刻机并不仅限于生产14纳米工艺,通过多重曝光技术可以实现接近7纳米的工艺,其实此前台积电和三星都并非是从14纳米一步迈进到7纳米,还研发了10纳米、8纳米等工艺,甚至在7纳米工艺上也有7纳米和7纳米EUV之分,故以14纳米光刻机生产接近7纳米工艺的芯片是有可能的。 国产芯片除了在芯片制造工艺方面努力之外,还积极开发小芯片技术,通过将两块芯片堆叠可以大幅提升性能;将不同工艺、不同功能的芯片封装在一起也能大幅提升性能,这些技术台积电、Intel都在尝试,因为当前的硅基芯片达到3纳米之后已接近极限,开发芯片封装技术已成为芯片行业发展的一个方向。 国产芯片制造工艺如果能达到7纳米,加上小芯片技术,那么国产芯片的性能可望进一步提升至接近5纳米,到那个时候,困扰国产芯片的最大障碍将被彻底解决,美国意图以先进芯片技术阻碍中国科技体系发展的图谋将破产。 其实国产芯片如今在多条途径上发展先进芯片,上述这些都是基于现有的硅基芯片技术,而欧美发展硅基芯片技术已有近百年历史,这让他们在硅基芯片方面保持着领先优势,中国除了在硅基芯片上加快追赶之外,还在开发更先进的芯片技术,如量子芯片、光子芯片、碳基芯片技术等,这将是中国芯片弯道超车的机会。 在这些先进芯片技术方面,中国已取得一些优势,2022年底至今,中国已先后筹建了全球第一条量子芯片生产线、光子芯片生产线,凸显出中国在先进芯片技术方面的突破,这些先进芯片技术在加速推进量产,一旦实现商用就将具有赶超欧美的实力。 总的来说美国阻碍中国芯片产业发展的计划已不可能,反而是激发了中国芯片行业的潜力,短短数年时间在诸多芯片技术方面都取得突破,中国芯片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打破美国在芯片技术方面的领先优势,正是有见及此,美国才会在诸多技术方面施加限制,反过来恰恰说明了中国芯片确实取得了巨大的进展,让它深感威胁。